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中西文化差異

中西文化差異

淺談中西交際用語的差異

中文摘要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日益密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交際的過程就是跨文化交際。語言是跨文化交流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媒介。所以作為外語學習者,在學習壹門語言的同時,也要充分了解這門語言所承載的文化。語言和文化密切相關,這是不爭的事實。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學習外語的過程也是了解目的國文化背景知識的過程。對目的國文化背景知識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壹個人運用語言知識的能力,這是恰當運用語言的前提。本文從語言與文化的關系入手,簡要分析了中西日常交際用語的差異,揭示了中西文化的差異。本文闡述了語言學習是文化學習,強調了註意中西文化差異的重要性,並介紹了幾種了解英語國家背景和文化知識的方法。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語言文化,中西文化差異,克服交際障礙

論中西交際表達的差異

摘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越來越密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參與的交流過程就是跨文化交流。語言是跨文化交際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媒介。因此,作為壹名外語學習者,我們應該充分了解語言的文化。毫無疑問,語言和文化的關系非常密切。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學習外語的過程也是了解這個國家文化的過程。對該國文化背景知識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到壹個人運用語言的能力。是正確使用語言的前提。本文論述語言與文化的關系。然後通過分析中國人和西方人日常用語的差異來揭示中西文化的差異。它闡明了語言學習意味著文化學習,並強調了關註這種文化差異的重要性。文章還介紹了幾種了解英語國家文化背景的方法。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語言與文化,中西文化差異,克服交際障礙

壹.導言

近年來,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後,與世界各國的交往日益頻繁,人們開始重視與不同國家和民族的經濟文化交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交際的過程就是跨文化交際。(胡文忠,1999)民族文化有自己的土壤、發展歷史和群體認同現狀。不同的地理環境,不同的歷史背景,決定了不同的文化現狀。不同的文化現狀意味著不同的風俗習慣和不同的行為準則。在中國,人與西方人之間存在著壹種無形的文化障礙,使得跨文化交際者在交際中無法正確解碼,造成交際障礙。

語言作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與文化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美國語言學家Rosalie Maggio在他的文章《無偏見的語言:壹些準則》中說:“文化塑造語言,語言塑造文化。”(“語言不僅塑造文化,而且被文化塑造。”)【1】(p 91)語言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化的載體,在文化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語言的形成、發展和變化受到文化的影響。壹方面,語言是文化的基石——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另壹方面,語言受文化的影響並反映文化。“透過壹個民族的語言層面,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這個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態,以及它的思想、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因為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不同民族的文化自然會有很大的差異。這種文化差異必然會在語言中呈現。”[2](P82-83)同時,文化制約著語言的形式,不斷地把自己的精華註入語言,豐富和更新語言的文化內涵,使語言更加準確、細致。總之,語言和文化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由於語言的產生和發展,人類文化得以產生和傳承。世界上沒有脫離語言的文化,也沒有脫離特定文化背景和內涵的語言。學習語言需要學習文化,反之亦然。

二、日常交際中的中西表達差異。

中國和西方(尤其是中國和英美)使用兩種不同的語言——漢語和英語,每壹種語言都反映了各自獨特的文化背景和凝重的歷史傳統,因此在語言表達上有很多差異。本文著重探討中西方語言交流中最常見的生活用語之間的差異。

(壹)稱謂的差異

正常交流的首要條件是正確恰當地稱呼對方。恰當的稱呼可以拉近雙方的心理距離,使交流順利進行。在中西文化中,由於語言表達方式的不同,稱呼語也有很大的差異。

首先要註意的是,中西方名字的順序不同。“在中國‘姓’排第壹,在英美‘名’排第壹。”[3](P30)因此,中國人常常不自覺地用“姓”來稱呼西方人,而不用“名”。如果妳看到吉姆·格林這個名字,妳可以稱它為“格林”或“吉姆先生”。西方人聽到這樣的名字會覺得不舒服,但應該是“吉姆”或“格林先生”。

在日常交流中,中國人更註重禮儀,壹般來說是在稱呼之後。根據對方的身份、與自己的關系以及不同的場合,使用不同的親屬稱謂和社交稱謂。它的標題講究尊重。而在西方,人們追求平等、親密的人際關系。無論是在正式還是非正式的場合,他們都喜歡直呼他人的名字(如湯姆、喬伊、彼得等)。).這種做法在美國人中間尤其普遍,甚至第壹次見面就可以直呼其名,不僅是年齡相仿的人之間,不同年齡的人之間也是如此。完全沒有不尊重的意思。連孩子都可以直呼爺爺奶奶和父母的名字,不同社會地位的人也可以直呼其名。比如,學生並不認為自己對老師和員工不尊重或者太隨便,而是認為自己很友好,容易待人接物。由此可見,“中國人習慣不平等的類型,而西方人崇尚平等的稱呼方式。”[4](P53)

"中國人在稱呼家庭成員、親戚或鄰居時可以使用親屬稱謂."[5](P30)對於非親屬,子女稱呼長輩為“叔叔”、“阿姨”、“伯伯”;稱呼同齡人為“大哥”、“大姐”是很常見的。但是,“英語中用來表示親屬關系的詞壹般不用來表示非親屬關系。”[6](P30)如果壹個母語是英語的長輩被稱為“格林叔叔”或“布朗阿姨/阿姨”,對方可能會覺得不舒服。因為在英語文化中,這樣的親屬稱謂只在關系非常親密的情況下使用,不帶“姓”,只帶“名”,比如“湯姆叔叔”。也可以在姓氏前用“先生”、“夫人”、“小姐/女士”或者直接用“先生”、“女士”。而且,中國人的親屬關系更加具體。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漢語中,有叔、叔、叔、叔之分,但在英語中,卻用“叔”字來表示;在漢語中,有阿姨、姨、姨、姨等稱呼。,而英語只用“阿姨”這個詞來代表;再比如漢語中的表兄弟姐妹,英語中的“表哥”壹詞也包含了所有的稱謂。這三個字是指誰?要了解當時的情況才能知道。

另外,在中國,人們的等級觀念根深蒂固。為了表示尊重,人們的頭銜和社會地位常常加在姓氏上,如“郭校長”、“楊經理”、“周主任”、“劉老師”等

等題。而“郭校長”、“楊經理”、“周局長”、“劉老師”等稱謂,並不符合英美人的習慣。在西方,只有少數職業和職位可以用來稱呼。比如教授可以叫教授;博士或者有博士學位的人叫博士;省長、市長可以叫省長、少校等等。在英語中,這種職業/職稱+姓氏的稱呼形式使用範圍很窄,使用非常有限。西方人不喜歡這種稱呼,認為很虛偽。

(二)問候語的差異

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國外,向朋友或熟人問好是壹種常見的禮貌。由於中西方文化傳統和習俗的差異,他們的問候語和習慣有很大的不同。

中國有很強的飲食文化。自古以來就有“民以食為天”的諺語。因此,中國人喜歡用“妳吃飯了嗎?”相互問好,但這種問候其實已經失去了字面意義,不是詢問信息,只是壹種問好的方式。所以,答案是“吃過”還是“沒吃過”並不重要。然而,如果直譯成英語“妳吃過晚飯了嗎?”問候西方人,按照他們的文化習俗,意味著邀請對方吃飯;如果男人問女人,他們表達了想交朋友或約會的願望。然而,當中國人說這句話時,他們通常不是指“邀請”或“約會”。中文中另壹個常見的問候是“妳去哪裏?”“妳去哪兒了?”這兩句話是中文的壹種問候方式,而不是真的想知道人家要去哪裏。所以對方可以隨意給出答案,不會覺得尷尬。然而,如果妳用同樣的方式問候西方人,“妳去哪裏?”、“妳去哪了?”西方人常常把它解釋為壹個詢問信息的問題,這會讓他們感到尷尬甚至生氣,他們會覺得說話的人在幹涉他們的私事。他們雖然不說,但心裏可能會想:“妳為什麽要問這些問題?不關妳的事。”

還有壹種“中國的問候方式”,就是當看到別人在做什麽的時候說。[7](P97)比如,中國人遇到認識的人在洗車,可能會說:“妳在洗車嗎?”中國人聽到這樣的問候是自然而正常的。但是對西方人說:“妳是在擦車吧?”他聽起來很奇怪,很別扭。我會心裏想:妳明明看到我在洗車,為什麽還要問這樣的問題?簡直是胡說八道。

也許是因為英美人更註重效率,所以人沒有中國人熱情。同樣的情況下,常見的問候語壹般都比較簡單,比如“嗨”、“妳好”、“妳好嗎?”或者“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等等。有時他們談論天氣,例如“今天天氣真好,不是嗎?”過來互相打個招呼。但是中國人覺得這些問候語太洋氣,不熟悉,所以很少用。

(三)告別用語的差異

通常大家交流的時候,不會突然分手,也不會不發任何信號就匆匆離開。在離開之前,我總是用壹些告別的話來表示我想離開。中國人分手時通常會說“再見”。相當於英語中的“再見”、“拜拜”。然而,在說“再見”、“拜拜”或“再見”之前,我們也應該說壹些禮貌的話。由於中西方不同的社會文化習俗,送別詞也有各自的特點。

"在中國的告別禮儀中,人們常常把告別的原因歸於對方."[8](P71)比如中國人去別人家做客,會用“我要走了,妳壹定很累了”來道別。(“我最好現在就走。妳壹定很累了。”)或者“妳明天要早起,我該走了。”(“妳明天必須很早起床。我現在該走了。”)等等。但是,“如果壹個美國人去另壹個美國人家裏做客,他很可能會找個理由跟自己說再見,而不是跟主人說再見”[9](P71),比如“好了,我還是讓妳睡壹會兒吧。”(“好吧,我得讓妳休息了。”),“明天,我還要早起。我現在必須走了。”(“我明天要早起,我該走了。”)或者:“我得走了。明天我就去上班。”;“我必須說再見了。我老婆在家等我呢。”諸如此類。正如艾倫·馬利所說,“在典型的西方語境中,猜測者自然會找到與那些而不是那些東道主有關的離開理由。”此外,妳還可以用“我們現在得說再見了。我們非常喜歡這個晚會。多謝了。”(“我們不得不說再見。今晚我們玩得很開心。多謝了。”我想我最好現在就離開。很高興和妳談話。和妳聊天很愉快。”)等告別感謝的話語。英美人認為這樣說比較合適。但是,這樣的告別詞在中國壹般不用。

按照中國人的習慣,如果有客人來訪,當客人離開時,主人應該把客人送到門口。客人會對主人說“請留步”“不要送遠”,主人會說“走好”“慢走”

像這樣的禮貌用語沒有壹個可以直接翻譯成英語。如果妳用“留在這裏”和“不要來”

請跟我繼續。“等等,跟英國人和美國人告別,他們會覺得很尷尬。因為他們根本沒打算送妳太遠。不要認為他們會送妳很遠,除非妳邀請他們。不是西方人不友好,而是他們沒有這樣的習慣。如果妳說“慢慢來”。”“慢慢走。對於外國客人,他們的反應可能是:“我為什麽要走得慢?”(“我為什麽要慢慢走?" )。外國人認為“慢慢走。”“慢慢走。“作為壹種請求。事實上,這只是中國人說再見時常用的表達方式。在這種情況下,英國人和美國人經常把客人送到門口,並說:“有時間壹定再來。”(有空再來。)或“代我向妳父母問好”。”(代我向妳父母問好。" )

此外,當中國學生向他們的老師提問,問題得到解決時,中國學生可能會在離開前像這樣向老師告別:“很抱歉浪費了這麽多時間,我該走了。”這是壹種自嘲的禮貌,只是表示對老師的尊重。但是如果老師是西方人,他/她會覺得尷尬。

他/她會認為,在妳心裏,他/她的幫助只是在做壹些無用的事情。他/她會覺得很不開心,再也不會幫妳了。其實此時此刻,中國學生只需要說壹句“謝謝妳的幫助!我想我該走了。再見!”去做吧。

(D)對稱贊和恭維的反應的差異

“英美人的思維模式大多是線性的,喜歡直接表達;中國人的思維模式多為螺旋式,喜歡委婉含蓄的表達方式。”[10](P49)因此,外國人在與中國人交流時,往往會驚訝地發現,當他們贊美或恭維中國人時,中國人總是不知所措,過於謙虛或貶低自己,甚至反復否認,而不是像外國人那樣平靜地用語言表達感謝。

例如,當有人稱贊妳說:“妳穿的衣服真漂亮!”(“妳穿的衣服多漂亮啊!”謙虛的中國人大概會說:“不,不,這只是壹件很有秩序的衣服。”(“不,不,只是壹件很普通的衣服。”)或者“不,事實上我已經穿了好幾年了。”(“不,實際上我已經穿了好幾年了。”再比如當別人贊美或恭維妳的能力或技巧時,比如“哦,妳的英語真好。”(“妳的英語很棒。”),“妳的字很漂亮。”(“妳的字真好看。”)。對於這兩種恭維,不管是真是假,中國人通常會否認這種恭維,可能會說:“嗯,壹般般。”(“壹般般。”),“不,妳過獎了。”(“不,妳過獎了。”);有的甚至用這樣的話來貶低自己:“哦,不,我的英語很差。我壹定要好好學習。”(“哦,不,我英語不好。我還是要努力。”),“不不,壹點也不。妳在開玩笑。”(“不,不,壹點都不美,妳在開玩笑。”)。相反,西方人通常會公開接受這種贊美和恭維,會說:“謝謝!”“表明妳認為對方的贊美是真誠的,妳贊美的東西是值得稱贊的。

在上述情況下,由於西方人對中國以謙虛為美德的傳統文化了解不多,對中國謙虛的回答往往是不能接受的,中國人被認為是沒有禮貌的。有時中國人過分的謙虛被認為是不誠實的表現。因此,我們應該了解英美人回應稱贊和恭維的習慣,以避免中西交流過程中不必要的誤解。

(五)餐桌語言的差異

請客人吃飯也要註意中西文化差異,否則會引起笑話。

中國人民熱情好客。當他們邀請客人吃飯時,他們通常會擺滿壹桌子的菜。但不管菜有多豐富,他們總是謙虛地說:“沒什麽可吃的。如果菜沒做好,請自便。”但是,英美人聽到這樣客氣的話,會覺得很反感:“沒有東西吃,為什麽還要邀請我?”如果食物沒有做好,為什麽要用來招待我?" .按照中國的習俗,為了表示禮貌,習慣上要再三勸說客人多吃點,而中國人往往“言不由衷”,說:“我吃飽了,不用了。" ;直到主持人再次邀請他,他才慢吞吞地說:“尊重勝於服從。".但是,英美人壹般不那麽講究招待客人。簡單三四個菜就夠了。吃飯時,壹般主人會說:“請自便!”(“請吃。“那就是,妳想吃什麽就吃什麽。英美人對待客人尊重個人意願,講究實事求是,反復詢問客人要不要食物,或者把食物強行塞給客人,都是不禮貌的。所以,當主人給妳加菜或者問妳想要什麽的時候,比如“妳還要壹塊肉餅嗎?(“妳想再要壹塊肉餅嗎?”),如果妳想吃,可以直接回答:“好的,請!”或者“謝謝妳。壹塊肉餡餅。如果妳真的什麽都不想吃,就說“不”。謝謝妳。".用餐時,客人壹定要稱贊主人準備的美食和主人的好手藝,否則,無論妳吃得多飽,主人都會不高興。典型的英語幽默是:

顧客:味道很好。(很好吃。這肉非常嫩。這肉又嫩又好吃。)

謝謝妳。我很高興妳喜歡它。(謝謝,很高興妳喜歡。)

壹些不了解英美人習慣的中國人,在拜訪他們家的時候都很有禮貌。結果他們請妳壹次,最多兩次,認為妳真的不想吃。英美人問的第二個問題往往是:“妳確定嗎?不麻煩。”(“真的嗎?壹點也不麻煩。”)註意,這是最後壹次邀請。再客氣就只能喝西北風了。此外,英美人認為吃完食物後把食物留在盤子裏是不文明的,所以他們寧願第壹次要求少壹點,吃不飽,但他們可以大方地對主人說:“哦,這真好吃。”(“哦,這個真好吃。”)再要幾個剛吃過的菜。主人會很高興妳喜歡他們的菜。

㈥專題選擇的差異

跨文化交際通常是通過口語交際來進行的。許多外語學習者也想和外國人交流來練習英語。但是因為選不到合適的題目,經常被老外拒絕。

在中國的私人談話中,即使是第壹次見面,也往往喜歡把年齡、家庭情況、家庭住址、身體狀況、工資、婚姻狀況等作為談話的內容,以示對對方的關心。但是,這些在西方人眼裏都是個人隱私。在西方國家,“特別強調對個人隱私的保護和尊重,打探別人的事情被認為是不合適的。”正如壹句英語諺語所說:壹個人的家就是他的城堡。意思是男人的家就是他的城堡,神聖不可侵犯。西方人不理解:“幾千年來,中國人絕大多數生活在農村,少數生活在小城市。他們群居,經常見面,互相照顧,幾乎無話不談。”[12](P87)然而,這些現象在西方工業社會中並不多見。人們的獨立意識很強,互不幹涉,非常註重隱私。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都是“好籬笆造就好鄰居”)(羅伯特·弗羅斯特)因此,與英美人交談時,要選擇恰當的話題,避免問諸如“妳從哪裏來?”、“妳多大了?”、“妳有幾個孩子?”、“妳結婚了嗎?”、“妳掙多少錢?”、“妳信仰什麽宗教?”、“妳的手表多少錢?”、“妳的鞋子是在哪裏買的?”等問題,以免讓西方人覺得自己的個人隱私受到了侵犯或者感情受到了傷害。在西方,人們在壹起聊天最初的話題是天氣,因為英美的天氣多變,對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影響很大。另外,天氣是壹個中性的話題,無論怎麽聊都不涉及對方的隱私。除了天氣,英國人和美國人經常談論運動、工作、學習、愛好、假期安排、國際形勢、電影/電視節目等。在與英美人士交流時,可以選擇以上話題,相信會有不小的收獲。

第三,學習目的國的背景和文化知識,克服跨文化交際的障礙。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語言和文化是密切相關的,中西文化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而這些文化差異對跨文化交際有著重要的作用和影響。要想在跨文化交際中擺脫文化差異,取得交際的成功,就必須註意學習和掌握目的語國家的背景文化知識。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加強對英語國家背景和文化知識的了解,從而克服跨文化交際中的障礙。

(1)明確語言與文化的關系,樹立語言學習就是文化學習的觀念。

語言是跨文化交流最重要的工具。語言反映文化,文化滲透語言。語言和文化是相互關聯的。(高)語言與文化的關系如此密切,不了解壹種語言的文化,就不可能正確地理解、掌握和使用這種語言,這壹點也不為過。因此,在學習英語語法、詞法、句法、篇章結構等語言規律的同時,也要註意英語國家文化背景知識的學習。

(二)廣泛閱讀,積累目的語的背景和文化知識。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主要靠間接閱讀相關資料。平時可以多看現代英語文學和英文原版小說,多看英文報紙(如《中國日報》、《泰晤士報》)和英文雜誌(如《英語世界》、《英語學習》等。),多看壹些介紹西方國家背景和文化知識的文章和書籍。此外,在閱讀這類書報雜誌的同時,還要關註和積累有關民族習慣、社會習俗、社會關系、價值觀和思維模式的資料,不斷學習和積累英語國家的背景和文化知識。

多看英語電影、電視和錄像,吸收外國文化。

外語學習者可以通過選擇性地觀看壹些有意義的英語電視、電影、視頻,更直觀地感受英語國家的文化。比如,想了解美國的家庭可以選擇觀看《成長的煩惱》第1ST季;想了解社會文化,可以看看北大出版社出版的《走遍美國》。看電影時,要註意對話的內容、說話的方式和日常生活的場景,觀察人物的手勢、表情、行為和動作以及語言以外的其他交流方式。註意從影片所表現的內容中尋找和收集各方面的文化知識。

(四)積極用英語思考,從語言中更好地理解目標國家的文化。

中西方不同民族由於文化背景不同,思維方式也不同。壹個民族的思維方式廣泛而深刻地反映在其語言中。因此,在學習和使用英語語言的同時,我們可以積極地用英語思考,並對語言背後的文化有更深的了解。比如我想用英語表達“上周五在劇院門口遇到壹個多年不見的高中同學”,用英語的線性思維,就是在表達思想的時候,直截了當,把要點放在句首,然後再做各種補充。因此,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它應該表達為“上周五,我在劇院門口遇到了我的高中同學,多年不見。”然後我們可以深入挖掘。據悉,這種思維方式主要是由於在西方,“資本主義自由競爭制度形成了弱肉強食的社會風尚,使得有能力的強人受到尊重,而缺乏自信的人得不到重用”[13](P30),從而形成了西方人喜歡直接表達的直爽性格。如果外語學習者在閱讀英語書或用英語交流時能夠運用英語思維,不僅可以更好地掌握正確的英語表達方式,還可以更容易地掌握和理解英語國家的背景文化。

(5)對文化差異進行比較和分類,以利於學習和記憶。

外語學習者可以在學習和掌握外國文化傳統、風俗習慣、價值觀和思維方式的基礎上,分析其與本國文化的差異,從而對外國文化和本國文化同時有更清晰的認識。例如,當我們知道壹些西方的聖誕節習俗,如聖誕老人送禮物、聖誕假期、聖誕大餐和家庭聚會時,我們可以將它們與中國人慶祝春節的習慣進行比較,如拜年、給壓歲錢、放寒假和吃團圓飯,從而更好地了解聖誕節和春節的不同習俗及其對西方人和中國人的意義。再比如:西方人有以自我為中心的個人主義價值觀,而中國人有以集體主義為中心的價值觀。經過比較,我們可以知道,西方人比中國人更註重保護自己的隱私。同時可以對文化差異進行分類收集,方便記憶和應用。比如在語言表達的習慣上,中國人經常根據自己的習慣使用這樣的成語:笑掉大牙,揮金如土,牛前彈琴等等。中國人能理解這些成語,而不同文化背景的西方人會覺得很奇怪。這是因為我不了解英語的背景和文化知識。英語的正確表達是:笑掉大牙,揮金如土,對牛彈琴。如果外語學習者能總結出這樣的成語,不僅方便學習和記憶,還能幫助他們學習很多典故和傳說,更好地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