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眼瘡(cat's eye sore;erythema multiforme)為病名。見《醫宗金鑒》卷七十四。又名寒瘡、雁瘡(貓眼瘡發生於春秋季者,又稱雁瘡;發生於寒冬臘月者,又稱寒瘡)。是指以皮膚紅斑、丘疹,部分中央有水皰,形如貓眼,光彩閃爍,無膿無血為主要表現的皮膚疾病。因其瘡形如貓之眼,光彩閃爍無膿血面得名。以紅斑為主,兼有丘疹、水皰等多形性皮損,常伴粘膜損害,自覺瘙癢或輕度燒灼感為臨床特征。患者皮膚紅癍向周圍擴展呈環狀,中央水皰似貓眼虹彩狀,為急性自限性炎癥性皮膚病。多發於青壯年男女,尤以青年女性為多,常見於冬春季節。病程壹般2~4周,但愈後易於復發。
《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雲:“貓眼瘡,壹名寒瘡,每生於面及遍身,由脾經久郁濕熱,復被外寒凝結而成。初起形如貓眼,光彩閃爍無血,但痛癢不常,久則近脛,宜服清肌滲濕湯,外敷真君妙貼散。”
貓眼瘡相當於西醫的多形紅斑(多形性紅斑)。類似虹膜樣多形紅癍。
詳見百科詞條:貓眼瘡 [ 最後修訂於2017/9/11 11:07:19 ***3780字 ] 以下結果自動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現與主題不相關的內容,請自行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