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司馬遷
別名: 太史公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龍門縣(今山西省.河津市)
出生日期: 前145年
逝世日期: 前87年
職業: 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
主要成就: 著有《史記》
代表作品: 《史記》
個人履歷
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壹家之言”的史識,使《史記》成為中國歷史上第壹部紀傳體通史,對後世的影響極為巨大,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其父司馬談為太史令(相當於現在國家圖書館館長壹職)。早年司馬遷在故鄉過著貧苦的生活。建元六年,竇太後死後,漢武帝罷絀黃老、刑名、百家之言,重新發動尊儒,這便是有名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武帝元朔二年,司馬遷從夏陽[念"假"] 遷居長安,後隨家遷於京城,從孔安國學《尚書》,從董仲舒學《春秋》。隨後他繼承父業為太史令。公元前104年,司馬遷在主持歷法修改工作的同時,正式動筆寫《太史公書》。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他因“李陵事件”,為投降匈奴的李陵求情,因其直言觸怒了漢武帝,認為他是在為李陵辯護,遂遭受宮刑。在獄中司馬遷發奮圖強,自強不息,忍受了非常人所能忍受的痛苦,繼續編寫《史記》。司馬遷出獄後任中書令,繼續發憤著書,終於於公元前91年完成了《史記》。公元前90年,司馬遷逝世,終年56歲。對於司馬遷的死因,因史料無明確記載,至今仍為未解之謎。
夏陽,縣名,靠近龍門。所以司馬遷自稱“遷生龍門”(太史公自序)。龍門,龍門山,很有名氣。傳說大禹曾在龍門開山治水。龍門山的南面是黃河。司馬遷的家正好在黃河、龍門之間。當地名勝古跡很多。司馬遷從小在飽覽山河名勝的同時,也有機會聽到許多歷史傳說和故事
人物生平:
司馬遷生卒年代,史無明文。近人王國維《太史公行年考》認為司馬遷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年),大約卒於漢昭帝始元元年(前86年),享年60歲。據說司馬遷家自唐虞至周,都是世代相傳的歷史家和天文家。司馬錯是秦惠王時伐蜀的名將,司馬昌是秦始皇的鐵官,到了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又做漢武帝的太史令,恢復了祖傳的史官恒業。
司馬遷的少年時代,“耕牧河山之陽”。司馬遷在這“山環水帶,嵌鑲蜿蜒”(《韓城縣誌序》)的自然環境裏成長,既被山川的清淑之氣所陶冶,又對民間生活有壹定體驗。
十歲,司馬遷隨父親至京師長安,得向老博士伏生、大儒孔安國學習;家學淵源既深,復從名師受業,啟發誘導,獲益不淺。這個時候,正當漢王朝國勢強大,經濟繁榮,文化興盛的時候,張騫奉使通西域,衛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漢武帝設立樂府……;也是司馬遷在京城裏豐富見聞,熱情迸發的時候。
大約二十歲,司馬遷開始外出遊歷——“南遊江、淮,上會稽,探禹穴,窺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鄉射鄒、嶧,厄困鄱、薛、彭城,過梁楚以歸。”回到長安以後,做了皇帝的近侍郎中,隨漢武帝到過平涼、崆峒,又奉使巴蜀,他到得最南邊是昆明。據司馬遷自己說,他少年時期曾經“耕牧河山之陽”,也就是說他兒童時期曾經在家鄉從事過壹些農業勞動。後來他的父親司馬談到長安做了太史令,司馬遷隨父親也到了長安,在父親的指導下,他刻苦讀書,打下了深厚的文化基礎,他拜了很多名師做老師。司馬遷的家族,就是他這個家族,世代都是史官,而作為史官,他有責任來記載帝王聖賢的言行,也有責任來搜集整理天下的遺文古事,更有責任通過敘事論人而為當時的統治者提供借鑒。那麽他的父親司馬談就有誌於整理中華民族數千年歷史,試圖撰寫壹部規模空前的史著。就是寫壹部史書,從他父親開始就已有這麽壹個理想,他的父親做太史令之後,就開始搜集閱讀史料,為修史做準備。但是司馬談感到自己年事已高,要獨立地修成壹部史著,無論是時間、無論是精力,還是才學知識都還不夠,所以司馬談寄厚望於他的兒子司馬遷,希望他能夠早日參與其事,最終實現這樣壹個宏願。
於是,他讓兒子在讀萬卷書的基礎上,開始行萬裏路,他要求他兒子來進行壹次為期兩年多的壹次全國的漫遊。所以我這裏要介紹司馬遷的漫遊,於是司馬遷從20歲開始,就做了壹次漫遊,司馬遷是為寫《史記》做準備的壹次實地考察,他親自采訪,獲得了許多第壹手材料,保證了《史記》的真實性和科學性。那麽他這個漫遊,也是《史記》實錄精神的壹種具體體現。
比如說他漫遊到汨羅江畔,在汨羅江畔,在當年屈原投江自沈的地方,他高聲朗誦著屈原的詩,他痛哭流涕,所以他寫《屈原列傳》寫得那麽有感情,他是親自去考察過,他是在學習屈原的基礎上來寫屈原的。比方說,在韓信的故鄉淮陰,他也搜集了許多有關韓信的故事,妳比如說他親自去問別人,說當年韓信受胯下之辱,這大家知道,這個典故,韓信為什麽能夠受胯下之辱而不發怒?而不願意去做出非法的事來,忍了。韓信那麽高的個子,從壹個流氓兩個腿之間爬過去,如果按照他的個性,壹刀就把他殺了。但是如果把他殺了,後來還能夠建功立業嗎?韓信後來幫助劉邦推翻了秦王朝,建立了西漢,封王封個侯,回了故鄉,韓信自己說,如果當初我把妳殺了,我就沒後來的建功立業,所以小不忍則亂大謀。
再比如說在曲阜他去瞻仰了孔子的墓,還和孔子故鄉的壹些儒生在壹起攬衣挽袖、壹步壹揖,學騎馬、學射箭,學行古禮,以此表達他對孔子的紀念,高山仰止,對孔子的紀念。
再比如講,在孟嘗君的故鄉薛城,他走鄉串巷,考察民風,而且他考察這個地方的民風跟當年孟嘗君好客養士有什麽關系,所以他走壹路、考察壹路,可以這樣說,司馬遷在漫遊的旅程中,不放過任何壹個了解歷史的人,不放過任何壹個存留於人們口碑上的故事,獲得了許許多多從古籍當中所得不到的歷史材料,同時他深入民間,廣泛地接觸了人民群眾的生活,使得他對社會,對人生的觀察、認識逐漸深入。
此外他遍歷名山大川,飽覽了祖國山河的壯美,陶冶了性情,從而也提高了他的文學的表現力,所以我要講司馬遷這的這次漫遊,正是司馬遷走向成功的極為堅實的壹步,是非常典型的所謂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元封元年(前110年),漢武帝舉行大規模的巡行封禪,步騎十八萬,旌旗千余裏,浩浩蕩蕩。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是史官,本應從行,但病死在洛陽。司馬遷接受了父親的遺誌,趕到泰山,參加封禪,隨後沿著東海,繞道長城塞外回到長安。
元封三年(前108年),司馬遷三十八歲時,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機會閱覽漢朝宮廷所藏的壹切圖書、檔案以及各種史料的機會,他壹邊整理史料,壹邊參加改歷。等到太初元年(前104年),我國第壹部歷書《太初歷》完成,他就動手編寫《史記》。《史記》講了許多能人的故事。
天漢二年(前99年),漢武帝派貳師將軍李廣利帶兵三萬,攻打匈奴,打了個大敗仗,幾乎全軍覆沒,李廣利逃了回來。李廣的孫子李陵當時擔任騎都尉,帶著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戰。單於親自率領三萬騎兵把李陵的步兵團團圍困住。盡管李陵的箭法十分好,兵士也十分勇敢,五千步兵殺了五六千名匈奴騎兵.單於調撥更多的兵力,然而仍然無力與李陵相抗衡。就在單於準備退軍之時,李陵手下有壹名士兵叛變,將李陵內部軍情告發。告訴單於李陵後面沒救兵,而且教單於部下制作連發連射的弓箭。單於於是繼續與李陵作戰。最後李陵寡不敵眾,只剩了四百多漢兵突圍出來。李陵被匈奴逮住,投降了。
大臣們都譴責李陵不該貪生怕死,向匈奴投降。漢武帝問太史令司馬遷,聽聽他的意見。
司馬遷說:“李陵帶去的步兵不滿五千,他深入到敵人的腹地,打擊了幾萬敵人。他雖然打了敗仗,可是殺了這麽多的敵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馬上去死,準有他的主意。他壹定還想將功贖罪來報答皇上。”
漢武帝聽了,認為司馬遷這樣為李陵辯護,是有意貶低李廣利(李廣利是漢武帝寵妃的哥哥),勃然大怒,說:“妳這樣替投降敵人的人強辯,不是存心反對朝廷嗎?”他就把司馬遷下了監獄,交給廷尉審問。司馬遷被關進監獄以後,案子落到了當時名聲很臭的酷吏杜周手中,杜周嚴刑審訊司馬遷,司馬遷忍受了各種肉體和精神上的殘酷折磨。面對酷吏,他始終不屈服,也不認罪。司馬遷在獄中反復不停地問自己“這是我的罪嗎?這是我的罪嗎?我壹個做臣子的,就不能發表點意見?”不久,有傳聞說李陵曾帶匈奴兵攻打漢朝。漢武帝信以為真,便草率地處死了李陵的母親、妻子和兒子。司馬遷也因此事被判了死刑。第二年漢武帝殺了李陵全家,處司馬遷以宮刑。腐刑是個大辱,汙及先人,見笑親友。司馬遷在獄中,又備受淩辱,“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膚,受榜棰,幽於圜墻之中,當此之時,見獄吏則頭搶地,視徒隸則心惕息。”(司馬遷《報任安書》)幾乎斷送了性命。他本想壹死,但想到自己多年搜集資料,說:“人固有壹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要寫部有關歷史書的夙願,因此為了完成《史記》的寫作,忍辱負重,茍且偷生,希圖出現壹線轉機。
太始元年(前96年)漢武帝改元大赦天下。這時司馬遷五十歲,出獄後當了中書令,在別人看來,也許是“尊寵任職”,但是,他還是專心致誌寫他的書。直到征和二年(前91年)全書完成,***得130篇,52萬余言。
後世對司馬遷的評價極高,有“西漢文章兩司馬,南陽經濟壹臥龍”的說法,齊名於西漢的大文豪家司馬相如、三國時期最璀璨的人物諸葛亮。
作為星象家的司馬遷:在兩漢時期的星象家中,首先要提出司馬遷。大家都知道司馬遷是壹個偉大的史學家,而不知他也是壹位對天文星象精到造詣的專家。其實只要仔細讀其《史記》的《天官書》《律書》《歷書》就可明白稱他為天文星家專家決非虛譽。象司馬遷這樣博大精深的文學大師,絕對不會自劃範圍,限制自己的知識體系和探索領域。古代的史宮本來以星歷之事為其本職之壹,故精通星象之學也不足為奇。不過司馬遷能用史學家的高贍遠矚的眼光,把星象學與歷史問題結合起來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這可是其他星象家和史學家皆望塵莫及的向明之處。司馬遷並末用星象學去占測具體的人事變異,而是用來總結歷史規律,這不能不說是他對星系學的創造性應用。
司馬遷繼承父親遺誌遺業,完成《史記》及“推古天變”之任務,並明確表述為“通古今之變,究天人之際”,其結論表述在《天官書》中,即據春秋242年之間日食三十六、慧星三見等星象,聯系點天子衰微、諸候力政、五伯代興及到戰國及秦漢之際的社會變亂動蕩,而總結出天運三十年壹小變,壹百年壹中變,五百年壹大變,三大變為壹紀,三紀而大備的“大數”,最後才認為“天人之際續備”。這是司馬遷星學之應用的最重要之範例,在整個星學歷史上占有最高地位。
此外,司馬遷又總結了戰國以來的星象學的基本原則,表述如下(亦記載於《天官書》中):
“我仔細檢查史書的記裁,考察歷史上的事變,發現在100年之中,五星皆有逆行現象。五星在逆行時,往往變得特別明亮。日月的蝕食及其向南向北的運行,都有壹定的速度和周期,這是星象學所要依據的最基本的數據。而星空中的紫宮星垣和東西南北四宮星宿及其所屬的眾多星辰,都是位置不變的,它們的大小程度和相互向的距離也是壹定不變的,它們的分布排列象征著天上五官的位置。這是星象學中作為‘經’亦即不變的依據。而水、火、金、木、土星則是上天的五位輔住,它們的出現隱伏也有壹定的時間和周期,但其運行速度快慢不均。這是星象學中的‘緯’亦即經紫變動的部分。把這些固定的和變動的兩種星象結合起來,就可以預測人事的變化了。
何以同壹詞條內,司馬遷的逝世年份3處盡不相同?
司馬遷年表
●中元五年:出生
●元朔三年:20歲,開始“南遊江淮”的漫長旅程。
●元狩四年:27歲,結束為期七八年的遊歷各地的旅程,入朝擔任郎中。
●元鼎六年:35歲,身為郎中的司馬遷奉命安撫巴蜀。
●元封二年:37歲,春天隨武帝巡視緱氏、東萊。夏天黃河瓠子口決堤,隨武帝前往治河,負薪塞河。
●元封三年:38歲,繼任父親的職務,為太史令。
苦著《史記》
司馬遷從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被封為太史令後開始閱讀、整理史料,準備寫作,到太始四年(公元前91年)基本完成全部寫作計劃,***經過十六年。這是他用壹生的精力、艱苦的勞動,並忍受了肉體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用整個生命寫成的壹部永遠閃耀著光輝的偉大著作。
魯迅稱贊《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史記》是中國第壹部紀傳體通史,司馬遷撰。全書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五個部分,壹百三十篇約五十二萬六千多字。記述了從傳說中的黃帝至漢武帝太初四年上下三千年的歷史。它同時也是壹部文學名著,是中國傳記文學的開創性著作。它的主體部分是本紀、世家和列傳,其中列傳是全書的精華。
司馬遷撰寫史記,態度嚴謹認真,實錄精神是其最大的特色。他寫的每壹個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都經過了大量的調查研究,並對史實反復作了核對。司馬遷早在二十歲時,便離開首都長安遍踏名山大川,實地考察歷史遺跡,了解到許多歷史人物的遺聞軼事以及許多地方的民情風俗和經濟生活,開擴了眼界,擴大了胸襟。漢朝的歷史學家班固說,司馬遷“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也就是說,他的文章公正,史實可靠,不空講好話,不隱瞞壞事,這便高度評價了司馬遷的科學態度和史記的記事翔實。
司馬遷要堅持“實錄”精神,就必須面對現實、記錄現實,這就不可避免地會發生"忌諱"的問題。可是他在給人物作傳記時,並不為傳統歷史記載的成規所拘束,而是按照自己對歷史事實的思想感情記錄。從最高的皇帝到王侯貴族,到將相大臣,再到地方長官等等,司馬遷當然不會抹殺他們神奇、光彩的壹面,但突出的是揭露他們的腐朽、醜惡以及對人民的剝削和壓迫。尤其揭露了漢代統治階級的罪惡。他雖是漢武帝的臣子,但對於他的過失,司馬遷絲毫沒有加以隱瞞,他深刻揭露和批判了當時盛行的封禪祭祖、祈求神仙活動的虛妄。在《封禪書》中,他把漢武帝迷信神仙,千方百計祈求不死之藥的荒謬無聊行為淋漓盡致地描繪了出來。
司馬遷想為封建統治者提供歷史的借鑒作用,反映的是真實的歷史,這是非常可貴的。本著實錄的精神,司馬遷在選取人物時,並不是根據其官職或社會地位,而是以其實際行為表現為標準。比如,他寫了許多諸如遊俠、商人、醫生、倡優等下層人物的傳記。在司馬遷心目中,這些人都有可取之處。司馬遷首創了以人載事,始終敘述壹個人生平事跡的寫法。著重寫其“為人”,並註意其“為人”的復雜性,是司馬遷的筆法。他在作傳時,把自己的看法寓於客觀的事實敘述之中,來表示自己對人物的愛憎態度。比如項羽這個人物,司馬遷同情他,以非常飽滿的熱情來寫這位失敗英雄。他既稱贊項羽的驍勇,又對他的胸無大誌、殘暴自恃作出批評。可是,在《項羽本紀》中,司馬遷並沒有發議論,但是他對項羽的愛憎態度卻於敘事之中明顯地表現了出來。這便是司馬遷作傳的最大特點,即真實性和傾向性的統壹。
祠墓
司馬遷祠墓坐落在韓城市南10公裏芝川鎮的韓奕坡懸崖上,始建於西晉永嘉4年。1982年2月,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位。司馬遷祠墓建築自坡下至頂端,依崖就勢,層遞而上。登其巔,可東望滔滔黃河,西眺巍巍梁山,南瞰古魏長城,北觀芝水長流,可謂山環水抱,氣象萬千。壯觀的自然形式和秀麗的風光,映襯出司馬遷的高尚人格和偉大的業績。
祠墓建築群自下至上叠有坊矗立。坡下東北方豎壹木牌坊系清代重建,上書“漢太史司馬祠”六個大字。由此沿坡上行,經太公廟至岔道口,坡南有平臺之地,建有新遷的元代建築“禹王廟”、“彰耀寺”、“三聖廟”等,現已辟為展室。自岔道而上,又有壹牌坊,系元明建築物,上書“高山仰止”四字,喻司馬遷德高如山,世人至為敬仰,從此迤邐而上,牌坊上書“河山之陽”四字,語出《太史公自序》遷生龍門,耕牧河山之陽。走完99級臺階登道就進入了祠院,祠院大門上書 “太史祠”寢宮,古柏參天,環境幽靜,置身其中,如登青雲,如臨仙境。
相關評價
中國歷史悠久,史籍浩如煙海,歷史內容豐富多彩,歷史人物風姿萬千。我們中華民族有壹部令子子孫孫為之驕傲、為之神往的歷史。當然,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對於每壹個人來說,面對悠久而豐富的歷史,究竟怎樣去了解它、認識它並從中獲得教益,受到啟迪與鼓舞?這就不是壹個簡單的問題了。看來,怎樣讀史,確是值得認真思考、認真研究的。依我的膚淺看法,首先是了解和認識最基本的歷史事實和歷史過程,其次是著眼於從歷史中獲得思想上的啟示。這種啟示,壹是可以通過對歷史事實和歷史過程的認識而獲得,壹是可以從歷代史學家對歷史和史學的評論中去發掘。這兩個方面都很重要,而對於後壹個方面我們似乎還有許多事情可做,還有許多問題需要進壹步去深入思考。
中國歷史上每壹個有責任感的、有成就的史學家,都會以他們的心血凝聚起來的思想,留給後人許多有益的啟示。對此,我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太史公司馬遷。司馬遷寫的《太史公書》--後人稱作《史記》,壹方面展示了他那時的壹部輝煌的中國通史,壹方面凝聚了他對史學和歷史的深刻的理解與認識。2000多年來,贊嘆它、研究它的人不絕於時,證明它有巨大的魅力和不朽的地位。對於這樣壹部宏偉的歷史著作所展示的歷史長卷來說,在歷史運動中的個人,都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呢?這些角色和他們所活動的歷史舞臺及其背景,對今天的人們有些什麽樣的重要啟示呢?對於這樣的問題,不同時代的人都會有他那個時代的思想範圍內的壹些認識,而從不同角度看問題的人也會有屬於他那個領域或視角範圍內的壹些認識,這是壹部說不盡的“史家之絕唱”。盡管如此,在太史公的深邃的思想領域中,必有壹些最根本的、對不同時代的不同的人們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思想觀念。
比方說,人們為什麽要學習歷史?人們應該用什麽方法或態度對待歷史和現實的關系?這是有關社會公眾同歷史學之關系的最根本的問題,直至今天,還不斷有人提出類似的問題來。其實,關於這個問題,太史公早已作了精辟的回答。他寫道:“居今之世,誌古之道,所以自鏡也,未必盡同。帝王者各殊禮而異務,要以成功為統紀,豈可緄乎?”(《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這幾句話是非常深刻、非常重要的。第壹,他指出現實中的人們之所以要了解歷史、認識歷史,是把歷史作為現實的壹面鏡子來看待,加以對照,作為借鑒,既不是把歷史與現實等同起來,也不是要現實去模仿歷史,二者是不應當混同的。這是明確地指出了古今的聯系和區別:因有聯系,故可“自鏡”;因有區別,故“未必盡同”。第二,他指出了以往帝王“各殊禮而異務”,他們的制度、政策往往是不同的,但都是要達到治理國家的根本目的。可見“自鏡”決不是混同古今。這兩點,很辯證地闡明了“居今之世”何以要“誌古之道”。可見,拒絕歷史經驗,是愚昧的;生搬硬套歷史經驗,也是不高明的。
又如,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是否有自身的法則(即今天我們所說的規律)?如果有的話,人們認識這種法則有什麽意義?這是人們學習歷史、研究歷史壹個帶根本性質的問題,而首先是認識歷史之本質屬性的壹個帶根本性的問題。應當坦率地承認,這也是千百年來人們為之爭論不休的問題之壹。這個問題,太史公司馬遷也觸及到了。他從對社會經濟生活的考察中,得到了如下的認識?故待農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寧有政教發征期會哉?(《史記·貨殖列傳》序)這是把耕種、開采、加工、交換,以及交換中的貴賤變化等人們的分工及相互關系,視為符合於“道”的自然現象。太史公在講到類似的經濟現象時還說:“事變多故而亦反是。是以物盛則衰,時極而轉,壹質壹文,終始之變也。”又說:“無異故雲,事勢之流,相激使然,曷足怪焉。”(《史記·平準書》後論)他認識到:事物發展到極盛就會轉向衰落,有利的客觀形勢發展到了頂頭也會轉向不利的方面,這是各種事物之間的相互影響、沖突而造成的,是沒有什麽值得奇怪的。顯然,人們能夠認識到這壹點,其重要意義不僅在於對過往歷史有壹個大致正確的看法,而且還在於對現實的歷史運動和未來的歷史前景,會有比較清醒的認識和比較客觀的態度。
再如,歷史運動主要是由人的活動組成的;離開了人的活動也無從討論人類社會歷史運動的各種問題。那末,作為壹個個體的人,究竟應當在歷史活動中扮演什麽角色呢?這不僅涉及到人對自身生命價值的認識,還涉及到作為個體的人在社會生活、歷史運動中所具有的價值。歷史上的思想家、教育家們對此有種種說法,都給人以有益的啟迪。他們所論大多是理性的闡說,這無疑能夠提高人們的認識,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在這方面,太史公從史學家的角度,冷靜地觀察那些經過歷史潮流洶湧澎湃沖刷之後(如大浪淘沙之後),仍然沒有逝去的歷史人物,並對他們的精神世界、社會活動進行分析和綜合,從而提出了撰寫歷史人物的基本原則;這原則既是太史公評價歷史人物的標準,又是他告誡後人如何做人的準則。太史公在綜論他為《史記》作人物列傳時是這樣說的:“扶義倜儻,不令己失時,立功名於天下,作七十列傳。”(《史記·太史公自序》)“扶義倜儻”,主要是講德行、風采;“不令己失時”,是講善於把握時機、機遇;“立功名於天下”,是講以天下為己任的事功目標。顯然,在太史公看來,他所要寫進《史記》的歷史人物,壹般都是屬於這種類型的人。然而,太史公卻又並不是用絕對的觀點來對待這個準則的;他的史筆之下,也活畫出壹些世儈小人,而正因為有這些人的存在,才更襯托出那些寫入歷史書的傑出人物的真正本色。從這裏,我們也可以看到,所謂“扶義倜儻”等等,這正是太史公所希望於後人的,後人應以為“自鏡”,做壹個正派的、適應歷史潮流的、有益於天下的人。
太史公
司馬遷的《史記》壹書,留給後人許多啟示;這些啟示大多同具體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結合在壹起,這是《史記》之所以受到後人傳誦、崇敬的主要原因。這裏所舉出的三個方面的啟示,著重於人們為什麽要重視歷史、認識歷史、記住歷史上的經驗教訓,歷史演進的法則何在,在歷史演進中人應當有什麽作為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在司馬遷時代,在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是帶有根本性質的問題;就是在當今,也仍然是帶有根本性質的問題。總起來說,任何時代的人們,在認識與處理歷史與現實的關系上,在對待史學與社會及人生的關系上,都可以從《史記》中得到必要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