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廣州圖書館初始密碼

廣州圖書館初始密碼

廣州圖書館位於廣州市珠江東路,是廣州的文化窗口,2018年被中華人民***和國文化和旅遊部評定為國家壹級圖書館,2016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該圖書館為廣東省古籍重點保護單位。

廣州圖書館的前身是1933年10月建成的市立中山圖書館;1938年廣州淪陷,圖書館停辦;1949年改稱廣州市立中山圖書館;廣州解放後,稱為廣州中山圖書館;1955年,省、市兩館合並為廣東省中山圖書館,原廣州市立中山圖書館館址改為廣東省中山圖書館北館,稱孫中山文獻館;1980年12月,廣州市委辦公會議決定籌建廣州圖書館。

2006年2月廣州圖書館新館正式奠基;2013年6月,廣州圖書館新館全面開放。

據2018年11月該圖書館官網信息顯示,廣州圖書館占地面積2.1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9.8萬平方米,有閱覽座位4000個,設有14個機構部門,在編員工295人;廣州圖書館館藏文獻843.3萬冊(件)。

歷史沿革

1927年,廣州市長林雲陔為紀念孫中山,促進文化事業,提議舉辦市立中山圖書館。經市行政會議決定規劃籌辦。

1928年,成立廣州市立中山圖書館籌建委員會,林雲陔、杜定友等十六人為委員。

1929年,市立中山圖書館在文德路原廣府學宮破土動工。

1933年10月,市立中山圖書館落成開幕,伍智梅任首任館長。

1934年,省圖書館被撤銷,其藏書33500冊由市館接收。

1938年,廣州淪陷,市立中山圖書館停辦。

1945年,抗戰勝利,杜定友兼任市立中山圖書館復辦籌備處主任。

1949年,改稱廣州市立中山圖書館。廣州解放後,稱為廣州中山圖書館。

1955年,省、市兩館合並為廣東省中山圖書館。原廣州市立中山圖書館館址改為廣東省中山圖書館北館,稱孫中山文獻館。

1980年12月,廣州市委辦公會議決定籌建廣州圖書館。

1981年1月,廣州市文化局宣布廣州圖書館籌備小組成立和將"星火燎原館"改為廣州圖書館館址的決定。

1982年1月2日廣州圖書館舉行開館典禮。

2004年10月,廣州市發展計劃委員會正式批復,同意廣州圖書館新館建設項目立項。

2006年2月20日,廣州圖書館新館正式奠基。

2012年12月28日,廣州圖書館新館正式部分開放。

2013年6月23日,廣州圖書館新館全面開放。

本段館藏實力

截至2017年12月,廣州圖書館收藏有紙質文獻資源843.3萬冊(件),其中古籍13683冊(件),視聽文獻701218件(冊),縮微制品51件;數字信息資源庫32個。

_古籍文獻

截至2017年12月,廣州圖書館收藏有古籍文獻13683冊(件),其中包含有《中華再造善本總目提要》、《天潢玉牒·彩繪南外天源趙氏宗譜:福建永春:十卷》、《周景良先生書簡》、《禦制盛京賦》、《清乾隆禦覽四色抄本戲曲兩種》等。

_地方文獻

據2018年11月該圖書館官網信息顯示,廣州圖書館收藏的地方文獻包括《廣州大典》數據庫、廣東歷史文獻書目數據庫、廣州市地方誌聯合目錄檢索、廣州人物數據庫、粵睇粵精彩、廣州人文數字圖書館、中國政府公開信息整合服務平臺·廣州站;內容包含了廣州地方誌541種,廣州政治、經濟、文化、民生,突出廣州特色的信息資源50萬種,廣州文化遺產資料等內容。

_數字資源

截至2017年12月,廣州圖書館收藏有數字信息資源庫32個。其中包含有中國知網(CNKI)、萬方數據、讀秀學術搜索、FirstSearch Base Package、萬方中小學數字圖書館等。

據2018年11月該圖書館官網信息顯示,廣州圖書館收藏的主題資源庫有中宏城市比較分析系統、職業全能培訓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網、銀符考試模擬題庫、"壹帶壹路"數據庫、皮書數據庫、E線圖情。

折疊支撐保障

截至2017年12月,廣州圖書館實現了藏、借、閱、咨壹體化;開通了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文獻自動分揀系統、自助服務設備、廣州數字圖書館、微信、移動圖書館(APP)、24小時自助圖書館等現代化服務;開通分館數量17個,24小時自助圖書館數量7個,流動圖書館服務點數量20個。

本段組織體系

折疊隊伍建設

截至2017年12月,廣州圖書館在編員工295人,其中研究生74人,占職工總數的25.1%,本科學歷人數186人,占職工總數的63.1%;正高級職稱7人,副高級職稱23人,中級職稱128人,初級職稱63人。

折疊機構部門

據2018年11月該圖書館官網信息顯示,廣州圖書館設有辦公室、人力資源部、文獻流通部、信息咨詢部、專題服務部、兒童與青少年閱讀部、網絡服務部、社會活動推廣部(同時掛網絡服務部牌)、中心圖書館辦公室、采編中心、技術部、研究發展部、資產物業管理部、安全保衛部。

本段建設成果

折疊開發成果

_文獻開發

截至2017年12月,廣州圖書館完成文獻采訪57.1萬冊、件,分編加工63.0萬冊、件;開展家譜數字化加工9668冊,完成10.7萬條新增館藏數據MARC轉換及上傳OCLC數據庫工作。

_科研成果

2017年,廣州圖書館員工發表圖書館專業論文56篇,其中核心期刊8篇;編撰出版專業著作3種;6個項目獲課題立項,另有2個結項課題,10個在研課題。

折疊學術期刊

《廣州圖書館通訊》創刊於2013年,是廣州圖書館主辦的刊物,旨在推介館內豐富多彩的閱讀推廣活動,幫助讀者更加充分地利用圖書館資源。該刊為月刊,每月下旬出版。

折疊機構榮譽

2017年,廣州圖書館被授予"廣東省人文社科普及基地"稱號。

2017年,獲慈善圖書館的稱號。

2020年12月,獲評2019-2020年節約型公***機構示範單位。

本段文化傳統

折疊形象標識

廣州圖書館形象標識設計理念來自圖書館的建築造型,整體造型采取東西走向、南北塔樓、獨特的"之"字優雅體造型,突出層疊的建築肌理,寓意書籍的重疊和歷史文化的沈積,同時融入騎樓等文化元素,體現了嶺南建築藝術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