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大家好,請問清朝內閣對當時六部有沒有制約性

大家好,請問清朝內閣對當時六部有沒有制約性

清朝入關前,朝廷設有內三院,內三院設大學士、學士等,可參預國家機要。

順治十五年(1658年),清朝改內三院為內閣,設大學士,加殿閣頭銜,滿漢各半。並且仿照明朝制度,規定凡各處官員上呈的奏章,先由內閣代擬批旨(替皇帝擬出幾種處理意見),再進呈皇帝;對於皇帝的詔令,也由內閣下達六部等衙門執行。開始時,由於規定大學士僅為五品官,至使內閣的權勢反而低於原內三院。但是由於清朝皇帝利用內閣抑制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勢,使內閣的地位不斷得到提高。

雍正時,內閣大學士的官位品級升為正壹品,成為朝廷的最高級官員了。不過,自軍機處成立後,取代了內閣的許多職權,內閣官員也只是處理壹些例行公事了,這時的“大學士”也成了文臣的壹種榮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