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白鳳膏簡介

白鳳膏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概述 3 《十藥神書》方之白鳳膏 3.1 組成 3.2 制法 3.3 白鳳膏的用法用量 3.4 功能主治 4 《修月魯般經後錄》引《十藥神書》(錄自《醫方類聚》卷壹五○)方之白鳳膏 4.1 處方 4.2 功能主治 4.3 白鳳膏的用法用量 4.4 方解 4.5 摘錄 5 《修月魯般經後錄》引《勞證十藥神書》(見《醫方類聚》卷壹五○)方之白鳳膏 5.1 處方 5.2 功能主治 5.3 白鳳膏的用法用量 5.4 各家論述 5.5 摘錄 6 《顧松園醫鏡》卷十壹方之白鳳膏 6.1 組成 6.2 功效主治 6.3 白鳳膏的用法用量 6.4 用藥禁忌 7 參考資料 附: 1 用到中藥白鳳膏的方劑 2 用到中藥白鳳膏的中成藥 3 古籍中的白鳳膏 1 拼音

bái fèng gāo

2 概述

白鳳膏為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四首。

3 《十藥神書》方之白鳳膏 3.1 組成

黑嘴白鴨壹只,大棗二升,參苓平胃散壹升,陳煮酒壹瓶[1]。

3.2 制法

先將鴨縛定,按患者酒量,取酒燙溫,將鴨項割開,滴血入酒,攪勻飲之;再將鴨去毛,於脅邊開孔,取去內臟,拭幹,次將大棗去核,每枚內放參苓白術散末,將此填滿鴨肚,用麻紮定,以砂瓶壹個,置鴨在內,四圍用火慢煨,將陳煮酒作三次添入,煮幹為度[1]。

3.3 白鳳膏的用法用量

食鴨,棗藥陰幹,隨意用人參煎湯送下[1]。

3.4 功能主治

《十藥神書》方之白鳳膏主治病久虛憊,咳嗽吐痰,咯血發熱[1]。

4 《修月魯般經後錄》引《十藥神書》(錄自《醫方類聚》卷壹五○)方之白鳳膏 4.1 處方

黑嘴白鴨1只 大京棗1千克 參苓平胃散500克 陳煮酒1大瓶

4.2 功能主治

《修月魯般經後錄》引《十藥神書》(錄自《醫方類聚》卷壹五○)方之白鳳膏功在補髓生津,和血順氣。壹切勞證,形體虛憊,咳嗽吐痰咯血,日晡潮熱,肌肉消瘦,氣衰言微者。

4.3 白鳳膏的用法用量

上先將鴨紮縛其腳,卻量患人飲酒多少,隨量傾酒在器中,燙溫,將刀於鴨項上割開,瀝血於酒內,攪勻,壹氣飲之。又將鴨幹捋去毛,就脅下開壹孔,取出腸雜,以紙拭幹,將棗子去核,每個實填參苓平胃散末,以麻布紮定,填於鴨肚中,用砂糖甏壹個,放鴨在內,四遭炭火慢煨,壹瓶煮酒作三次添入,直至熬酒幹為度,取起,次第食之,盡此壹鴨。

4.4 方解

本方所治勞證,為肺腎陰虛,精血虧損,而又元氣極虛,脾胃不和所致。方中黑嘴白鴨為君,先取其血飲之,宜人肺經,潤補其肺;繼取其肉食之,補肺腎,益精髓,退骨蒸,化虛痰,止咳嗽。虛勞而至氣衰言微,急須補元氣,益脾胃,故用人參、大棗、茯苓為臣;更用平胃散為佐,取其消導和中,使鴨肉、參、棗補而不膩,有補中寓消之義。

4.5 摘錄

《修月魯般經後錄》引《十藥神書》(錄自《醫方類聚》卷壹五○)

5 《修月魯般經後錄》引《勞證十藥神書》(見《醫方類聚》卷壹五○)方之白鳳膏 5.1 處方

黑嘴白鴨1只,大京棗2升,參苓平胃散1升,陳煮酒1大瓶。

5.2 功能主治

《修月魯般經後錄》引《勞證十藥神書》(見《醫方類聚》卷壹五○)方之白鳳膏功在復其真元。主壹切勞,大怯及虛甚憊,火乘金位,嗽吐痰咯血、發熱者;少年稟氣不足,因飲食饑飽所傷,致成虛損,形體羸弱,日哺潮熱,腹脹氣急,脈來弦數者。

5.3 白鳳膏的用法用量

其血酒直入肺經,滋補其肺,寧止其嗽。

5.4 各家論述

《十藥神書》陳修園按:怯而日久,虛極而憊,而且咳嗽不已,則肺日因嗽而動擾矣。吐痰不已,則肺因痰而壅滯矣。咯血發熱,壯火食氣,不特肌肉消瘦,而且氣衰言微矣。此為極癥,恐非無情之草木所能治。故用黑嘴白鴨壹只為君,蓋以毛白者味較清而入肺,嘴黑者骨亦黑而入腎,取金水相生之義,亦資異類有情之物以補之也。最妙入京棗2升,取其甘溫以補胃;平胃散1升,取其消導以轉胃。胃為五臟六腑之本,胃安則臟腑俱安,與保真湯佐以厚樸同義。

5.5 摘錄

《修月魯般經後錄》引《勞證十藥神書》(見《醫方類聚》卷壹五○)

6 《顧松園醫鏡》卷十壹方之白鳳膏 6.1 組成

烏嘴鳳頭白鴨1只。

6.2 功效主治

《顧松園醫鏡》卷十壹方之白鳳膏功在滋陰除熱,化痰止嗽。主治虛勞,內熱骨蒸,咳嗽痰白。

6.3 白鳳膏的用法用量

令餓透,將二地、二冬、青蒿、鱉甲、骨皮、女貞子各4兩***為末,每糯米1升,用藥1兩同煮,連湯水與食,令極肥,宰血,陳酒沖服;將鴨去毛,挖凈肚雜,如常用甜白酒加鹽煮爛,空心食之更妙,食完再照上法用之;若作丸服,仍用前藥1料為細末,入鴨腹中,麻線紮定,以清白人溺煮爛,去骨,搗為丸服。

6.4 用藥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