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北魏地理學家,《水鏡註》也持同樣的觀點。在這本書裏,寫了昆侖山有三座崎嶇的山,從低到高,分別是範統、郎峰和層巒疊嶂。黃河源頭在昆侖山東北側,河水從昆山流出,在浮地三千裏,通向那裏,積石山就是中華河!古人不僅對源頭感興趣,還體驗了黃河驚人的泥沙量。西漢的壹代宗師張忠義提出黃河有六鬥泥沙。每年桃花盛開的時候,就是它們爆裂的時候。
鑒於史記和朱的舉足輕重的地位,人們都確信羅布泊是黃河的源頭。不知不覺幾千年過去了,清乾隆四十七年,河南青龍崗決堤,洪水泛濫。洪水所到之處,百姓流離失所,銀行家拒絕接受。焦急的乾隆吩咐侍衛阿比達,馳騁在青海西寧祭奠河神,祈求風調雨順。
說到阿比達,估計大家都會搖頭,但說到他父親的匿名,卻如雷貫耳。阿桂是乾隆皇帝最好的武功。平息金川,擊退入侵的廓爾喀(今尼泊爾),投降臺灣省林等等。俗話說虎父無犬子,阿比達帶領著隨行人員,壹路上仔細記錄著黃河的走向,包括流經此地的山川、民風、土壤等資料。通過查閱聯想手中的古籍資料,我終於大膽拋棄了前人的權威觀點,得出黃河源頭是星海的結論。
星海,人間仙境,位於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東臨碧波蕩漾的紮陵湖,西臨黃河發源地瑪曲。如果從太空往下看,妳會驚訝地發現,它是壹個東西長30公裏,南北寬10公裏的狹長盆地。
兩個因素,羅布泊幹涸已成定局!
古語有雲?百足蟲死而不僵?如果先把它肢解成幾塊,然後集中優勢兵力分而治之,那麽再大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新疆是中國最大的省級行政區,占全國國土面積的六分之壹。同時又不在青藏板塊最活躍的位置,所以羅布泊湖底正在悄然發生巨變。從南到北,下層隆起,結果是壞心南高北低,進壹步導致羅布泊被迫分裂成諾幹湖。
盡管有阿爾金山、天山雪水的滋養,有孔雀河、塔裏木河的飲用和加持,但壹些水資源匱乏的湖泊幹涸是必然的。比如泰特瑪湖和卡拉湖,可惜都成了歷史,只剩下古老的河道訴說著昔日的美景!
先說第壹個原因,再說第二個原因。與人類無法控制的地質不同,水庫的修建和河流的改道是人類傑作造成的自然報復。1921國民黨統治時期,塔裏木河改道迫使羅布泊被搜。阿克蘇、沙木依曼、雅汗爾、勞改農場、馬貢諾爾等六座大壩,是懸在羅布泊上空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其中大西海子水庫是致命的,是人類的大功臣,水流不斷流向冬棗田和葡萄田。從羅布泊的角度來說,是心裏的壹把劍毀了羅布泊的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