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醫書難,誰看得懂

醫書難,誰看得懂

現在的醫學生都說學醫難,醫海無涯,回頭無岸。

但是妳知道古人也會吐槽學醫難!知道他們是怎麽吐槽的嗎?要說還是古人會玩,人家覺得學醫難特地寫了壹篇文章——《論讀醫書之難》,還給收錄到自己出版的書裏了。

有人知道這位名醫是誰嗎?

這位名醫姓李,可有意思了,他在自己的醫書裏寫道:自己本來想讀書去走科舉之路的,後來去教書了,但是教書之余特別喜歡研讀醫書,上至《黃帝內經》下至前朝(他是清朝人),可以說是醫家經典無壹不通,時間長了,自己也成了名醫。

晚年的時候,他撰寫了醫書《知醫必辨》。這位民間名醫就是李冠仙(字文榮,別號如眉老人,江蘇丹徒人)。不知道有多人知道?

可能是由文轉醫,還是自學成才,所以特別有發言權。壹上來就吐槽:讀書之難,無過於醫書矣!他認為最難讀的就是醫書,還拿自己舉例(之前準備科考)。用現代話說:

“想當年我備戰科舉考試,要讀的書也不過是十三經書,也規定了科舉考試的範圍,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動,而且還有欽定十三經註疏(就是給畫了重點),只要背誦練習就行了。但是學醫不同啊!從神農時期到《內經》,這些醫書真是太難懂了,還沒有特別詳細的批註,看不懂啊。而且古往今來能寫醫書有幾個人啊?(真的不是自誇嗎?)不是聖賢是寫不出來的,後來看書的人沒點本事是領悟不了的,到了唐朝才好壹點,有了像樣的批註補充。但是,還是難學啊!臨床病癥那麽多,得靈活運用才行,還要參考各家之長……”

小編看完他的書之後,覺得他可能是張仲景的迷弟,畢竟都誇上天了~

用現在的話說:

“我愛豆張仲景先師,才是天生的醫中聖人。他的《傷寒雜病論》壹***記載了三百九十七法,壹百壹十三方,就是國醫醫方之祖啊!(想想就特別自豪)後世的醫者寫的那些醫方,說句不好聽的,有些就是對我愛豆作品的二次創作!”

李冠仙還是有大才的,他的《知醫必辨》收錄評論諸家醫書之得失,論述四診,辨析病證及治法、方劑等醫論13篇。都是他的學習心得和臨床經驗總結,多切中時弊,頗多見地,為後世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