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和道教最大的區別是什麽?
佛道比較道教是以老莊思想為核心,神仙信仰和民間流行信仰相結合,受儒、釋思想影響的宗教。道教雖然信奉老莊,但還是有明顯的區別——先秦時期的道教側重於“逍遙生死”,東漢時期的道教側重於“長生不老”;先秦時期的道家註重內在的“德”的修養,後來的道家註重外在的“術”的修養...道教在發展中吸收了佛教的因果報應、地獄觀念和儒家的倫理道德,在神仙信仰的前提下,還收集和改造了民間的各種神靈信仰,所以古人說道教“雜而多面”。本文就道教的起源與發展、佛道之爭、佛教對道教的影響、佛道比較等問題綜述如下:道教的起源與發展始於東漢時期的張玲,其子張衡、孫張祿為縮影。道家的教義是基於道家對儒家的反動思想,即“無為”的世界觀。此外,由於對東漢政治不滿,轉向宗教來表達自己的願望。道教具有濃厚的民間色彩。除了各種行動之外,還在各地建立誌願之家,方便信眾,因此逐漸成為壹個龐大的反儒反佛的宗教。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更多的是從儒家和佛教中吸收的。到北魏末年,寇完成了豐富而有組織的道教教學體系,信徒也擴大到上層社會。隋唐和宋三以後,佛教、道教和儒教之間出現了離合。與此同時,道教在理論和實踐方面都得到了平衡的發展。在宋代,道教和佛教對儒家哲學影響很大。至於道教的發展,起源於秦漢時期的古代巫術、神仙方術,後融合了陰陽、五行、占蔔、咒術等。建立道教思想體系,引入佛教思想加以發展。東漢舜帝年間(125-144),張玲倡導五道米道,尊老子為教主,以老子五千書為主要經典。至此,道教逐漸成型。漢靈帝時(167-189年在位),太平道是早期道教的另壹個重要流派,以太平清領術為主經,以“善道”教育弟子,以水待人。數十萬弟子遍布清、徐等八州,與張衡、張魯等的五鬥米道學成為當時農民起義的基礎。後來出現了老子的,鼓吹老子西遊化胡為佛,化佛為道的弟子。東晉建武元年(公元317年),葛洪撰寫了《抱樸子內篇》,對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理論進行了整理和闡述,將道教的思想內容系統化,成為道教的基本經典。東晉末年,孫恩、魯迅等人也用米豆五刀組織農民起義。南北朝時期,北魏太平真君年間(公元前440-450年),嵩山道士寇在魏帝(公元前424-451年在位)的支持下,自稱“太上老君”,清理道教,革除“三偽法”,參照佛教儀軌作運動,誦新法。不久之後,南朝、宋代廬山道士陸和梁的陶弘景編纂經書,編出齋戒範本,道教的理論和組織形式也就越來越完備,被稱為“南道學”。到了唐代,道教的發展更加繁榮。陶弘景之孫王元深知,石天南北道教的和諧成為唐代道教繁榮的重要基礎。唐代君主廣泛修建老子廟和道觀,並將《道德經》科目加入科舉考試。貞觀十壹年(公元637年),唐太宗將道教置於佛教之上,這種“先道後佛”的政策成為唐朝的壹貫政策。唐高宗(649-683年在位)在唐代以老子為皇族始祖,賜“太上皇軒轅”的尊稱,使各州建有道觀。玄宗時(712-756年在位),進壹步讓每壹個讀書人都保留壹本《老子》,推崇玄學,把《老子》、《莊子》、《列子》等經典作為“真經”。晚唐五代時期,杜光庭致力於道教典籍的整理和道禮的收集。呂洞賓以“悲天憫人”為出家之道,以除貪、除恨、除狂取代學劍術,對北宋道教教義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宋真宗(997-1022年在位)時,王欽若、張俊芳等人奉命編輯《道藏》,其中《雲起七征》122卷為代表作,還修建了道觀。宋徽宗(1100-1125年在位)曾自稱“道君皇帝,道教的創始人”,下令天下遍訪道教神仙經,設立刻板,出版全部書籍,並在國子監設立《道德經》、《莊子》、《列子》等科目的博士。當時道教盛行。唐宋以後,南北石天道教逐漸與上清、靈寶、景明諸派融合,到元代合並為以富友為主的“正壹派”。金代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王重陽在山東寧海創立全真教,金元時期,劉德仁創立大道教(後稱真達道),蕭寶楨創立太乙道,都在河北,但持續時間很短,只有全真教還在興盛。當時,全真教和石天道教是道教的兩大主流。王重陽極力調和佛、道、儒三家的觀點,去除咒語和迷信的成分,強調佛教(尤其是禪宗)的教義和出家的道理。他的七個弟子被稱為“七真人”,其中丘處機比元太祖(1206-1228年在位)更重要。元世祖統治時期(1260-1294年),因老子《胡靜》引起佛道激烈爭論,道教失敗,於是至元十八年(1281年)詔書封禁道教。於是,道教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打擊,邪教的勢力逐漸衰落。此後,道教正式分為正壹派和全真派,在明代繼續傳播,到清代逐漸衰落。在道教興盛的初期,宗教組織與國家權力相結合,從而形成了壹個特殊的階層和壹個專門從事僧侶的宗教;道教逐漸衰落後,轉而關註人們的宗教欲望,立足於人們的生活和日常道德,所以被稱為“人民道教”,同時大量的好書和珍貴的卷本問世,也就是所謂的人民道教經典。道教主張人類的根本希望在於在這個世界上得到幸運、幸福、長壽和繁榮。為了實現這壹理想,積極勸人行善,舉行祈福、祈福等儀式,所以道教信仰特別受歡迎。所以不僅其適應性和適應性擴大了,而且信徒階層也拓寬了。道教雖然派別眾多,但總的來說,其基本信仰和教義仍是“道”,被視為“虛無之制、自然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也有說宇宙、陰陽、萬物皆由“道”轉化而來。所崇拜的最高神靈是三清之神,以“道”人格化,其中“道德天神”是老子。但宋代以後,流行的道教要麽神化自然星辰,要麽神化歷史人物,如文昌帝(學神)、呂祖、關勝帝、北鬥神(神化北鬥)、玄天神(神化北極星)。道教修煉的具體方法有:上鉤(服仙藥)、引路(壹種軟體操)、胎息(又稱息氣行氣,是壹種將宇宙元氣吸入體內以求長生不老的呼吸方法)、符咒(法術的秘密)、房藝(滋陰養陽法)、忌食(忌食法)宗教儀式有齋戒、祈禱、誦經、儀軌等。佛道之爭源於道教,佛教來自東方。早期有很多互相使用,因為兩者的意思是壹樣的。但道教對佛教的傳入與信眾的日益增多相沖突,漢魏南北朝自隋唐以來並未衰落。佛道之爭最早見於東漢時期,賈赦很難與道士商量。三國時期,曹植在《論道》中批判了神仙的虛假性。西晉時,袁波與道士王符也有壹場論爭,王符是後來論爭的重要材料。但南北朝以後,北魏太祖時,寇對道教進行了革新、啟蒙,確立了道教的宗教秩序。南朝梁的陸和陶弘景,將教理的準備和道教典籍的整理系統化,對社會的影響相對增加,足以與佛教相抗衡。他們爭論的焦點是“夷夏”論,爭論不信仰中國固有宗教而信仰佛教的是與非;南宋三年(公元467年),道士撰《易下論》,致使明高僧出版《鄭論》和《慧通駁道士易下論》,張榮撰《人法》,主張道佛合壹,主張本跡論。然而,就其優缺點而言,他們主張。北朝孝明元年(公元520年),宮中還發生了壹場佛道之爭,即以清道觀道士和榮覺寺薩滿譚為最有爭議的話題。結果,蔣斌戰敗,被流放到馬邑。在此之前,甄嬛的《論笑》和道安的《論兩教》是當時關於佛道功過之辯的兩部重要著作,都以有力的論據有力地論述了宗教的劣根性。但在北朝,佛道之爭不僅僅是雙方之爭,更是當權者的政策壓迫。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三武滅佛”,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滅佛。三大武功滅佛手段:道士寇謙之靜仙之道,策動司徒崔豪發函各州,坑害沙門,滅佛造像。北周武帝想把自己的生命傳播到人間,聽信了道士張彬和松源的話,決心滅佛。唐武宗珍視道教的趙貴臻,拆除了4600多座佛教寺廟,強迫265000名僧尼出家,並征收了兩個稅戶。對於歷史上佛教徒的浩劫。隋朝統壹了南北,唐朝繁榮。老子和唐史都姓李,對道教有特殊的禮遇。唐太宗更加意識到道教淩駕於佛教之上,繼佛教之後設座成為唐朝的壹貫政策,於是道教興盛起來。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道士傅儀打十壹粒沙消滅僧尼,姬發寺法林寫《論破邪》論述道教謬誤。道教方面,李中清著有《論十異九玄》,劉進喜對佛教進行了批判,並就佛教與道教的座次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八年,定下道、儒、釋的秩序。唐太宗年間,道士淩駕於和尚之上,智士法師向皇帝奏請,試圖解釋殺佛的不當方式。皇帝命令宰相岑文本下詔定他的罪,但和尚史鷙拒絕服從聖旨。皇帝大怒,朝廷用棍子打了史鷙大師,他穿上百姓的衣服,把他流放到嶺南。有人嘲笑致仕大師不自量力,不知進退。致仕大師嘆了口氣說:“我知道我什麽也做不了,所以我要讓後人知道唐朝有和尚耳朵!”致仕大師是想讓後人知道,即使在佛教的亂世,唐朝還是有和尚的。高宗三年(公元658年),他三次召集佛道兩派在內堂討論。五年,和尚景泰和道士李融又壹次關於老子胡靜的爭論。到了隆碩二三年(662-663),爭論還沒有停止。由於佛道之間的這些紛爭,道教吸收了佛教經典的教義,產生了各種經典來對抗佛教。宋代道教十分活躍,王重陽創立了全真教。元朝時,其首領第五代丘處機的弟子李誌昌占領佛寺,毀壞佛像,刻板地出版了《胡成經》和《老子八十壹圖》。少林寺扶余斥其虛妄,憲宗五年(公元1255年)二人相爭,野心屢敗。皇帝於是下令除了《道德經》之外,都要燒老子。未來,兩大宗教之爭還會繼續;元世祖十八年至元代(公元1281年),全真教被詔書鎮壓,魏晉以來的佛道之爭平息。佛教對道教的影響早期,道教的思想體系是“三位壹體即宗教”,即“天地人合壹以和”,“精氣神混而成仙”。從這裏演化出了“長生不老、飛升體、三凈氣”的觀念,其目標是“長生不老”、“養生成神”。道教本來就有“善惡報應”、“天道擔責”的教義。後來,壹些道士逐漸吸收佛教因果報應和輪回轉世的思想來豐富和調整道教理論。唐代道士吳昀在《論玄學與長生》第三十篇中說:“我妻如此死,其形亦好。不死的也是性。尚未成為骷髏的聖人是上帝之家,擁有性。最珍貴的是神耳。如果死亡是恐懼,那就是修德之道,修真不精彩。”他認為人的肉體是會死亡的,要註重神性的培養。後來全真教更註重心性的修養,認為色相世界是虛幻的。如果我們不能意識到這壹點,我們就會厭倦它,無法擺脫它。道藏中“形皆有道”,仿照佛教“眾生有佛”。可見,佛教的佛性論和禪宗的悟性論對道家的道性論和心性修養論有著深刻的影響。道教戒律包括“道教戒律”和“齋戒”。不學道,就不能升仙。有很多種,包括三條戒律:皈依肉體,皈依上帝,皈依生命。五戒:不殺生,不酗酒,不口是心非,不偷盜,不淫蕩。八戒:不殺生自食其力,不以色欲為樂,不偷其他東西養活自己,不瞎說自己的能力,不醉酒躺在床上,不學香油當裝飾點綴,不縱情歌舞當藝妓。此外還有十誡,老君二十七誡等。,都是仿照佛教戒律。道教對天堂地獄的論述,在佛教宇宙觀的影響下,豐富了其內容。《七星雲》中有“四梵天三界三十二日”之說,即欲六日,色十八日,無色四日,三界之上四梵天。有三十六洞,七十二福地,據說是上天派神仙來統治的地方。佛教的天道觀是“三界二十八天”:六天為欲,十八天為色,四天為無色。修習布施、持戒、禪定等十善三善,便可出世。東嶽泰山“雄偉在天”。戰國時期,人們把泰山作為人與天溝通的地方。所以每當君王平定天下,就去泰山向天報平安,即“封泰山”,祭祀大地,即“禪傅亮”(傅亮是大地之主)。後來,泰山逐漸有了陰間的含義。後漢《烏桓傳》說:“中國人死了,魂魄歸岱山。”岱山是泰山。死後歸泰山,與佛教的地獄學說相結合,成為中國古代宗教的重要組成部分。南北朝時期,道教吸收了佛教的地獄報應論。佛經上說有八層地獄,包括閻羅王;道教說,閻羅王被任命為“鬼官”,由上帝任免。道教道藏仿照佛教“三藏十二部”的組織分類,有三窟(洞真、洞元、洞神)和四個輔助窟(太元、太平、太清、正壹)。總之,道教在很多方面受到佛教的影響。佛教與道教的比較佛教的佛像是金色的,樸實無華,莊嚴肅穆,無需胡須,象征著佛教是壹個年輕而充滿活力的宗教。道教偶像身著長袍,金戴銀,長髯飄飄。佛教講三法印,四聖諦,十二因緣,六度萬動。它是壹個誕生並加入WTO的宗教。而道教則以神仙信仰為主,追求“長生不老”、“養生成神”。所以重視煉丹、養氣、五行八卦、法術,是自然宗教。佛教僧尼剃度三千煩惱,穿“掃糞衣”,穿羅漢鞋,三衣壹碗,過著嚴謹簡樸的生活。道士衣冠不整,留著長胡須,服飾也不是晉代以前定制的。直到南朝、陸,道教服飾才開始制度化,有了壹定的規格。如《仙劍》中說:“道服數定,月披星巾,袖披霓裳,十絕旗在此。”此外,道袍還有五階,以此來區分貴賤。不同的儀式穿著不同的道袍,它們也是定制的。現在道教服飾有袍、背心、法衣、碎花裙、絲巾等。,這也顯示了其簡約平實的風格。佛教僧尼居住的地方稱為寺院、精舍、講堂等。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樂器有編鐘、編鐘、木魚、鏗鏘鉿、鈸等。道士們修行的地方叫做宮殿、寺廟或廟宇。在他們使用的器具中,劍和鏡子是消除邪靈和災難的重要法寶。有所謂三錠鏡,即天、地、人三種金屬鏡。他們有固定的尺寸,需要依法鑄造。自漢代道教確立以來,道教始終沒有脫離“中國的宗教”,也不可能成為世界宗教。原因是太迷信了。到了近代,道教只能以齋戒為標誌來應付民間迷信,更加沒落。在臺灣省的寺廟裏,有寺廟,但是很難找到道士。道教的歷史和內容雖然多與虛假荒誕有關,但在保健醫學、冶煉鑄造、民間崇善等方面也有所貢獻。所以我們在研究道教的同時,還是要以尊重的態度對待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