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唐之間的道經“北鬥經”“南鬥經”,與大藏經中漢唐時期傳來的“佛說北鬥七星延命經”,就有詳盡記載紫微鬥數命主星與身主星的排列方法,以及祈禳科儀。紫微鬥數之名則首見於明神宗萬歷35年(1607年)由第五十代正壹天師張國祥輯成的《續道藏》,其中收有《紫微鬥數》三卷,作者佚其名,根據其內容來看這三卷紫微鬥數其實是“十八飛星”之術;清初編《四庫全書》於子部術數累計收有術數五十種,不論是“十八飛星”或“紫微鬥數”均為在內。[1]也因此紫微鬥數被認為來自《續道藏》裏收錄的“十八飛星”所改良[2]。
《紫微鬥數全書》壹書指出紫微鬥數為五代末的陳摶(陳希夷)所創,而民間流傳壹種說法為呂洞賓傳給陳希夷。陳希夷再將紫微鬥數傳給其子與徒,而之後數百年間,此術壹直以孤本形式在其弟子和後代中秘傳,此為其相關文獻稀少原因之壹。
紫微鬥數在流傳過程中漸漸被分為南北兩派。北派三卷本《紫微鬥數》後被道教典籍《續道藏》所收錄;南派四卷本《紫微鬥數》,直到明朝嘉靖年間才由江西吉水的地理學家羅洪先刊刻流傳,即後來的《紫微鬥數全集》和《紫微鬥數全書》;現為研究紫微鬥數的第壹手資料,但是皆為清同治時期的刻版。從此書內頁即可得知其非壹時壹人壹地之作,該書後來曾由江西名號“負子子”的潘希尹所補輯,亦由福建關西後裔楊壹宇所添閱。紫微鬥數雖在清末崛起,但是早期的命理學中有八字學獨大的情形。而隨時代變遷,紫微鬥數於1980年代之後在香港和臺灣蓬勃發展,與八字學並稱中國近代命理學中的兩大顯學,且淩駕八字學的形勢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b/b2/%E6%8E%83%E7%9E%8400012.jpg
自西元1980年代以降,鬥數理論派別可分為兩大主流:壹是以星曜解讀為主;另壹則以四化解讀為主。星曜解讀為主的派系中又以中州派解讀星情最為系統,以十四主星所組成六十星系,彼此互相幹涉所產吉兇互應,經整理成《紫微星訣》為論理依據。四化解讀為主中又以欽天四化最具嚴謹,以紫微星辰為經,飛星四化為緯,相互對待,互生體用,其論理依據《鬥數秘儀》。兩大派別均對紫微鬥數有所貢獻,前者將全書中之星性解讀以現今人之社會風俗加以修正,而不流於八股;後者歸納紫微鬥數之構成理論,加以詮釋,顧其本末。
[編輯] 論命形式
現今的紫微鬥數推命技巧較為細膩,除了技術層面的提升,在論命過程也愈趨於客體性,以往所謂鐵口直斷的方式也慢慢以心靈層次的咨商對談來取代;在相較於紫微鬥數相關古籍中的專斷解讀方式,現今則采用較溫和多元的解讀 ,讓紫微鬥數推命術能以更多元的方式呈現人的壹生,此外在星曜的使用技巧上,也趨於成熟與多樣性,令紫微鬥數推命術在推斷吉兇禍福的部分提升其征驗度。[3]
[編輯] 推算方法
紫微鬥數壹般以學排盤為先,排盤順序為安命身與十二宮、起寅首、定五行局、安北鬥南鬥等甲級主星,再安其余星曜,然後依宮位的三方四正與大運流年等來解讀命盤。
[編輯] 安十二宮
以十二地支盤為基,起寅宮;順數生月逆數生時定命宮,以命宮逆時針布命遷十二宮;命、兄、夫、子、財、疾、遷、友、官、田、福、父。
[編輯] 起寅首、定納音五行局
以出生年幹支(如:戊子)之天幹數乘於二加壹是為寅宮宮幹;順布宮幹至命宮處,再以命宮幹支定命造納音五行(例如:命宮坐丙戌,為土五局),命造納音五行皆有配合之數局,分別為;水二局、木三局、金四局、土五局、火六局。
[編輯] 定紫微星
得出命造五行局後,推判幾倍的命造五行局數可以大於生日數(例如:十六日生人木三局者則六倍得可大與生日數);下壹步判斷得出來的倍數與生日數之差數,再判斷此差數為奇數或偶數;若差數為奇數,則以倍數減去差數得到壹個新的數字;若差數為偶數,則倍數與差數相加而得壹新的數字,下壹步起寅宮並順時針數到上壹步驟得出的數目,此壹落宮點便是紫微星的位置;依照上壹步驟如果改為逆時針來數,便是安天府星。
[編輯] 安甲級星
起紫微星,逆時針壹宮安天機星,跳隔壹宮,安太陽星,逆時針壹宮安武曲星,逆時針壹宮安天同星,跳隔兩宮,安廉貞星,再跳隔三宮會回紫微星。
起天府星,順時針壹宮安太陰星,順時針壹宮安貪狼星,順時針壹宮安巨門星,順時針壹宮安天相星,順時針壹宮安天梁星,順時針壹宮安七殺星,跳隔三宮,安破軍星,再跳隔三宮會回天府星。
起辰宮為正月,順時針數至生月,安左輔星;起戌宮為正月,逆時針數至生月,安右弼星。
起辰宮為子時,順時針數至生時,安文曲星;起戌宮為子時,逆時針數至生時,安文昌星。
[編輯] 安四化星
以年幹安祿權科忌四化星(取最普遍的《全集》版本):
甲廉破武陽
乙機梁紫陰
丙同機昌廉
丁陰同機巨
戊貪陰右機
己武貪梁曲
庚陽武陰同
辛巨陽曲昌
壬梁紫左武
癸破巨陽貪
[編輯] 專有名詞
[編輯] 命身十二宮
命宮、身宮、兄弟宮、夫妻宮、子女宮、財帛宮、疾厄宮、遷移宮、奴仆宮(又名仆役宮及交友宮)、官祿宮(又名事業宮)、田宅宮、福德宮(又名福壽宮)、父母宮(又名相貌宮)。
[編輯] 甲級星
十四正曜:紫微鬥數中所用的星曜采用《佛說北鬥七星延命經》的稱謂,跟史記·天官書上的稱謂不同,而且實際上只是符號化的“虛星”,並不代表星曜天體在天空中的位置。
北鬥七星
紫微星:北極星
貪狼星:天樞 - 大熊座α
巨門星:天璇 - 大熊座β
天機星:天璣 - 大熊座γ
文曲星:天權 - 大熊座δ
廉貞星:玉衡玉衡 - 大熊座ε
武曲星:開陽 - 大熊座ζ
破軍星:遙光 - 大熊座η
南鬥六星
七殺星:鬥宿壹 - 人馬座μ--**天府星:鬥宿壹 - 人馬座μ
天相星:鬥宿二 - 人馬座λ
天同星:鬥宿三 - 人馬座φ
天機星:鬥宿四 - 人馬座σ
天梁星:鬥宿五 - 人馬座τ
天府星:鬥宿六 - 人馬座ζ]--**七殺星:鬥宿六 - 人馬座ζ
中天
太陽星
太陰星
副曜
六吉星:北鬥 - 文曲星(文華)、左輔星、右弼星; 南鬥 - 文昌星、 天魁星(晝貴,天乙貴人)、天鉞星(夜貴,玉堂貴人)
六煞星:北鬥 - 擎羊星(羊刃)、陀羅星; 南鬥 - 火星、鈴星; 中天 - 地空星、地劫星
四化星:化祿、化權、化科、化忌。關於四化,依不同派別有部分差異。
北鬥 - 祿存星、吉星: 中天 - 天馬星
[編輯] 乙級星
吉星: 中天 - 臺輔星、封誥星、恩光星、天貴星、龍池星、鳳閣星、三臺星、八座星、天官星、天福星、天才星、天壽星、紅鸞星、天喜星、解神星、天巫星
兇星: 中天 - 天空星、天刑星、天姚星、天哭星、天虛星、天月星、陰煞星、年解星、華蓋星、鹹池星、天德星、月德星、孤辰星、寡宿星
[編輯] 丙級星
長生十二神:長生、沐浴、冠帶、臨官、帝旺、衰、病、死、墓、絕、胎、養。
博士十二神:博士、力士、青龍、小耗、將軍、奏書、飛廉、喜神、病符、大耗、伏兵、官府。
兇星: 中天 - 天傷星、天使星、截路、空亡、旬中、旬空
[編輯] 丁級星
將星、攀鞍、歲驛、歲破、歲建、龍德
[編輯] 戊級星
息神、劫煞、災煞、天煞、指背、月煞、亡神、晦氣、喪門、貫索、官符、小耗、大耗、白虎、吊客、病符
另外那個回答 秀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