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內蒙古四大名羊

內蒙古四大名羊

內蒙古四大山羊分別是阿拉善白絨山羊、鄂爾多斯阿爾巴斯山羊、烏拉特二郎山白絨山羊和烏珠穆沁白山羊。

蒙古羊是中國最大、分布最廣的粗毛綿羊品種。原產蒙古高原。現分布於內蒙古、東北、華北、西北等地。體格健壯,適應能力強,能耐受極其粗放的飼養和管理條件。

由於分布區域不同,外觀和性能差異較大。壹般公羊有螺旋角,母羊沒有角。大而下垂的耳朵,擡高的鼻子,中等身材,短而肥的尾巴。

內蒙古四種山羊的引種:

1.烏珠穆沁白山羊:

烏珠穆沁白山羊,又稱烏珠穆沁白絨山羊,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和西烏珠穆沁旗,以及鄰近的錫林浩特市和阿巴嘎旗。

它是在自然選擇和牧民選育的基礎上,為系統科學育種,加速群體質量提高和數量發展而正式確立的優良品種。

該品種於7月1994正式驗收命名。分布區屬於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冬季漫長寒冷,夏季短暫炎熱。年平均氣溫0.3℃ ~ 1.3℃,降水量250 ~ 350 mm,相對濕度60% ~ 70%,無霜期108 ~ 125天,幹草季節7個月。該草原屬於草甸草原,具有典型性。

2.阿拉善白絨山羊:

阿拉善白絨山羊是內蒙古白絨山羊的優良品種。內蒙古白絨山羊是世界公認的珍貴家畜品種。其生產的羊絨因纖維細長、手感柔軟、拉力大、色澤潔白而享有“纖維鉆石”、“軟黃金”的美譽。自阿拉善地區歷史以來,當地牧民從事山羊業已有300多年。

阿拉善白絨山羊是克什米爾絨山羊的壹個分支,是在阿拉善特定的生態條件下,經過長期自然選擇和人工培育(該品種的選育)形成的地方優良品種。

3.鄂爾多斯阿爾巴斯山羊:

鄂托克阿爾巴山羊肉色澤鮮艷,脂肪乳白色,肌纖維致密、緊實、有彈性,鮮嫩多汁,鮮美爽口,香味濃郁,口感宜人,風味獨特,高蛋白高脂肪,營養價值高,對人有益,益氣滋補,故稱“肉中人參”。

2014年,“鄂托克阿爾巴斯山羊肉”被列入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

Otok Arbas羊絨以細度和長度著稱。它輕如雲,白如雪,細如絲。其纖維細度在13-15微米之間,長度在5-8厘米之間。市場交易以克為單位,素有“纖維寶石”、“軟黃金”之稱。

奧托克·阿爾巴斯羊絨是知名品牌鄂爾多斯羊絨制品的主要原料,也是2014 APEC峰會國禮羊絨披肩、羊絨圍巾的原料。1985榮獲意大利羊絨最高獎“查格納”獎。

4.烏拉特二郎山白絨山羊:

二郎山白絨山羊是壹個優良的地方品種,既有絨又有肉,主要產於陰山山脈。二郎山白絨山羊體格較大,全身毛發潔白光亮,柔軟整齊。平均羊毛長度超過15cm,單根羊毛的剪毛量為0.4-0.8kg..樁層厚度為4 cm-6 cm。成年羊平均產絨量為365克,最高可達750克。

羊絨輕薄、保暖、柔軟,是毛紡行業的壹流原料,在國際市場上享有很高的聲譽。也是巴彥淖爾進軍國內外市場的拳頭產品。二郎山白絨山羊肉質細嫩,脂肪分布均勻,品質優良,凈肉率35%-40%。

“烏拉特羊肉”是烏拉特草原天然草場上自然放牧飼養的二郎山白絨山羊的肉。在特定的沙漠和半沙漠草原上,餵養600多種野生優質牧草和426種藥用植物,形成了特殊品質的羊肉。在自然界優勝劣汰中存活下來的優秀肉羊品種。

烏拉特草原是野生藥材和優良牧草的家園,生長著梭梭、沙蔥、肉蓯蓉、荊棘、灌木等。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形成了飼草高幹物質、蛋白質、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