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雲南省民族研究所的歷史沿革

雲南省民族研究所的歷史沿革

(1956-1978年)

雲南省民族研究所成立於1956年。由雲南省委宣傳部和雲南省邊疆工作委員會專門起草報告,正式向雲南省委請示建立雲南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研究機構,經雲南省委批準,1956年8月8日雲南省民族研究所正式掛牌成立。時任雲南省邊委書記的孫雨亭兼任所長,時任省邊委第三副書記、省委秘書長的侯方嶽任常務副所長。研究人員有範義田、張鳳歧、李文初、楊毓驤、楊毓才、王均、黃超鳳、傅素裴、徐誌遠、高滋生等。1958年省委任命雲南民族學院黨委書記賈敦芳為所長,侯方嶽為副所長。1962年雲南省民族研究所與雲南大學歷史研究所合並。“文革”時中輟。 在中央訪問團訪問雲南及進行民族識別的調查研究之後,收集了壹些材料,但以往調查面有限,側重點不同,可資利用的資料有限。黨和政府急需較為詳細的民族調查資料,以進壹步研究各民族向社會主義過渡中的問題,為制定少數民族政策提供依據。於是,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作為壹項極為重大的任務與工作被提上議事日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的任務最初規定為,在4-7年內基本弄清各少數民族的社會經濟結構和階級情況,並盡可能地搜集社會歷史發展的資料和深入了解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從而對各民族各方面情況作系統的研究。按計劃,在1956年起的七年內,有計劃地派遣調查組,完成全國所有少數民族的社會經濟調查;1958年完成各少數民族概況的編寫;在此基礎上,編纂各民族的民族誌,到1962年完成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的全部工作。雲南調查組分為六個調查分組:西雙版納傣族組、德宏傣族組、耿馬傣族組、景頗族組(附阿昌族)、佤族組(附德昂族、布朗族)、傈僳族組,同時派出七個小組赴各地搜集資料。然後再組織力量開展對白族、彜族、普米族、納西族、拉祜族、哈尼族等民族的調查工作。自1956——1958年,調查組編寫了許多調查報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民族委員會雲南民族調查組和雲南省民族研究所到西盟佤族自治縣的六個佤族村寨進行調查,分析了當地的社會經濟形態;對獨龍族的調查材料被認為“對研究原始社會的歷史有很重要的意義”,怒族、傈僳等民族的調查材料“為研究原始社會如何過渡到階級社會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對壯、苗、布依、傣等民族進行了調查研究,並分析了其各自經濟結構、階級關系、上層建築和其他社會現象的特點。結合田野調查,為更好地保存各少數民族社會改革前的資料,開始組織拍攝關於少數民族社會形態等內容的科學紀錄影片。通過第壹階段的調查,搜集到被視為少數民族社會形態方面最主要、最典型的壹些材料,為以後壹個時期內許多學者的研究提供了紮實的資料基礎,對中國民族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958年8月,第二階段更大規模的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開始。在第二階段的調查中,要求調查提綱與簡史、簡誌的編寫大綱基本統壹。由於任務較緊,將更深入、全面的調查放在壹邊,而把力量集中在編寫“民族問題三種叢書”上。“民族問題三種叢書”積累了大量資料,成為以後“民族問題五種叢書”的重要基礎工作之壹。1960年冬以後,盡管還有壹些補充調查,但參加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人員的主要註意力已經轉向“民族問題三種叢書”,同時,隨著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困難時期的來臨,經費上也出現了困難,少數民族的社會歷史調查從總體上來說,即1964年基本告壹段落。

回顧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應當肯定調查者所付出的辛勤勞動,參與人數之多,調查地區之廣,撰寫資料之豐富都是前所未有的。根據這次調查和文獻研究,編輯出版了包括各民族自治地方概況、各少數民族簡史、簡誌三套叢書,形成了大量的調查報告,使人們更加了解了少數民族的狀況。 在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結束後,壹些學者轉入書齋中的研究工作,同時也進行壹些個人的零星田野調查。在調查的基礎上,中國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和雲南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組聯合組織的《彜族簡史》編寫組,於1960年寫出《彜族簡史》初稿,1961年5月,《彜族簡史》初稿送交四川成都討論會討論。1963年馬曜、繆鶯和的《從西雙版納看西周》分三期在《學術研究》上發表,比較深入地對西雙版納傣族的社會形態和社會制度進行研究。在社會歷史調查中發現的有些現象,成為這壹時期壹些民族學家註意的焦點。宋恩常等人在雲南寧蒗縣調查時發現的母系制材料(宋恩常:《納西族的母系家庭》,載《民族團結》1962年8期)披露後,受到民族學研究者的重視。1962年冬至1963年春,嚴汝嫻、劉堯漢、詹承緒、宋兆麟、王承權、周裕棟到瀘沽湖周邊永寧盆地的母系制遺跡進行了考察,並為找到了論證典型的母系氏族的生產生活和婚姻形態的新例證而感到欣慰。在縮短戰線和精簡隊伍的情況下,雲南省民族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繼續進行社會歷史調查的補充調查,到1966年夏,才被迫停止。

1973年秋,受中***雲南省委的委托,雲南省民族研究所、雲南大學等單位的專家馬曜、汪寧生、王宏道、王叔武、易問耕、夏光甫、江應梁、尤中、鄒啟宇等人開始編寫壹部雲南民族歷史,即《雲南各族古代史略》,1975年古代史部分交稿寫成,分送省委領導及有關單位領導審閱。《雲南各族古代史略》於1977年6月由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此外,零星的調查也時而進行,如1976年夏,中央民族學院的張公瑾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的邵望平、雲南的汪寧生等同赴西雙版納對傣族的歷法進行為期壹個多月的實地調查。素以對雲南少數民族田野調查見長的宋恩常“文革”前就做了許多調查,“文革”中大部分時間用於看書,“文革”結束後整理並出版了許多以前的調查報告。 (1979-1984年)

1978年,根據中***雲南省委宣傳部關於恢復重建雲南省民族研究所的指示,開始籌建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撤消的雲南省民族研究所。1979年1月雲南省民族研究所正式恢復。由省委宣傳部、和省民委領導,雲南民族學院主管,由副院長董子健擔任所長,王叔武、汪寧生、魏德明任副所長。當時研究人員主要有宋恩常、王宏道、張鳳歧、易問耕、王均、許鴻寶等人。1980年至1984年,又調入蔡家麒、高立士、楊德鋆、朱德普、傅於堯、楊均、刀世勛、王敬騮、劉光智、李和林、李子泉、和誌祥、趙嘉文、王築生、雷宏安、田敬國、鄒世恒等人,並吸收從大專院校畢業的部分年輕人來所從事科研工作。1984年,雲南省民族研究所正式劃歸雲南民族學院單獨領導,設有民族學、民族史、語言、藝術、教育、考古、宗教、經濟八個研究室。雲南省民族研究所繼承了50年代以來的工作基礎,繼續保持以雲南各少數民族為主要研究對象的特點。

中國民族學會於1980年10月成立,馬曜教授擔任副會長。此後在昆明、西寧、南寧、北京、四川樂山、吉林延吉、雲南景洪等地分別召開了學術討論會,黃惠焜也擔任過副會長。本所汪寧生、宋恩常、蔡家麒、和少英等均是會員。

1981年,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昆明工作站在雲南省民族研究所建立,主要人員有宋恩常、董紹禹和雷宏安,由宋恩常兼任站長。主要開展雲南少數民族包括漢族在內的宗教文化的調查和研究,不定期以簡報形式向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匯報有關科研情況。1984年,世界宗教研究所昆明工作站撤銷,與本所宗教研究室合並。

1981年,香港中文大學謝劍博士訪問雲南,在我所王均的陪同下訪問調查了昆明東郊的彜族撒梅人,事後,謝劍博士寫成《昆明東部的撒梅人》壹書,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

1982年5月至9月,雲南省民族研究所結合中國西南民族學會“六江流域民族綜合考察規劃”的任務,派出由蔡家麒、楊毓驤、趙嘉文、和誌祥組成的調查組,前往怒江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的獨龍族聚居地區,楊毓驤、和誌祥又沿怒江上行,歷經艱苦險危,到達西藏的察瓦龍、松嶺和察隅等地,對獨龍族、藏族、珞巴族和僜人的社會歷史與文化習俗、宗教、語言等進行了實地考察。這是本所1979年恢復之後組織的第壹次集體性調查,調查之後,由蔡家麒、楊毓驤分別整理出《獨龍族社會歷史綜合考察報告》、《滇藏高原考察報告》等。

雲南省民族研究所恢復後,為集中反映本所科研人員的研究成果,擴大本所的社會影響,創辦編輯了以下幾種刊物:《民族學報》於1981年經省委宣傳部和省新聞出版局批準而創辦,並於1981、1982、1983年以年刊形式出版公開發行了三期。該刊發表了國內許多知名學者及本所部分專家的學術論文,《民族學報》的出版發行,在國內民族學界影響巨大,贈與國外同行也引起廣泛關註。《民族學報》與中國社科院的《民族研究》屬當時國內最早的民族學研究期刊。《民族調查研究》和《民族研究譯叢》、《民族考古譯叢》均為本所內部刊物。《民族考古譯叢》1981—1983年***編了3期;《民族研究譯叢》從1981年—1989年***編輯11期。《民族調查研究》從1983年下半年編輯第壹期起,直至1998年被迫停刊,***編輯出版了49期,刊發了所內外大批的民族類研究文章,在社會上具有較好的影響。 (1985-1995年)

20世紀80年代初期,雲南省民族研究所部分專家學者參加了《中國大百科全書·民族卷》、《中國歷史大辭典》、《中國少數民族》等辭書的撰寫和編寫。參加了《中國各民族原始資料集成》等項目、著作的撰寫。開展了以下重要的集體性學術調查活動。 1979年1月,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召開“民族問題五種叢書”規劃會議,並成立了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民族問題五種叢書”編輯委員會。由於“文化大革命”的影響,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的整理研究和“民族問題三套叢書”的修訂出版工作停頓下來,原來參加調查和編寫的人員,有的遭迫害,有的已經改行,資料書刊大多散失,這是壹個很大的損失。因此,擬繼續編輯、修訂、出版《中國少數民族》、《中國少數民族簡史叢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簡誌叢書》、《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概況叢書》、《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刊》等“民族問題五種叢書”。

雲南編輯、修訂、出版“民族問題五種叢書”的辦公室即雲南省編輯組設於民族研究所,由宋恩常、朱德普、高立士等人具體負責參與有關工作。從1980——1989年,先後編輯、出版了《雲南少數民族》、《雲南簡史》以及25個少數民族的簡史、語言簡誌叢書,出版了雲南8個民族自治州的民族自治地方概況叢書;出版了涉及25個少數民族和有關尚未認定族別的族群的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數十部。還出版了《雲南少數民族文物》、《雲南方誌民族民俗資料瑣編》等資料文集。1989年,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召開的“民族問題五種叢書”工作會議,對叢書的編寫、出版工作進行了總結,標誌著此項工作已經基本完成。 由中國民族學會與雲南省民族研究所聯合舉辦的第二期全國民族學講習班於1985年4月至6月在本所舉行。這是繼1983年在武漢舉辦首次全國民族學講習班後再次舉辦,來自全國二十個省區,22種民族的60多名學員參加了這次講習班。擔任這次講習班教學任務的有中國民族學會會長秋浦以及林耀華、金天明、陳永齡、吳從眾、李壹夫、黃淑娉、何耀華、杜玉亭、李昆聲、尤中、馬曜、王叔武、宋恩常、黃惠焜、王敬騮、楊德鋆、蔡家麒、王築生等專家教授。開設了《民族學》、《世界民族學概論》、《世界民族誌》、《中國民族誌·中國民族學概論》、《民族理論問題研究》、《考古人類學》、《體質人類學》、《民族藝術》、《雲南各族古代文化研究》、《民族學田野調查理論與方法》等***27門專題課程。

雲南省民族研究所還以辦講習班形式,開展民族學人才的培訓工作。1984年11月至12月,舉辦了“雲南省第壹期民族調查研究講習班”,招收的學員都是雲南省各地從事民族工作的幹部,開設了民族學概論和側重雲南少數民族的民族歷史、文化方面的課程。 、《典靖市民族誌》的調研撰寫

1988年—1992年,雲南省民族研究所為完成曲靖地、市民族誌的撰寫組成兩個調查組,傅於堯、魯剛、雷宏安、劉剛、馬世雯等人完成《曲靖市民族誌》,傅於堯、雷宏安、蔡家麒、高立士、金少萍、張橋貴、白興發、朱德普等人完成《曲靖地區民族誌》。《曲靖地區民族誌》於1996年7月由德宏民族出版社出版。 1984年,日本女學者橫山廣子到雲南調查,由王均陪同,訪問了昆明郊區彜族、路南石林的彜族撒尼人和大理的白族。

1985年3月2日—9月,日本東京女子大學山本英治(社會學)、福田壹郎(民族植物學)、森山昭郎(政治學)、馬場優子(文化人類學)組成的學術訪問團應邀訪問了雲南省民族研究所。在此次學術交流中,中日雙方作了如下報告:王叔武《雲南少數民族概況》、王築生《少數民族經濟》、田敬國《少數民族與雲南的植物》、宋恩常《少數民族的社會結構》、蔡家麒《中國民族學的動向》、楊德鋆《少數民族的藝術》,福田壹郎《尼泊爾的植物與民族》、山本英治《社會結構研究的方法——著重以亞細亞生產方式為例》、森山昭郎《日本的中國研究動向》、馬場優子《阿伊努族的生活與問題》等報告。

根據中國雲南省民族研究所所長王叔武與日本東京女子大學雲南研究會代表山本英治於1985年3月8日在昆明簽訂的《關於學術交流的協議》,雲南省民族研究所所長王叔武、副所長王敬騮、助教劉剛以及雲南民族學院副院長黃惠焜等壹行4人,應日本東京女子大學校長隅谷三喜男先生和該校雲南研究會代表山本英治教授的邀請,於1986年1月15日至27日去日本進行學術訪問。王叔武所長等去到了日本的東京、京都、大阪,參觀訪問了東京女子大學、比較文化研究所、早稻田大學、北方語言研究所、日中人文社會科學交流協會、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東京歷史博物館、藤井齋成會有鄰館、NHK(日本國家廣播電視臺)東京總部和京都放送局、大阪放送局,會見了日本社會學關系者、日中留學協會有關人員,與有關單位和學者進行了學術交流。

此後,雲南省民族研究所與國外交往不斷。1990—1991年,雲南省民族研究所接待了來訪的美、日、德、泰等國和臺灣及其他學術機構的專家學者十余批,先後舉辦了兩次國際交流學術報告會和壹次國際學術交流座談會,即1991年初美國弗吉尼亞大學人類學系petermetoaif 教授主講《國際人類學、民族學的變化和成就》,1991年6月美國弗吉尼亞大學人類學系Freddamon教授主講《區域模式的研究和庫拉交易圈》,1990年7月與日本東京女子大學福田壹郎、毛裏和子教授舉行中日合作考察“民族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究”學術座談會。1992年,本所王均、劉光智等參加雲南民族學院學術代表團訪問了日本。 民族研究所的中青年學者在民族文化、民族理論、民族政策、民族社會學、民族心理學、民族經濟學、影視民族學、民族學系現代化、民族教育學、民族宗教、民族語言、跨境民族研究等學術領域做出了出色的成績,這些新學科的開辟崛起,很好地推動了雲南省民族研究所的科研和教學工作,使本所成為民族研究的壹個重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