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風箏》的作者是誰?

《風箏》的作者是誰?

《風箏》的作者是:魯迅。

《風箏》是現代文學家魯迅寫的壹篇回憶性散文。文章主要圍繞魯迅兒時將弟弟的風箏折斷,並擲到地上,扼殺了弟弟的愛好。二十年後魯迅讀到壹篇外國文章,知道了玩具對兒童的重要性,不免對自己的“精神扼殺”感到懊悔。

魯迅想對弟弟道歉,然而,弟弟卻完全忘記了此事,以致於魯迅想彌補也不可能。這種驚異和悲哀並不僅僅在於作者內心的深刻自我反省,而在於魯迅從弟弟的“全然忘卻”中,體會到中國老百姓對封建道德奴役、家長式的專制制度的不覺醒,因而倍感改造“國民性”任務之艱巨,點出作者心情沈重的內在原因。

文章敘事與抒情緊密相聯,在敘事的基礎上,抒發了作者對冷酷現實的極端憎惡和對美好明天的憧憬。此文章在中國內地被列入教科書。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風箏》寫於1925年1月24日,這壹天恰逢舊歷年正月初壹,刊於同年2月2日出版的《語絲》周刊第12期,後來由魯迅編入散文詩集《野草》。

《風箏》發表以後,它的抨擊傳統的封建的兒童教育思想鋒芒卓然畢露,受到讀者尤其是青少年讀者的歡迎和喜愛。魯迅先生同時另有壹篇《我的兄弟》題材壹樣,人物相同,不過只敘寫了拆毀兒童玩具風箏的錯誤,而《風箏》壹文卻挖掘了更深刻的思想內涵。

《野草》,散文詩集,1927年北京新書局出版。收入1924~1926年所作的23篇散文詩,書前有題辭壹篇,以曲折幽晦的象征表達了20年代中期作者內心世界的苦悶和對現實社會的抗爭。收有《這樣的戰士》、《風箏》、《淡淡的血痕中》、《壹覺》、《希望》等。

百度百科-風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