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文學影響
魯迅是20世紀的文化巨人。在小說、散文、木刻、近體詩、舊體詩、名著翻譯、古籍整理、現代學術等方面都有很大貢獻。幾乎所有的中國作家都在魯迅創作的基礎上發展了不同的文學風格。作為翻譯家,他翻譯了大量外國文學作品和科學自然著作,為啟迪民智、引進先進科學文化思想做出了巨大貢獻。作為壹名藝術愛好者,魯迅大量引進西方木刻版畫作品,從精神上、理論上、精神上支持青少年學習木刻版畫,極大地促進了近代木刻版畫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為近代中國的藝術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第二,學術影響
作為學術研究者,壹方面,魯迅運用西方文學觀念研究中國古典小說,撰寫了《中國小說簡史》,不僅結束了“中國小說無史”的時代,而且開創了文學史作品的典型,“為後學開啟了無數方法”。郭沫若、王國維的《宋元戲曲史》稱之為中國現代學術史上的雙寶石。另壹方面,他校勘了《古代小說》、《紀》、《韓畫像集》、《會稽縣舊書雜集》等數十種古籍,為後世研究古典文學留下了巨大的財富。
第三,精神影響
魯迅是現代中國的國魂,他的精神對他的讀者、研究者乃至中國幾代現代作家和知識分子都有著深遠的影響。魯迅也是20世紀世界文化巨人之壹。他以獨特的個人風格創造了“中國人要參與現在世界的事業”的文學,“內外兼修,與世界的時代潮流融合,卻沒有扼殺中國的民族性”。他和同時期世界傑出的思想家、文學家壹樣,關註了人類面臨的問題,做出了自己獨特的貢獻。?
第四,政治影響
魯迅壹生追求民主,早在新文學運動之初就向封建舊文化宣戰,不斷與壓迫人民的舊思想舊文化作鬥爭。“女師大學生潮”發生後,與迫害學生的軍閥發生爭論。魯迅不畏暴力,寫戰爭,表現了壹個正直書生的精神。後來在國民黨統治下,大膽揭露其黑暗統治。30年代與* * *生產黨的錯誤左傾文藝路線作鬥爭,後來在黨的領導下與文藝工作者合作建立了無產階級文藝思想領導的左翼作家聯盟。魯迅作為左聯領袖,領導左聯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文藝扼殺無產階級文藝的陰謀。
魯迅的文學史思想極其豐富和深刻,並且閃耀著時代的特征。他創造性地從事文學史編纂工作,給後人留下了兩部文學史專著——《中國小說史略》和《中國文學史大綱》,為中國文學史研究做出了巨大貢獻。
魯迅是中國文學翻譯的偉大先驅。在他的壹生中,翻譯和介紹外國文學作品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的翻譯思想涉及翻譯的各個重要方面,其獨特的觀點在今天的翻譯理論研究和翻譯實踐中仍然發揮著巨大的指導作用。
魯迅不僅是壹位偉大的文學家和思想家,也是壹位優秀的書法家。由於他在思想和文學上的巨大成就,人們往往忽略了他在書法上的成就。郭沫若曾說,他的書法“遠超宋唐,直攀魏晉。”魯迅的書法多為行書。
魯迅的壹生與藝術息息相關,他不僅具有深厚的藝術修養和對藝術的深刻研究,而且積極倡導大眾藝術,親自參與大量的藝術實踐活動,在中國現代藝術史上寫下了光輝的壹頁。
參考百度百科-魯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