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跪求《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全文

跪求《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全文

只有部分...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摘錄)

日本圓仁

承和六年二月十七日、十八日,為向楚州,官私雜物等總載船裏。

十八日,齋後,請益、留學僧等出(揚州)開元寺,往平橋館候船。諸官人未駕船。

十九日,早朝,諸官人入州,拜別相公。申時,駕船。載人物船,總十個只,平橋館東駐留。

廿日,緣公事未備足,不得進發。午時,先入京使內監國信春道宿禰永藏、雜使山代吉永、射手上教繼、長州判官傔從白鳥、村清岑等十余人乘壹船來,便聞:大使等以今月十二日到楚州住。緣上都不得賣買,便著前件人等,為買雜物來。又聞:大使以下總臥病,辛苦無極,病後漸可。第二舶判官藤原豐並路間臥病,不任辛苦,死去。自外諸人並皆平善……未時,出東郭水門。不久之間,第四舶監國信並通事,緣買敕斷色,相公交人來喚,隨使入州去。諸船到禪智寺東邊停駐,便入寺巡禮。

廿壹日,早朝,發去。大使傔從粟田家繼,先日為買物,下船往市,所由捉縛,州裏留著,今日被免來。又第四舶射手,被免放來。到江陽縣回船堰,夜宿。

廿二日,辰時,發。射手身人部貞凈,於市買物,先日被捉,閉縛州裏,今日被放來,又不失物。不久之會,第四舶射手、水手二人被免卻來。史越智貞原先日往市買物,所由報州,請處分,今日趨來。暫行到常白堰,常白橋下停留,暮際且發。入夜暗行。亥時,到路巾驛宿住。

廿三日,早朝,發。辰時,高郵縣暫駐。北去楚州寶應縣界五十五裏,南去江陽縣界卅三裏。出揚州東郭水門,從禪智寺東向北而行。戌時,過寶應縣管內行賀橋,暫行即停。醜時,發行。

廿四日,卯時,到寶應縣白田市。市橋南邊,有法花院。辰時,到寶應縣停駐,近則有安樂館。南去揚州高郵縣壹百廿裏,北去楚州八十裏。午時,到山陽縣,去楚州六十五裏。申後,到楚州城。

以上日記,見唐代來華的日本僧人圓仁所著的《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壹,是圓仁隨著日本船隊從揚州出發至楚州(淮安)的逐日旅程。

圓仁是鑒真大師的再傳弟子,在入唐求法之前,已是日本天臺宗知名高僧。日本仁明天皇承和三年,相當於唐文宗開成元年 836 ,時年四十五歲的圓仁,毅然隨政府組織的遣唐使,攜帶著日本比睿山延歷寺未決天臺教義三十條,以“請益僧”的身份入唐求法。他隨日本第十八次遣唐使藤原常嗣西渡,在經歷兩次渡海失敗之後,於承和五年 唐文宗開成三年,838 第三度上船,經海上十九天的風浪顛簸,九死壹生,到達大唐揚州。圓仁本想前往佛教聖地天臺山求法,但因遲遲未獲唐王朝允準,只得暫留揚州,後到另壹佛教聖地山西五臺山朝拜,又到大唐京城長安作長達四年十個月的滯留,於唐宣宗大中元年 847 九月歸國。他廣泛接觸了當時中國的官吏、僧侶、百姓,親眼目睹了發生在那個時代的大小事件。這十年間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都凝聚在用漢文寫成的《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裏。

圓仁在揚州居住了半年多,他的《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對揚州頗多記述。

圓仁在揚州生活了半年多之後,沿著運河北上。本文開頭摘錄的片斷,就是他在揚州運河航行的情況:

圓仁壹行於十七日、十八日兩天在揚州準備好行裝,並且把公私行李都裝上了船。然後他們離開寄住的揚州開元寺,在平橋館候船。“平橋館”不知在什麽地方。真正開船是在十九日,但是船走了不遠又停泊下來,原因是公事尚未交接清楚。壹直到二十日,他們還在等待有關公事交接,因此這壹天晚上他們的船隊停泊在禪智寺河邊,即今黃金壩附近。就在這壹天,圓仁見到了剛從京都長安南下的壹行日本人,聽到了以下重要情況:壹是來唐日本人壹般都攜帶了許多日本貨,想到中國交換,然而根據唐朝規定,外國人不準在長安市上隨便買賣,所以他們只得派人到楚州壹帶交換貨物;二是這些遠行的日本人途中十分辛苦,許多人生病乃至死於異國。二十壹日大早,這支總***十條船的日本船隊終於從揚州城北的禪智寺起航,而當天,私自下船到揚州街市貿易的幾個日本人也被放了回船。該晚停靠的“回船堰”,不知何處。第二天,船到“常白堰”、“路巾驛”,疑為邵伯堰、露筋廟。二十三日到高郵,住了壹宿。二十四日到寶應,說寶應有“安樂館”,疑為“安宜驛”,應該是招待商旅的館舍。

古運河在唐代已是中外交流的重要通道,由此可見壹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