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抱殘守缺這個成語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誰?

抱殘守缺這個成語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誰?

抱殘守缺的意思是指抱著殘缺陳舊的東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進。也指保存雖有殘缺但仍有價值的古物。那麽,成語抱殘守缺這個成語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誰?抱殘守缺的故事又是什麽?解析成語抱殘守缺。 成語抱殘守缺這個成語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誰?抱殘守缺的主人公是劉歆。 > 劉歆,字子駿,漢高祖劉邦四弟楚元王劉交之後,名儒劉向之子。是中國儒學史上的壹個重要人物,後因謀誅王莽事敗自殺。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改名劉秀。西漢後期的著名學者,古文經學的真正開創者。他不僅在儒學上很有造詣,而且在校勘學、天文歷法學、史學、詩等方面都堪稱大家,他編制的《三統歷譜》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歷的雛形。此外,他在圓周率的計算上也有貢獻,他是第壹個不沿用“周三徑壹”的中國人,並定該重要常數為3.15471,只略微差了0.0131。

抱殘守缺的歷史典故

西漢時,有壹個叫劉歆的人,字子駿,是著名學者劉向的兒子,曾拜為黃門郎(內廷侍從官)。後來與劉向***同掌管校勘和整理典籍,進行學術研究。在校勘工作中,他閱讀了不少秘藏的古籍,發現了壹本古文《春秋左氏傳》,愛不釋手。經過研究,劉歆認為,《左傳》是壹本珍貴的文獻資料,便建議為《左傳》等古籍建立學官。漢哀帝(劉欣)知道此事後,就命劉歆與五經博士講論《左傳》等壹批古書的義理。但諸博士既不同意為《左傳》等建立學官,又不肯討論研究此事。劉歆對眾博士的這種態度很氣憤,給管博士的太常寫了壹封公文,對此提出了批評和 *** 。 > 劉歆的信中寫到:這些博士不學無術,孤陋寡聞,懷著害怕別人識破他們的私意,沒有服從真理的公心,所以抱殘守缺,因循守舊,而不肯探求新的學問。由於劉歆的信言詞痛切,引起了博士們的怨恨並因此遭受到了誹謗。後來,劉歆自請到地方做了個小官。 > 根據這個故事,後人引伸出了“抱殘守缺”這句成語,原意為守住陳舊、殘破的東西,不肯放棄。現多用以比喻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