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夏朝劉累養的“龍”被做成了美食,他養的到底是什麽?

夏朝劉累養的“龍”被做成了美食,他養的到底是什麽?

俗話說,?地上驢肉,天上龍肉?,龍對於很多中國人而言,是傳說中的神物,但在夏代還就真有人吃過龍,那麽這裏的龍到底是指什麽生物?

(壹)禦龍氏與豢龍氏

在司馬遷的《史記》中,描述了這樣壹件玄奇的事情,說是夏代君主孔甲,他僥幸從上天那得到了兩條龍,但是因為是壹雌壹雄,而且沒有會養龍的人能夠讓其批量生產繁育,他擔心吃掉之後就沒法在長久地吃龍肉,所以就忍了忍,咽下了口水。

《史記?夏本紀》:帝孔甲立,好方鬼神......天降龍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龍氏。陶唐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孔甲賜之姓曰禦龍氏。

直到後來,壹個叫做劉累的人,從豢龍氏那裏學成歸來,便給君主孔甲去做事,這下可把孔甲高興壞了,當下把他封為禦龍氏。自己以後想吃龍肉就不愁了,而且想吃多少就有多少。孔甲呢,是大禹的後裔,是夏朝第十四位君主,當然也有說是第十六位的。

看到這裏很多人就蒙了,說龍不是古人幻想出來的東西嗎?實際上,大家需要理解壹點,夏朝時,龍這種生物可以被人為蓄養、以及可以當做下酒菜,顯然是古代中原地區存在的動物;而後世的龍,儼然已經變成祥瑞,並且被神化了。所以,古代文獻中的龍,其含義未必就真是龍。 那麽,夏朝的這種龍到底是以什麽動物為原型的呢?

(二)蚌塑龍與揚子鱷

1987年,在濮陽西水坡遺址壹處墓葬中,其中男性墓主人骨架的兩側,有用蚌殼擺成的龍虎圖案。其中的龍形象尤其引人註目,它沒有修長的蛇形身體,而是身形粗短,四肢粗壯,如同猛虎。與猛虎有所不同的是,它的尾巴粗大,四肢有鷹形爪,頭部的雙吻狹長。這個形象,其實更像是壹幅鱷魚的模樣。

實際上先秦時代,鱷魚在中國廣泛分布,中國很多地區有著灣鱷的分布,鱷魚在有些地方還被稱為?豬婆龍?、?鼉龍?,揚子鱷就有另外壹個名字?土龍?。另據《晉書?周處傳》和《世說新語》記載周處除三害當中殺的蛟龍,其實就是鱷魚。

而古籍中關於龍的記載,往往都指明龍是水生動物。其中《周易》中的許多描述,也符合鱷魚的習性。比如「潛龍在淵」(潛伏於水中)、「見龍在田」(出現在水邊的田野中)、「群龍無首」(群居動物而又沒有首領)。?

考古學者也在4000年前左右的陶寺文化中,發現有很多用鱷魚皮、鱷魚骨板制成的鼓,可以證實當時的黃河流域,是存在鱷魚的。 那麽說來,?豢龍氏?和?禦龍氏?養的龍,很有可能就是古河洛地區的鱷魚。而後世的龍圖騰集合了多種元素,則是古人想像出來的動物,它是由多種動物拼起來的,就並不僅僅局限於鱷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