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菽園雜記》對明代朝野故實敘述頗詳,而且較少抄襲舊文,論史事、敘掌故、談韻書、說文字,皆大多為自己的見解,被他同時代的王鏊稱為明朝記事書第壹。其中所記的明代典制、故事,多為《明史》所未詳,卷四如談將軍之名號,其中有親王子孫應授官職之名,各邊掛印總兵官之名號等非熟悉官制者不能言;卷五記洪武、永樂、成化三朝京營之致,卷九記成化以前巡撫、總督設置均可以補正史職官制之闕。書中最為寶貴的還記載了許多明中葉手工業生產和民情風俗等方面材料,如卷十四記勘察五金礦苗和提煉銀、銅的方法以及劉田之制青花瓷,龍泉制燒瓷的原料韶粉的情況,卷十三記衢州造紙的方法,皆具體而細致。卷七記“掉包兒”、“拿殃兒”俗語的來歷:“京師有婦女嫁外地為妻妾者,初看時以美者出拜。及臨娶,以醜老換之,名為‘掉包兒‘。有過門信宿,盜其所有者逃去,名曰‘拿殃兒’”。又記吳中風俗中的忌諱:船家忌諱“住”和“翻”,因而稱“箸”為“筷子”,稱“帆布”為“抹布”;民間忌諱“離”,因而稱“梨子”為“圓果”;忌諱“散”,因而稱“傘”為“豎笠”;忌諱說“惱躁”,因而稱“謝竈”為“謝歡喜”,對研究明俗,詞語的變遷皆有壹定的價值。《菽園筆記》通行本有:《墨海金壺》本,《守山閣叢書》本等,以《墨海金壺》本為最完備。
今有:《菽園筆記》佚之點校,中華書局“元明史料筆記叢刊”1985年版,1997年再版;《菽園筆記》上海古籍出版社《明清筆記叢書》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