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刻舟求劍出自哪個古籍典故

刻舟求劍出自哪個古籍典故

刻舟求劍出自《呂氏春秋》壹書。《呂氏春秋》是秦國丞相呂不韋主編的壹部古代類百科全書似的傳世巨著,有八覽、六論、十二紀,***二十多萬言。

刻舟求劍的故事

有壹個楚國人出門遠行。他在乘船過江的時候,壹不小心,把隨身帶著的劍落到江中的急流裏去了。船上的人都大說,劍掉進水裏了。

這個楚國人馬上用壹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了個記號,然後回頭對大家說:“這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眾人疑惑不解地望著那個刀刻的印記。有人催促他說:“快下水去找劍。”

楚國人說:“慌什麽,我有記號呢。=船繼續前行,又有人催他說:“再不下去找劍,這船越走越遠,當心找不回來了。”楚國人依舊自信地說:“不用急,不用急,記號刻在那兒呢。”

直至船行到岸邊停下後,這個楚國人才順著他刻有記號的地方下水去找劍。可是,他怎麽能找得到呢。船上刻的那個記號是表示這個楚國人的劍落水瞬間在江水中所處的位置。

掉進江裏的劍是不會隨著船行走的,而船和船舷上的記號卻在不停地前進。等到船行至岸邊,船舷上的記號與水中劍的位置早已風馬牛不相及了。

刻舟求劍的寓意

刻舟求劍是壹個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語,壹般比喻死守教條,拘泥成法,固執不知變通的意思。以靜止的眼光來看待變化發展的事物,必將導致錯誤的判斷。文中的楚人正是犯了這樣的錯誤。揭示道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世界上的事物,總是在不斷地發生變化,不能憑主觀做事情。人不能死守教條。情況變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手段也要隨之變化,否則就會失敗。告誡人們不能片面、靜止、狹隘地看待問題。

《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是在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下,集合門客們編撰的壹部黃老道家名著。成書於秦始皇統壹中國前夕。此書以道家思想為主幹貫穿全書始終,融合各家學說。呂不韋想以此作為大壹統後的意識形態。但後來執政的秦始皇卻選擇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內的諸子百家全部受挫。

《呂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秦道家的代表作,全書***分十二卷,壹百六十篇,二十余萬字 。《呂氏春秋》作為十二紀、八覽、六論,註重博采眾家學說,以道家思想為主體兼采陰陽、儒墨、名法、兵農諸家學說而貫通完成的壹部著作。但主要的宗旨屬於道家 。所以《漢書·藝文誌》等將其列入雜家。高誘說《呂氏春秋》“此書所尚,以道德為標的,以無為為綱紀” ,這說明最早的註釋者早已點明《呂氏春秋》以道家為主導思想之特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