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種味道來形容讀三種古籍
教人珍惜光陰,勤奮讀書
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
2將三余書屋改為三味書屋目的是什麽?
由於深諳官場腐敗,宦海險惡,峰嵐公立下規章,在三味書屋裏只教授《四書》、《五經》、《諸子百家》等古人留下的文學古籍,不準教授試帖詩、八股文壹類考取科舉功名所需的知識內容。也就是說,三味書屋不是為清朝培養當官人才而設。這壹良苦用心當時必然不能外道(更不可能見諸文字記載),不過峰嵐公授意兒子壽韻橋(即雲巢公),把原來購買房屋時所帶壹塊“三余書屋”匾上的“余”字改為“味”字時,就闡明了此“三味”之義:“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將這三句話作為私塾的教學方針,並要以此為世代相傳的祖訓家規。要子孫認真遵守,更不許子孫去當清朝的官。要甘當老百姓,憑自己勞動做人,要甘於過清苦的生活。
3說說妳對壽鏡吾老先生的理解
壽鏡吾是魯迅小時侯在三味書屋的老師,他為人方正、質樸、博學;在當時比較開明,不打罵學生;對學生既和藹又嚴格。但在封建社會裏,他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都是守舊的。
希望對妳有幫助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