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文津街的介紹

文津街的介紹

文津街,30年代前是西安門大街東段。《京師坊巷誌稿》:西安門大街,迤東為金鰲玉蝀橋,南為西苑福華門,北為陽澤門,門內傍北海,地名小馬圈。同書。小馬圈條:玉熙宮在西安裏門街北,金鰲玉蝀橋之西。今改為內廄,豢養禦馬。原按:今小馬圈即明玉熙宮遺址。1931年北京圖書館新樓建成,收入原來藏在承德文津閣裏的《四庫全書》,街道因此得名。文津街最初很短只有兩個門牌,東起北海大橋(即金鰲玉竦橋)西至北京圖書館西墻外,解放後改為東起北海大橋西至府右街口。文津街不長,但頗有名氣,它在北海公園西側,與府右街為鄰。它之所以有名,是因為在這條街上有歷史悠久的北京圖書館;而它之所以被命名為“文津”又與這圖書館有直接關系。北京圖書館是中國規模最大、藏書最多的壹座圖書館。它的前身是清末的京師圖書館。京師圖書館曾接收五百年前明代皇家圖書館——“文淵閣”的藏書,其中少數珍本圖書可追溯到十三世紀南宋“緝熙殿”的藏書。據說,北京圖書館收藏的罕見珍本古籍有20余萬冊,其中主要是唐人寫經,宋、元刻本,明初纂修的《永樂大典》和清代纂修的《四庫全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