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孔子
孔子曾說過:“仁者愛人。”而壹個“仁”字涵蓋了儒家的全部思想核心小學時老師講的孔子的故事讓我們稍稍對孔子有壹點了解,而孔子的《論語》便讓我們更加進壹步走進了孔子。
為了提倡仁愛的思想,孔子踏上了周遊列國的艱難征程。為了形成與 發展儒家學派,提倡仁愛的思想,他費盡壹生,不停奔波跋涉,到他去世之前也不肯放棄。可他,壹代仁者,雖然有大夫的身份,也發表壹些政見,但沒有人聽從他的意見,讓人不禁感到遺憾。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也許,孔子對教育事業的誠實與“不恥下問”的精神是更值得後人去學習的。殊不知,在如今這個面具的社會中,許多人就是怕丟臉而不敢去問。而當時身為聖人的孔子在面對孩子們“熟為汝多知乎?”的嘲笑中,還能誠實地回答自己“不能覺也”是需要多大的誠實與勇氣啊!那麽,我們又有什麽理由不去勇敢地承認自己不知道,去“不恥下問”呢?
“金無足金,人無完人。”其實,孔子自己也承認自己有錯誤,需要完善。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這足以說明孔子有自知之明,對自己有了解,並努力改正。而在今日這種誠信顯得更加彌足珍貴,就更需要我們去學習孔子“不恥下問”的精神。
孔子,身為壹代聖人,為中國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代表著中國的傳統文化,他的“禮、義、仁、德”成了歷代君子誌士追求的目標。
走進孔子,感受他說提出的仁的思想;
走進孔子,學習他那“不恥下問”的精神;
走進孔子。
走近孔子》
離開孔廟時,我的腦海裏突然蹦出哲學家尼采的壹句話:“我的時間尚未來到,有些人要在死後誕生。”尼采是瘋狂的,也是自信的。而作為東方人的孔子,雖沒有這樣的豪言壯語,但歷史證明了他完全有資格這麽說。
在孔廟,我完全被其宏大的規模深深地震撼了。真是讓人難以想象,經兩千余年修建,孔廟由原來的故宅三間,發展而為占地327.5畝,南北長1120米,恢宏壯麗的古代建築群。廟內古木參天,殿宇雕梁畫棟,金碧輝煌,氣勢直逼北京的故宮和河北承德的避暑山莊。孔子從壹個普通人壹躍而為萬人崇敬的壹代宗師,真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在孔廟的幾個小時的行程中,最令我感嘆的就是那十三碑亭。那裏存放有唐、宋、金、元、明、清、民國時所立的53幢碑石,這是歷代尊孔的實錄,也是孔子壹步步被神化的真實記錄。站在碑前,可以想象著幾百年前,那些古代帝王們動用了多少人馬,才把幾十來噸重的大碑運來,並壹本正經地到這兒來參拜的情景。其實,帝王們對孔子的態度與其說是崇敬,不如說只是利用。由於孔子在中國政治史、思想史、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孔子成了人人搶收奪的壹塊招牌。封建統治者利用孔子的思想來維護其封建統治,他們拼命將孔子偶像化,並不斷塞進壹些他們的私貨冒充是孔子的原始儒學。立碑只不過是其為鞏固統治而玩的伎倆而已。但不管如何,孔子在中國的歷史上具有這樣深遠的影響,這絕對是壹個奇跡。孔子是無與倫比的。
懷著對孔子的敬佩,走在寬闊的石板路上,眼前豁然壹亮,壹座氣勢雄偉的大殿映入眼簾。“大成殿”幾個金色的大字蒼勁有力。朱紅色的大門,深紅色的墻,黃色琉璃瓦,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更顯出大成殿的宏偉壯麗。特別顯眼的是殿前那十根白龍柱,每根都是整石雕成,柱上長龍栩栩如生,似騰似遊。壯觀程度絕不亞於故宮大殿。大成殿內,供奉著孔子的塑像。傳說中孔子是位長相醜陋、身材矮小的老人,可眼前卻儼然是個英俊慈祥、身材魁梧的長須老先生,想來是後人由於崇敬而把孔子美化了的緣故。
時間有時往往會掩蓋住真相,在這兒,我們很難想象到孔子當年的落魄。孔子出身於沒落貴族家庭,父親早逝,在母親拉扯下長大,十六七歲時沒有了母親。但他勇敢地面對生活,戰勝了生活中的種種困難。他有遠大的政治理想,但他壹生只做過三年左右的官,政治抱負難以實現。後來,孔子帶著愛徒周遊列國,宣揚他的政治理想,但最終壯誌難酬。到老年只好隱居家鄉,埋頭講學和著述,大成殿後的詩禮堂就是最好的見證。堂中的幾十塊黑石板雕刻著孔子壹生的經歷。看著畫中壹個個鮮活的人物,我仿佛看到了孔子經歷著生活的貧困,政治上的失意,到最後仍堅持宣揚“仁愛”,成為儒家學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的情景。需要指出的是,孔子在外顛沛流離了十四個寒暑後回到魯國時,已年近七旬,他的晚境是淒涼的,老年喪子再加上最器重的弟子的去世,使他的心靈受到了沈重的打擊。但他沒有放棄自己的追求,沒有放松對古文獻的整理和繼續撰寫《春秋》。這需要何等博大的胸懷!何等堅強的意誌!他的儒學思想影響巨大,超出了任何人的想象。驚人的意誌使孔子最終成了壹個偉大的教育家,傑出的人文學者,中庸的思想家,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奠基人。部分諾貝爾獎獲獎者曾在巴黎發表的壹個宣言中預言:“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活下去,必須回首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可見世人對於孔子思想的重視。
走近孔子,妳會發現妳所面對的不是壹個偶像,而是壹個活生生的人。只不過他有著超人的智慧、勇氣和人格魅力。
走進孔子
在我的印象中,孔子恐怕是最偉大的人了。孔子,妳是我人生道路上的照明燈,引領我走向光明。
孔子,妳是英明的,是偉大的。當年諸子百家,競相爭鳴。而唯獨妳伴隨著二千多年的歷史流偉至今。妳穿越了時間與空間,將古代先哲的智慧播散到人間,讓古老的神州大地煥發了生機與活力,讓年輕壹代的我們領悟到了生活的真諦,而妳的話也被人們敬奉為經典!
品妳,有如暢遊在智慧的海洋中,不斷地吸取海洋的營養,滋潤著我迷茫的心靈。妳寥寥數筆,卻教會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博大胸襟;教會我“溫故知新”的超凡脫俗的學習態度;教會我“不恥下問”的謙虛的人生信條;教會我“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的好學精神。妳的諄諄教誨有如壹盞明燈,驅走黑暗,帶我走向光明!
呵,有時品妳也會覺得妳很可愛,妳也有“三月不知肉味”的天真之處。但大多數時候妳是位智者,將誤入歧途的我們帶回了正軌。
當我們感到委屈時,最適宜去品讀妳,妳會像好朋友壹樣勸慰我,撫平我的心傷。遭受誤解時,妳告訴我“以德報怨,以德報德”導人向善。當我們犯錯自大時,妳警告我們“過而不改,是謂過矣。”妳也曾告訴我“文質彬彬,然後 君子”教會我如何成為君子……妳是溫暖的化身,是我們身邊的好朋友,感染四周,讓壹切都被歡欣圍繞。妳的話娓娓道來如明燈,驅走心靈的黑暗!
嘗妳百遍“不如肉味”品妳的感覺好像淋浴壹場春雨,撫慰著壹顆顆飽經風霜,脆弱幹涸的心靈!孔子,妳是偉大的,永遠點亮我的心!
壹花壹天堂,壹草壹世界,壹葉壹菩提,壹方壹凈土,壹笑壹塵緣。妳在我心中是花,是草,是葉,也是壹笑。孔子,妳永遠是壹盞明燈,品妳我能“溫故知新”!
噢!仲尼,用妳那先哲的智慧去照亮這個世界吧……
希望我的解答能幫妳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