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魯迅先生生平事跡(詳細)

魯迅先生生平事跡(詳細)

魯迅先生生平事跡:

魯迅先生於1881年出生在浙江紹興壹個官僚地主的家庭裏,13歲那年,他原來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舉舞弊案鋃鐺入獄,此後他的父親又長期患病,終至死亡,家境敗落下來也因此賣了房子。家庭的變故對少年魯迅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家庭的變故和變故後的人生體驗,也使魯迅從少年時候起就親近下層人民。他的外祖母家住在農村,這使他有機會接觸和了解農民的生活。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4月,入南京水師學堂,改名周樹人。12月,被本家叔催促參加縣考,中榜後以四弟患病為由不再參加府考,繼續前往南京求學。

民國七年(1918年)5月,以魯迅為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壹篇用現代體式創作的白話短篇小說《狂人日記》,載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號。

民國十四年(1925年),“女師大風潮”進壹步升級,魯迅因支持進步學生正義鬥爭被教育總長章士釗免除僉事職務,同年,魯迅向平政院狀告章士釗。

民國十九年(1930年),2月,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成立,為發起人之壹。3月2日,出席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大會,被選為常務委員,作《對左翼作家聯盟的意見》演講。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10月17日病復發,18日黎明前疾病發作,氣喘不止。19日上午5時25分逝世。

擴展資料

魯迅是20世紀的文化巨人,他在小說、散文、雜文、木刻、現代詩、舊體詩、名著翻譯、古籍校勘和現代學術等多個領域都有巨大貢獻。作為中國現代文學的偉大奠基者,魯迅創作的為數不多的小說建立了中國小說的新形式;他所創作散文更是“顯示了文學革命的實績”。

他的所開創的雜文文體富有現代性、自由性、批判性和戰鬥性,是後世作家最常使用的“批判武器”,他所創作的雜文更是中國社會、政治、歷史、法律、宗教、道德、哲學、文學、藝術乃至文化心理、民性、民情、民俗的百科全書。

幾乎所有的中國作家都在魯迅開創的基礎上,發展了不同的方面的文學風格體式。作為翻譯家他大量的翻譯了外國的文學作品、科學自然作品為開啟民智,引入先進的科學文化思想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而作為美術愛好者魯迅大量引進了西方木刻、版畫作品,並在精神、理論和精神等多方面支持青年人學習木刻、版畫藝術,極大的推進了現代木刻、版畫在現代中國的傳播與發展,為現代中國的美術事業做出卓越的貢獻。

魯迅堪稱現代中國的民族魂,他的精神深刻影響著他的讀者、研究者,以至壹代又壹代的中國現代作家、現代知識分子。魯迅同時又是20世紀世界文化巨人之壹。

他創造了“內外兩面,都和世界的時代思潮合流,而又並未梏亡中國的民族性”,並具有獨特的個人風格的“現今想要參與世界上的事業的中國人”的文學。他與同時期的世界傑出的思想家和文學家壹樣,在關註本民族的同時,也在關註著人類***同面臨的問題,並做出了自己的獨特貢獻。

百度百科-魯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