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跟唐代的中古漢語發音完全壹致的語言應該不復存在。由於政治或者戰亂導致的大規模移民使各種語言發音發生了融合變遷,但可以找出壹些地方上能較好保存唐宋時期發音的語言。
唐宋時期,幾次大規模的移民潮,尤其是南宋遷都後,溫州漢人大量增加,漢人從中原帶到甌越的正統漢文化對當地漢語方言進行了同化,中原方言在溫州話中留下了文白異讀的特點。
溫州方言在宋代已和今語很接近,在北方漢語幾經變更後,溫州話仍然保持了很多漢語的古老特征,故現在用溫州話文讀唐詩宋詞比用普通話更加通順。
擴展資料:
中古漢語的語音
由於中古沒有錄音設備,而且漢字不是字母文字,不能嚴格記錄語音,中古漢語的語音只能通過分析研究以上材料來確定。
從高本漢首先把西方語言學的研究方法應用到中古漢語開始,中外很多語言學家都提出了對中古漢語語音的構擬。
由於材料本身的局限和對材料的理解不同,各家的擬音多少有些出入,但在很多重要特征上學界的觀點是基本壹致的。
很多現代漢語的特點,在中古漢語就已經奠定了,例如壹個詞素就是壹個音節,沒有上古漢語中可能存在的輔音叢,有辨義作用的聲調,等等。
因此壹個音節可以分析成聲母、韻母和聲調。聲母是開頭輔音,韻母必須包含壹個韻腹(主元音),韻腹前面也可以有壹個韻頭(介音),韻腹後面可以有壹個韻尾(元音或輔音)。
聲母
相傳唐末沙門守溫創制三十字母,來代表中古漢語的聲母,後來衍生為三十六字母。通過聯系反切上字得到《切韻》系統的聲母,和三十字母基本上是吻合的。
清末,陳澧寫了《切韻考》,介紹分析《切韻》的體系的壹種新方法。
當時《刊謬補缺切韻》尚未見世,因此他只好用《廣韻》進行研究。
他運用系聯法來分析反切上字,發現韻圖上的三十六字母實際上忽略了《切韻》的壹些聲類的對立——正齒音“照、穿、床、審”各分為兩類。再根據梵漢對音和方言材料,就可以擬測《切韻》時代聲母的發音。
韻母
研究中古漢語韻母最基本的材料是《切韻》,其次是韻圖,由於對《切韻》是否反映實際語音、是否反映壹時壹地的語音。
韻圖的等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主元音的差別、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介音的差別等基本問題的理解存在分歧,學者對中古漢語的擬音不完全壹致,有時在韻母的歸類上也有細微差別。
普遍認為韻圖中的合口字存在類似u的介音。又由於《切韻》中三等字的反切上字自成壹套,和其他等不同,因此普遍認為三等字有壹個類似i的介音。
有些學者(如高本漢、王力)認為四等字也有介音,有些學者(如潘悟雲、鄭張尚方)認為二等字也有介音。
百度百科--中古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