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元月到安徽省泗縣插隊,參與采寫長篇報告文學《人民的好醫生李月華》壹文。畢業於華東師大中文系,曾任上海市青年教師語文學會會長、上海中學語文教材的編輯。1992年調入《勞動報》社,任總編辦主任、月末刊主編等職。他曾為浙江西施故裏創作並書寫詩碑,為浙江龍泉陳萬裏紀念亭創作並書寫碑文等。
2002年春天開始尋訪中華名窯,歷經風險,行程超過20萬裏,自費考察了寧夏、河南、西藏、新疆等22個省市自治區的50處古窯遺址,寫成專著《尋訪中華名窯》。這是我國第壹部用散文形式撰寫的古窯遺址的田野考察報告。2006年1月3日中國作家協會、上海作家協會和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為《尋訪中華名窯》舉辦作品研討會。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書記金炳華親自出席發表講話,給予高度肯定。此書2005年被上海市振興中華讀書指導委員會推薦為上海讀書活動用書、榮獲2005年全國文博考古十佳圖書、全國優秀古籍圖書獎、2008年中國冰心散文獎。
2002年9月5日《新民晚報》頭版頭條發表他的《“誌丹苑”元代石閘“浮出水面”》,當年被上海市委宣傳部評為上海好新聞獎。上海“誌丹苑元代石閘”被評為2006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壹。2006年發表的《作為收藏家的魯迅》榮獲當年中國散文精英獎壹等獎。
《日照香爐——中華古瓷香爐文化記憶》是我國第壹部關於陶瓷香爐文化的學術專著,作者先後用了11年時間寫成,它填補了中國古陶瓷研究領域裏的壹個空白,回答了中國陶瓷器香爐的起源,它的型體的演繹變化及生產各式香爐的窯址等現狀,以及香爐在中華文化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具有較高的鑒賞價值,榮獲2010年中國冰心散文獎。此書與《尋訪中華名窯》等被美國國會圖書館收藏。
2010年3月上海世博局專題指導,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政府、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浙江省諸暨市人民政府主辦《祈福世博平安——錢漢東古陶瓷香爐藏品展》。
2013年入選國家文物局、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評出的“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年度十大傑出人物”。同年再度榮獲第三屆(每三年壹次)中國出版政府獎優秀編輯獎。
著作還有散文集《歲月留香》《人間瓷話》《名人印象》等。主編《任政行書唐人絕句》《上海作家散文百篇》《古詩文導讀大全》《情景描寫大全》《人物描寫大全》《應用文寫作大全》《錢漢東散文隨筆選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