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文中,象雄壹般作“羊同”、“楊童”等,為同音異書。在新舊《唐書》中,在《吐蕃傳》部分,象雄都是作為歷史的配角,以吐蕃的盟友、附庸的身份匆匆而簡短地出場,而後又悄無聲息地退場、消失:(吐蕃)遂連羊同,擊吐谷渾。
在唐代,對象雄記載最為詳細的可能無過杜佑的《通典》。
《通典·邊防六》記載:“大羊同,東接吐蕃,西接小羊同,北直於闐,東西千余裏,勝兵八九萬人。其人辮發氈裘,畜牧為業。地多風雪,冰厚丈余。所出物產,頗同蕃俗。無文字,但刻木結繩而已。刑法嚴峻。其酋豪死,抉去其腦,實以珠玉,剖其五臟,易以黃金,假造金鼻銀齒,以人為殉,蔔以吉辰,藏諸巖穴,他人莫知其所……其王姓姜葛,有四大臣分掌國事。古未通,大唐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遣使來朝”。
此後的《冊府元龜》、《文獻通考》等,都基本沿襲了《通典》中的記載,文句與其大同小異。 藏史《本教源流》載:“象雄與上部(即西部)克什米爾相連,北接於闐雪山及松巴黃牛部之靜雪地區(青海西南地區),南抵印度和尼泊爾。”
漢藏兩史所載象雄地域基本壹致。然象雄東接吐蕃,以何地為界,漢史記載不明,藏史《佛法鐵註》補充這壹疑難載道:“象雄與吐蕃,以後藏之卡日阿為界,藏西北大片地方皆為古象雄之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