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谷芽,治脾虛,心胃痛,脹滿,熱毒下痢,煩渴,消瘦

谷芽,治脾虛,心胃痛,脹滿,熱毒下痢,煩渴,消瘦

 谷芽始載於《名醫別錄》。來源為禾本科植物稻的成熟穎果經發芽後幹燥帶芽的谷粒 ,全國各地均產。以稻谷用清水泡8~10小時,取出裝入筐內,用稻草墊底,面上鋪草,放在溫暖處,每天淋水幾次,候生芽4~5分長,曬幹。為取其健胃,將鍋燒熱,投入谷芽炒至焦黃色為度。為取其化食,投入鍋內炒至炸裂焦褐色為度。

甘溫而性不損元,健脾開胃,消食和中,下氣化積,為健脾溫中之聖藥,炒用。《本草經集註》雲:“此是以米為蘗爾,非別米名也。”《新修本草》曰:“蘗者,生不以理之名也,皆當以可生之物為之。陶稱以米為蘗,其米豈更能生乎?止當取蘗中之米爾。按《食經》稱用稻蘗。稻即擴谷之名,明非米作。”《本草綱目》曰:“有粟、黍、谷、麥、豆諸蘗,皆水浸脹,候生芽曝幹去須,取其中米,炒研面用。其功皆主消導。”《本草綱目》又曰:“稻蘗壹名谷芽。”根據以上本草所述考證,古代用稻、粟、黍等數種植物的果實生芽人藥,但應以稻芽為主。《本草衍義》雲:“蘗米,此則粟蘗也,今谷神散中用之。”現我國北方地區習用粟發芽後作谷芽用。

谷芽氣溫而味苦無毒, 主寒中下氣 ,除熱 ,稟天春生之木氣 ,入足厥陰肝經, 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陰心經,氣味升多於降,陽也,中者脾胃也 ,谷食入土 ,溫能散寒, 故主寒中,味苦下泄,所以下氣除熱也。

吾總結先賢對谷芽之功用如下 ; 谷芽快脾開胃,下氣和中,消食化積。生用運化為多,炒用開導為多 , 熟則降胃氣虛閉為宜,亦能助胃化食。非若麥芽之專於克削 ,而尚能破瘀導濁也。得砂仁白術能使人進食, 大量用至100g以上和炒麥芽 婦人食之斷乳 ,谷芽同炙甘草、砂仁、白術做丸,名谷神丸。啟脾進食 , 同山藥、白茯、白芍、白術、陳皮以治脾虛之不食。谷芽具消食和胃之功其作用較麥芽、山楂、六曲等較為緩和,故能促進消化而不傷胃氣。其亦能助發斑疹 , 稟性中和,全無禁忌。

吾常用谷芽配雞內金用以生發胃氣而健脾消食;二藥合用,啟脾之力倍增,以生發胃氣,舒肝調氣,開胃口,增食欲; 亦可配陳皮用於食欲不振,胸脘痞滿者; 伍白術健脾益氣,則健脾和胃兼能消食,而有消補兼用之意,用於脾虛食滯,消化之不良; 配枳殼消食化滯,用於氣滯食郁之脘腹痞滯;

加檳榔,破氣消積而除腹脹,對食積,小兒疳積或痞滿腹脹等。配木香者,以和中快脾,行氣消積且以止痛, 為食積腹痛取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