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有野生荔枝分布和各種類型的荔枝品種。博白縣和浦北縣交界的六萬大山,發現有成片的野生荔枝林。1988年到博自縣實地調查,該縣西部至南部壹帶,沿六萬大山山脈的鎮如水鳴、那林、江寧、松、那蔔、新塘等,均有野生荔枝(當地稱山荔)分布。這些山荔,從植株形態、果實果皮龜裂片形狀和肉包不過核、肉核難分離等特征來看,它們是野生的,不是栽培種的逸野。
廣西不少荔枝品種在我國琳瑯滿目的荔枝品種中有其獨特的地位。合浦縣常樂鎮李家楊聯村的四季荔,四季開花,四季結果。合浦縣公館鎮香山村的雞嘴荔、四兩果、大果、勾背等,果大質優。靈山縣的靈山香荔、綠羅袍,高產、優質。北流縣的錦鐘、藤縣的江口荔、平南縣的章邏荔,最遲熟、果大。北流、玉林、靈川、陽朔、桂林等縣(市)的龍荔,具有龍眼和荔枝兩者形態和性狀,可能是龍眼和荔枝自然雜交的後代。這些品種的存在,證明廣西不但有外來品種,同時也有本地荔枝原始品種。
廣西荔枝有樹齡幾百年至壹千多年的老樹,現在還結果累累,這也是栽培歷史悠久的最好說明。靈山縣新圩鎮鄧家村的靈山香荔,樹齡有千年以上,蒼梧縣古鳳的懷枝,樹齡有600多年以上,桂平麻垌的禾荔,博自石利的糖駁,樹齡在400年以上,這些老樹是與所在的村莊同時誕生的。
廣西地理氣候適宜荔枝生產和傳播。荔枝是亞熱帶樹種之壹,要求適宜的土壤,充足的陽光,生長階段要有較高的溫度和濕度,而冬季成花需適當的低溫和幹燥。廣西荔枝產區有9-10個月適於荔枝生長,每年冬春季有高於0℃、低於5℃的短期低溫,既能滿足荔枝花芽分化的低溫要求,又下致於凍傷荔枝樹,能安全過冬。這些地區年降雨量在1200-2000毫米,不僅完全滿足荔枝對多濕的要求,而且在壹年之中,春季細雨促春蕾,夏季多雨供果大,秋天時雨壯秋梢,冬季少雨利成花,廣西地處低緯度,日照較強,為荔枝提供充分光能,有利碳水化合物的制造。主產地的土壤是微酸性紅壤土,對荔枝菌根生長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