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欽同邑另有位藏書家豐坊,範欽與之交往甚善,並常去豐坊的萬卷樓借閱抄錄。後萬卷樓不幸遭受火災,豐家無意續藏,劫余之書多讓歸範欽。
範欽為了保護藏書而訂立了嚴格的族規,世代的子孫嚴格遵循“代不分書,書不出閣”的遺教,但終因年代過於久遠,藏書還是有很多的失散。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閣內的藏書實有4094部,***53000多卷。鴉片戰爭時,英國侵略者掠去了《壹統誌》等數十種古籍。鹹豐年間(公元1851~1861年),又有盜賊潛入閣內,偷去了許多的藏書,轉賣給法國的傳教士和造紙廠。後來又經歷了許多的變故,到1940年,閣內的藏書僅存1591部,***13038卷。新中國成立後,政府為了保護天壹閣,專門設置了管理機構,探訪得到了流失在外的3000多卷原藏書,又增入當地收藏家捐贈的古籍,現藏珍版善本達到了8萬多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