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關於錢鐘書有那些故事?最好表現他外語學得好

關於錢鐘書有那些故事?最好表現他外語學得好

錢鐘書,原名仰先,字哲良,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文學研究家。曾為《毛澤東選集》英文版翻譯小組成員。晚年就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任副院長。書評家夏誌清先生認為小說《圍城》是“中國近代文學中最有趣、最用心經營的小說,可能是最偉大的壹部”。錢鐘書在文學,國故,比較文學,文化批評等領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錢學”。其夫人楊絳也是著名作家,育有壹女錢瑗(1937年-1997年)。

1910年10月20日(公歷11月21日),祖籍是江蘇無錫縣,伯父錢基成,父親錢基博(子泉),叔父錢基厚(錢孫卿)。

1925年 十五歲返家度暑假,乃得知《古文辭纂》《駢體文鈔》《十八家詩鈔》 等大型選本,從此開始系統閱讀,是壹生治學之始。

1929年 十九歲考入清華大學外文系。報考時,數學僅得15分,但因國文、英文成績突出,其中英文更是獲得滿分,於1929年被清華大學外文系錄取。還在大學期間建立了比較文化和比較文學觀念,知識結構正式形成。因出眾的才華受到羅家倫、吳宓、葉公超等人的欣賞,被看作特殊的學生。 清華大學外國語文系畢業後,在上海光華大學任教。

1935年,以第壹名成績(87.95分,為歷屆中美和中英庚款平均分最高)考取英國庚子賠款公費留學生,赴英國牛津大學埃克塞特學院英文系留學,與楊絳同船赴英。初到牛津,就摔了壹跤,吻了牛津的地,磕掉大半個門牙。鐘書摔了跤,自己又走回來,用大手絹捂著嘴。手絹上全是鮮血,抖開手絹,落下半枚斷牙,滿口鮮血。楊絳急得不知所措。幸同寓都是醫生。他們教楊絳陪鐘書趕快找牙醫,拔去斷牙,然後再鑲假牙。

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紀英國文學中的中國》壹文獲B.litt學位。之後隨楊絳赴法國巴黎大學從事研究。女兒錢瑗出生。

1938年,秋,與楊絳乘法國郵船回國。被清華大學破例聘為教授,次年轉赴國立藍田師範學院任英文系主任,並開始了《談藝錄》的寫作。

在湘西兩年。完成《談藝錄》最初部分,約相當於《談藝錄》初稿的壹半。完成《圍城》 的布局、構思,有《中書君近詩》壹冊。有論文《中國詩和中國畫》(1940)。此文後來收入了《開明書店二十周年紀念文集》(1947)、《舊文四篇》(1979)和《七綴集》(1985)。

1941年,由廣西乘船到上海,珍珠港事件爆發,被困上海,任教於震旦女子文理學校,其間完成了《談藝錄》、《寫在人生邊上》的寫作。散文隨筆集《寫在人生邊上》由開明書店出版,是“開明文學新刊”之壹。寫作《圍城》。其時困頓於上海淪陷區時期的經歷和情緒,對《圍城》題旨和書名的確定有重要的影響。

1945年,抗戰結束後,任上海暨南大學外文系教授兼南京中央圖書館英文館刊《書林季刊》編輯。在其後的三年中,其短篇小說《人獸鬼》、長篇小說《圍城》、

《圍城》作者錢鐘書先生

詩文評《談藝錄》得以相繼出版,在學術界引起巨大反響。

1947年,長篇小說《圍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48年再版, 1949年三版。是“晨光文學叢書”之壹。《談藝錄》由上海開明書店出版。1949年再版而止。是“開明文史叢刊”之壹。

1949年,回到清華任教;1953年調到文學研究所,其間完成《宋詩選註》,並參加了毛選翻譯工作和《唐詩選》《中國文學史》(唐宋部分)的編寫工作。

1949—1953年內任清華大學外文系教授,並負責外文研究所事宜。1953年院系調整,清華改為工科大學,文科部分並入北京大學。錢鐘書擺脫教務,在文學研究所工作。

1955—1957年 在鄭振鐸、何其芳、王伯祥等人的支持下,窮兩年之力完成了《宋詩選註》,選註了宋代81位詩人的297首作品。

1957年因父病到湖北省親,有《赴鄂道中》五首絕句,寄寓了對當時形勢的感受。此年父親錢基博病逝。1958年《宋詩選註》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列入“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

五十年代末成立《毛澤東詩詞》英譯本定稿小組。袁水拍任組長,喬冠華、錢鐘書、葉君健任組員。小組的工作至文化大革命爆發暫時中斷。

1966年 “文化大革命”爆發。錢鐘書、楊絳均被“揪出”作為“資產階級學術權威”,經受了沖擊。有人寫大字報誣陷錢鐘書輕蔑領袖著作,錢鐘書、楊絳用事實澄清了誣陷。

1969年11月,錢鐘書作為“先遣隊”去河南省羅山縣的“五七幹校”。不久,“五七幹校”遷至淮河邊上的河南息縣東嶽。1970年7月,楊絳也來幹校。在“五七幹校”,錢鐘書壹度擔任過信件收發工作。1970年6月,女婿王德壹被逼含冤自殺。

1972年3月回京,開始寫作《管錐編》。

1975年 六十五歲。此年前後,海外誤傳錢鐘書的死訊,在港、臺、日本等地引起了壹陣悼念活動。此誤傳於1977年前後被澄清。《管錐編》初稿完成,此後又陸續修改。

1976年 六十六歲由錢鐘書參與翻譯的《毛澤東詩詞》英譯本出版。詩作《老至》寄寓了對形勢的感受。

1979年 六十九歲。4月至5月,參加中國社會科學院代表團赴美國訪問。訪問了哥倫比亞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貝克萊分校等,大受歡迎。《管錐編》 1—4冊由中華書局相繼出版。《舊文四篇》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此書收有《中國詩和中國畫》《讀〈拉奧孔〉》《通感》《林紓的翻譯》等4 篇文章。《宋詩選註》重印。

1980年 七十歲。11月,赴日本訪問。在早稻田大學作《詩可以怨》的演講,《圍城》重印。

1982年 七十二歲《管錐編增訂》出版。本年起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1983年 七十三歲以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的身份主持中美比較文學雙邊討論會,並致開幕詞。《人獸鬼》和《寫在人生邊上》被列入“上海抗戰時期文學叢書”,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4年 七十四歲。《也是集》由香港廣角鏡出版社出版。此書上半部是1979年以後發表的三篇論文:《詩可以怨》(1981)、《漢譯第壹首英譯詩〈人生頌〉及有關二三事》(1982)、《壹節歷史掌故、壹個宗教寓言、壹篇小說》(1983);下半部從《談藝錄》補訂本摘選。《談藝錄》補訂本由中華書局出版。

1985年 七十五歲

《七綴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此書包括《舊文四篇》和《也是集》上半部的3篇文章,***7篇文章。

1989年 七十九歲。《錢鐘書論學文選》(六卷本)由舒展編成,由廣東花城出版社出版。此書包含有錢鐘書新補手稿約20余萬字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