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佛教與中國歷史

佛教與中國歷史

1.佛教在我國的發展歷程

佛教在中國的發展,歷史上可分為兩個階段。

壹是吸收階段,從東漢到魏晉南北朝,壹直到隋唐這麽七八百年的時間。在這壹時期內,中國基本上都是在吸收印度傳來的佛教文化,絕大多數的佛教經典,就是在這壹時期翻譯過來的。

第二階段是佛教中國化的階段。隋唐以來,天臺、華嚴、特別是禪宗的形成和發展,表明了佛教在中國已具有特色,逐漸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成為了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隋唐是這兩個階段的轉折點。唐代貞觀年間,玄奘大師從印度留學歸來後,使當時中國的佛教水平,已非印學所能範圍。

這是壹個重要的標誌,表明中國向印度學習佛教文化的漫長歷史過程已經結束,並在隋唐時期形成了兩小宗、八大派。兩小宗是屬於小乘的成實宗和俱舍宗,這兩小宗實際上在中國都是大乘宗派的附屬。

大乘八大派有天臺宗、三論宗、唯識宗、華嚴宗、禪宗、律宗、凈土宗和密宗。 傳說禪宗肇始於齊梁,由印度第28代祖師達摩把釋迦“拈花正宗”傳入中國,但真正的開山祖師應是六祖慧能。

禪宗從分析名相、辯駁教理的百家爭鳴盛況中站出來,獨樹“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大旗,提倡“單傳直指”,把佛教的“四出四入”全都會歸於心,擺脫了壹切教條的束縛,並與生活打成壹片,從生活中體驗身心性命、人生宇宙的真諦。在師徒授受方面,更是在日用動靜的起心動念、嬉笑怒罵、吹歌彈唱、激揚指點、殺活縱奪中實施。

故使禪宗成為似宗教而非宗教,似哲學而非哲學,似藝術而非藝術。這不但對佛教具有革命性,對各個欲得解脫的人們創造了壹個歷史上舉世全無的特殊思想體系。

有的學者把禪宗作為佛教中國化的典型,甚至認為禪宗的優點,在儒學內部本來就有,而儒學的思想,有的部分為禪宗所無。其實不然,禪宗許多特點都帶有儒學或道家等中國文化的思想。

但是,禪宗的根本目的,是在於徹證“無生法忍”。這是印度佛教思想的精華所在,為中國文化所無。

而禪宗內浸透了這壹點,所以毫無疑問是接受了佛教思想,才能開放出這樣璀燦光明的花朵。 佛教講緣起,這些都是緣起法的重要內容。

用這種方法來看,說禪宗乃至天臺、華嚴都是中國文化發展的產物,是中華民族消化吸收印度文化後所綻放的花朵。如果不懂得禪宗(還包括天臺、華嚴),那麽從隨唐至宋元以後中國文化妳就深入不了。

宋明理學表面上是儒學,而骨子裏卻是禪學,它的形成和發展,自覺不自覺地受到了禪宗絕大的影響。如果在宋明理學中抽取出禪宗的成分,宋明理學就會黯然失色。

這樣,中國思想史、中國哲學史就講不下去。另外,在唐末至五代之後,禪宗成為了中國佛教的主流和核心,那段時期的中國,禪宗就代表著佛教。

所以說,禪宗在中國文化史中是壹個專題,不了解禪宗,就沒有資格說了解了中國文化。 深入研究中國佛教史就可以看到,如果沒有禪宗,中國佛教是難以承受唐武宗滅法運動打擊的。

在那次遍及全國的滅法運動中,佛教在中國,除禪宗外的所有宗派都全軍覆沒了。這些宗派,失去了寺廟、寺廟經濟和經典文化的支撐,就難以有生存能力(印度後期佛教也是如此)。

事實也是如此,唯識、三論、天臺、華嚴、律宗和密宗在那次打擊之後就壹蹶不振,有的便永遠地消失了。只有六祖大師開創的禪宗,不僅安然度過了這壹劫難,反而如雨後春筍壹般迅速發展,在滅法運動後的幾十年間遍布全國,取得了中國佛教的主導地位。

所以,如果沒有禪宗,佛教在中國的生命能否延續至今就成了問題。而歷史本身也表明了,唐末滅法這壹千多年來,中國佛教的發展,主要就是禪宗的發展(不包括藏傳佛教)。

正是因為禪宗結合了中國文化的實際,所以才有如此綿長、如此輝煌的發展,也才有今天播及歐美世界的能力。 諸宗消沈,禪宗獨盛的原因是什麽呢?大家知道,禪宗的旗幟是“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由於禪宗在當時沒有寺院,寺院經濟及經典文獻上的包袱,唐武宗滅佛幾乎毀壞了全國的寺院和典章文獻,但卻沒有傷到禪宗的壹根毫毛;同時,禪宗的方法簡捷可行,與傳統的儒道思想方法不相矛盾,並能貫穿和深化儒道思想,易為士大夫們接受,有普及性;另外,禪宗本身含攝了佛教的全部精義,有蓬勃的生命力,壹個禪者本身就是壹粒種子,不論在什麽樣的環境中都可以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禪宗的這些特點,較其它諸宗有不可比擬的優越性,遂使它在壹千多年的歷史中成為中國佛教的主流和主體。

說到禪宗就不能不說《壇經》,六祖慧能大師是真正意義上禪宗的開山祖師,是禪宗的源頭,而以上五代祖師還不具備這樣的意義。對這點,以後將要談到。

第二,《壇經》內容豐富、生動、精深而質樸,對唐代的中觀、天臺、唯識、華嚴、凈土都有涉及。這就便於結合各大宗派進行比較和分析,觀其異同,便可以從中看到禪宗在佛教內的地位和特點。

第三,《壇經》是語錄體,文字簡明易讀,不像後來的公案晦澀艱深,局外人無從下手。 《壇經》是由六祖大師宣講,其弟子法海記錄而成的。

為什麽取名《壇經》呢?這因為六祖是在廣州光孝寺受的戒,受戒之處有個戒壇,此戒壇傳說是南朝劉宋時期壹個。

2.佛教在中國的發展歷程是怎麽樣的呢

佛教在中國的發展 (中國.登封)2007-01-14 09:24 壹、佛教在中國的發展 佛教在中國的發展,歷史上可分為兩個階段。

壹是吸收階段,從東漢到魏晉南北朝,壹直到隋唐這麽七八百年的時間。在這壹時期內,中國基本上都是在吸收印度傳來的佛教文化,絕大多數的佛教經典,就是在這壹時期翻譯過來的。

第二階段是佛教中國化的階段。隋唐以來,天臺、華嚴、特別是禪宗的形成和發展,表明了佛教在中國已具有特色,逐漸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成為了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隋唐是這兩個階段的轉折點。唐代貞觀年間,玄奘大師從印度留學歸來後,使當時中國的佛教水平,已非印學所能範圍。

這是壹個重要的標誌,表明中國向印度學習佛教文化的漫長歷史過程已經結束,並在隋唐時期形成了兩小宗、八大派。兩小宗是屬於小乘的成實宗和俱舍宗,這兩小宗實際上在中國都是大乘宗派的附屬。

大乘八大派有天臺宗、三論宗、唯識宗、華嚴宗、禪宗、律宗、凈土宗和密宗。 傳說禪宗肇始於齊梁,由印度第28代祖師達摩把釋迦“拈花正宗”傳入中國,但真正的開山祖師應是六祖慧能。

禪宗從分析名相、辯駁教理的百家爭鳴盛況中站出來,獨樹“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大旗,提倡“單傳直指”,把佛教的“四出四入”全都會歸於心,擺脫了壹切教條的束縛,並與生活打成壹片,從生活中體驗身心性命、人生宇宙的真諦。在師徒授受方面,更是在日用動靜的起心動念、嬉笑怒罵、吹歌彈唱、激揚指點、殺活縱奪中實施。

故使禪宗成為似宗教而非宗教,似哲學而非哲學,似藝術而非藝術。這不但對佛教具有革命性,對各個欲得解脫的人們創造了壹個歷史上舉世全無的特殊思想體系。

有的學者把禪宗作為佛教中國化的典型,甚至認為禪宗的優點,在儒學內部本來就有,而儒學的思想,有的部分為禪宗所無。其實不然,禪宗許多特點都帶有儒學或道家等中國文化的思想。

但是,禪宗的根本目的,是在於徹證“無生法忍”。這是印度佛教思想的精華所在,為中國文化所無。

而禪宗內浸透了這壹點,所以毫無疑問是接受了佛教思想,才能開放出這樣璀燦光明的花朵。 佛教講緣起,這些都是緣起法的重要內容。

用這種方法來看,說禪宗乃至天臺、華嚴都是中國文化發展的產物,是中華民族消化吸收印度文化後所綻放的花朵。如果不懂得禪宗(還包括天臺、華嚴),那麽從隨唐至宋元以後中國文化妳就深入不了。

宋明理學表面上是儒學,而骨子裏卻是禪學,它的形成和發展,自覺不自覺地受到了禪宗絕大的影響。如果在宋明理學中抽取出禪宗的成分,宋明理學就會黯然失色。

這樣,中國思想史、中國哲學史就講不下去。另外,在唐末至五代之後,禪宗成為了中國佛教的主流和核心,那段時期的中國,禪宗就代表著佛教。

所以說,禪宗在中國文化史中是壹個專題,不了解禪宗,就沒有資格說了解了中國文化。 深入研究中國佛教史就可以看到,如果沒有禪宗,中國佛教是難以承受唐武宗滅法運動打擊的。

在那次遍及全國的滅法運動中,佛教在中國,除禪宗外的所有宗派都全軍覆沒了。這些宗派,失去了寺廟、寺廟經濟和經典文化的支撐,就難以有生存能力(印度後期佛教也是如此)。

事實也是如此,唯識、三論、天臺、華嚴、律宗和密宗在那次打擊之後就壹蹶不振,有的便永遠地消失了。只有六祖大師開創的禪宗,不僅安然度過了這壹劫難,反而如雨後春筍壹般迅速發展,在滅法運動後的幾十年間遍布全國,取得了中國佛教的主導地位。

所以,如果沒有禪宗,佛教在中國的生命能否延續至今就成了問題。而歷史本身也表明了,唐末滅法這壹千多年來,中國佛教的發展,主要就是禪宗的發展(不包括藏傳佛教)。

正是因為禪宗結合了中國文化的實際,所以才有如此綿長、如此輝煌的發展,也才有今天播及歐美世界的能力。 諸宗消沈,禪宗獨盛的原因是什麽呢?大家知道,禪宗的旗幟是“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由於禪宗在當時沒有寺院,寺院經濟及經典文獻上的包袱,唐武宗滅佛幾乎毀壞了全國的寺院和典章文獻,但卻沒有傷到禪宗的壹根毫毛;同時,禪宗的方法簡捷可行,與傳統的儒道思想方法不相矛盾,並能貫穿和深化儒道思想,易為士大夫們接受,有普及性;另外,禪宗本身含攝了佛教的全部精義,有蓬勃的生命力,壹個禪者本身就是壹粒種子,不論在什麽樣的環境中都可以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禪宗的這些特點,較其它諸宗有不可比擬的優越性,遂使它在壹千多年的歷史中成為中國佛教的主流和主體。

說到禪宗就不能不說《壇經》,六祖慧能大師是真正意義上禪宗的開山祖師,是禪宗的源頭,而以上五代祖師還不具備這樣的意義。對這點,以後將要談到。

第二,《壇經》內容豐富、生動、精深而質樸,對唐代的中觀、天臺、唯識、華嚴、凈土都有涉及。這就便於結合各大宗派進行比較和分析,觀其異同,便可以從中看到禪宗在佛教內的地位和特點。

第三,《壇經》是語錄體,文字簡明易讀,不像後來的公案晦澀艱深,局外人無從下手。 《壇經》是由六祖大師宣講,其弟子法海記錄而成的。

為什麽取名《壇經》呢?這因為六。

3.佛教對中國歷史文化有哪些影響

佛教自東漢後期傳入中國後,經過壹千多年的傳播和融合,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壹方面,作為壹種外來文化,佛教有其自身的獨立性;另壹方面,它又與中華傳統文化相互相影響,改變著中華文化的內涵,對中國傳統哲學、文學、語言、藝術與民俗有著深刻的影響。 1、佛教對中國哲學的影響 佛教是壹種宗教,也是壹種文化,包含了很深的哲學思想。

自從佛教傳來中國,中國的傳統思想觀念,如宇宙觀、人生觀、道德觀等便不斷受到佛教思想的影響。佛教的壹些概念、意識、理論、思維方式和價值體系逐步進入中國人的頭腦。

在經過長期的沖突和磨合以後,逐漸與中國原有的思想相融合,成為中國思想文化的壹部分。 例如中國傳統哲學註重以家長制的血緣關系為依據的倫理道德準則的論證,重視以治國安民為出發點的天人關系的考察,對人和壹切生命的本源、對宇宙本體,雖也有涉及,但論證不深入,也不統壹。

雖重視敬神祭祖,“神道設教”,但對靈魂和死後的世界,缺乏神學論證。提出了性善、性惡等人性論和從凡至聖的說教,然而對心理的分析論證卻比較粗糙。

佛教的傳入,以其龐雜的大小乘的宗教教義和哲學理論,對中國哲學的發展產生巨大的 *** 和啟發作用,並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和論證方法,從大的方面說,佛教理論中的時空無限、體用相即、心性凈染(善惡)以及對心理作的細密分析,對心在解脫成聖中的決定作用的論證等,都對中國哲學的豐富和發展產生重大影響。佛教的將宇宙本體(真如、實相、法性)與心性(佛性、真覺本心)相溝通的“理”概念的提出,禪宗的“即心是佛”、“識心見性”的解脫論,直接推動了宋明理學的形成與發展3 。

宋明理學關於天理和性、夭地之性和氣質之性的理論,以及主靜、主敬的修身方法,都直接受到了佛教的影響。 2、佛教對中國文學的影響 佛教對中國文學的影響深入到文學的各個領域。

從文學理論到具體的創作技巧,從體裁文體到具體的創作內容,到處可見。 首先,許多佛典本身就是偉大的文學作品,如《維摩詰經》等,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其次,佛教對中國詩文有著重要的影響。

例如五萬余首唐詩,平均每十首就有壹篇關於佛教的,尤其是佛教中的禪宗。其中王維、韋應物、魏源、李叔同的詩中都有佛學的痕跡。

以王維為例。王維,字摩詰,即源自於《維摩詰經》。

作為壹名山水田園派詩人,他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用了大量的“空”字,因為佛教所言壹切皆空。如詩句“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壹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寒空法雲地,秋色靜居人”;再次,佛教對我國的小說也有很大的影響。

例如四大名著中的《西遊記》就有佛學的理念:孫悟空無論上天還是入海,甚至自稱齊天大聖,但也逃不開如來佛的手掌;世間有菩薩、有投胎、有地域、有餓鬼。又如《紅樓夢》中開篇就是壹個僧人和壹個道士的對話,賈寶玉最終出家,榮華富貴壹切皆空;另外邏輯學壹個源頭——因明學就是來自佛學。

3、佛教對中國語言的影響 佛教對中國語言的發展也有直接的影響。壹方面表現在漢語詞匯上:漢語詞匯有三分之壹取自佛教或受佛教影響。

像壹些取自於佛教的詞語,如剎那,在佛學本意是人產生壞想法的時間;世界,佛學本意是指過去現在未來稱“世”,上下八方成“界”;天花亂墜,本是指喬達摩悉達多的講法,得到眾人的信服,甚至連頑固的石頭都已經點頭了;瞎子摸象,佛學是指眾生被愚癡所障,不了解宇宙的真相;五體投地,本是佛教的壹種禮儀。類似的詞匯不勝枚舉。

受佛教影響的詞語也很多,比如,“解脫”壹詞最早出自《史記》,本意是消減、開脫。後來隨著佛教的傳入,被註入了新的含義,即擺脫苦惱,得到自在。

另壹方面,在漢語音韻方面,也可以看出佛教的影響。佛教文化是漢語文化的淵源之壹,它推動了漢語語言方法論的變化。

南朝時,人們在佛教梵聲的影響下,把字音的聲調高低分為平上去入四聲,用於詩的格律,推動了音韻學的發展和格律詩的產生。在註音方式上,古代學者將東漢以來盛行的直音改為反切,也可能與梵語拼音的影響有關4。

4、佛教對中國藝術的影響 在中國古老的藝術長河中,佛教的影響同樣是不可否認的。無論是在建築、繪畫、雕刻藝術方面,還是在音樂、舞蹈、戲劇藝術方面,都滲透著佛教的影響。

比如在建築方面,佛教的傳入大大增加了我國建築藝術的光輝。據《後漢書·襄楷傳》記載,延熹九年(166年),襄楷上諫桓帝曰:“聞宮中立黃老浮屠之祠。”

這是我國關於寺廟的最早記載。從此,我國的建築樣式加入了印度的建築風格。

從唐朝詩人杜牧的詩句“南朝四百八十寺”中可知,當時就金陵這個地方就有四百八十寺之多。而建築寺廟者除了有僧侶,還有帝王和個人。

建寺的緣由有的是為人祈福,有的是人民為帝王所造,有的寺廟則是作為居住地。我們還可以從《洛陽伽藍記》記載永寧寺的盛景中窺探當時寺廟的壯麗輝煌。

在繪畫方面,印度佛畫的傳入,對我國繪畫的內容、形式都產生了壹定的影響, *** 並擴大了中國人物畫的表現。

4.佛教與中國文化的資料

佛教對中國文化發生過很大影響和作用,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燦爛輝煌的佛教文化遺產。

例如,我國古代建築保存最多的是佛教寺塔,現存的河南嵩山嵩嶽寺磚塔,山西五臺山南禪寺、佛光寺的唐代木構建築,應縣大木塔,福建泉州開元寺的石造東西塔等,都是研究我國古代建築史的寶貴實物。許多佛教建築已成為我國各地風景輪廓線突出的標誌。

在壹片郁郁蔥蔥之中,掩映著紅墻青瓦、寶殿瓊閣。精巧的佛教建築為萬裏錦繡江山平添了無限春色。

敦煌、雲岡、龍門等石窟則作為古代雕刻美術的寶庫舉世聞名,它吸收了犍陀羅和印度的特點而發展成為具有中國民族風格的造象藝術,是我國偉大的文化遺產。 佛教還為中國文化帶來了新的意境,新的文體,新的命意遣詞方法。

數千卷由梵文翻譯過來的經典本身就是偉大富麗的文學作品。馬鳴的《佛所行贊》帶來了長篇敘事詩的典範;《法華》、《維摩》、《百喻》諸經鼓舞了晉唐小說的創作;般若和禪宗思想影響了陶淵明、王維、白居易、蘇軾的詩歌。

變文、俗講和禪師的語錄體都和中國俗文學有著很深的關系。 佛經中的動人故事常常成為藝術家們繪畫的題材,曹不興、顧愷之、張僧繇、展子虔、閻立本、吳道子等歷代名畫家皆以擅長佛畫而傳世。

中國畫學中由王維壹派的文人畫而發展到宋元以後盛行的寫意畫,則與禪宗思想有關。由此可見佛教對繪畫藝術所起的作用。

至於音樂方面,公元三世紀,中國已有梵唄的流行。唐代音樂又吸收了天竺樂、龜茲樂、安國樂等來自佛教國家的音樂,唐代音樂至今還有少部分保存在某些佛教寺廟中。

伴隨佛教俱來的還有天文、醫藥等科學技術的傳習。唐代高僧壹行創《大衍歷》和測定子午線,對天文學作出了卓越貢獻。

隋唐史書上記載由印度翻譯過來的醫書和藥方就有十余種,藏語系佛教中並且有醫方明之學。佛教的刻經促進了我國印刷術的發展,至今被保存下來的世界上最古的版刻印本,幾乎都是佛教經書圖像。

佛教哲學蘊藏著極深的智慧,它對宇宙人生的洞察,對人類理性的反省,對概念的分析,有著深刻獨到的見解。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稱譽佛教徒處在人類辯證思維的較高發展階段上。

在世界觀上,佛教否認有至高無上的“神”,認為事物是處在無始無終,無邊無際的因果網絡之中。在人生觀上,佛教強調主體的自覺,並把壹己的解脫與拯救人類聯系起來。

佛學和中國古典哲學的交互影響,推動了哲學提出新的命題和新的方法。它以獨特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方式,給予人們以新的啟發,使人們得以解放思想,擺脫儒學教條,把人的精神生活推向另壹個新的世界。

那麽佛教在發展社會主義的民族新文化過程中還有沒有作用?人類文化發展是壹個連續不斷的過程,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不可能完全割斷。我們要汲取傳統文化中壹切有價值的精華來充實發展社會主義的民族新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也包括佛教文化在內。現在有壹種偏見,壹提中國傳統文化似乎只是儒家文化壹家,完全抹煞了佛教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抹煞了佛教徒對中國文化的貢獻。

其實魏晉南北朝以來的中國傳統文化已不再是純粹的儒家文化,而是儒佛道三家匯合而成的文化形態。 研究中國歷史,尤其是中國文化史離不開對佛教的研究。

事實上,自公元148年安世高東來譯經引起,260年朱士行西行求經至公元1175年朱熹、陸象山鵝湖之會(前者標誌壹個新的文化運動——佛學之開始,後者標誌又壹個新的文化運動——理學之創立),這壹千余年是中國民族文化的燦爛輝煌時期,也就是中外學者盛稱的魏晉六朝隋唐文化。五代北宋為其余波。

恰恰在這壹時期中作為中國哲學思想發展主流的卻是佛學。其時期之長,聲勢之大,影響之廣(傳播國外),都遠非兩漢經學、宋明理學所能比擬。

所以胡適當年寫《中國哲學史》半途輟筆,就是因為當時不懂佛學寫不下去了。還有壹位我國當代著名的史學家早年曾對佛教文化采取過虛無主義態度,但到了晚年卻開始系統地鉆研佛經,表示自己需要補課。

這位史學家對人說,在中國歷史上,佛教和文化關系如此之深,不懂佛學就不懂中國文化。可是現在人們還是不重視研究佛教,把它看成粗俗的宗教迷信。

例如對玄獎這個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翻譯家、旅行家、語言家和佛學大師,在西方學者的世界史著作中都給他留下了應有的篇章。在印度他的名字更是家喻戶曉,印度前總理尼赫魯把他尊為歷史上的四大偉人之壹。

但在中國,人們反而只知《西遊記》裏的唐僧,不知中國文化史上的玄獎。更有甚者,有人還把佛教文化,這筆寶貴的文化遺產單純地當作生財之道,發生了許多不該發生的事情,授人以中國不尊重文化的話柄。

現在許多人雖然否定佛教是中國文化的壹部分,可是他壹張嘴說話其實就包含著佛教成分。語言是壹種最普遍最直接的文化吧!我們日常流行的許多用語,如世界、如實、實際、平等、現行、剎那、清規戒律、相對、絕對等等都來自佛教語匯。

如果真要徹底摒棄佛教文化的話,恐怕他們連話都說不周全了. 中國擁有世界上數量最多、內容最完備的佛教經典和佛教文化史料,漢譯佛經和著述自東漢末以來逐代增加。藏文《大藏經》版本甚。

5.佛教對中國歷史發展有何功過

佛教是中國文化的組成部分,在中國傳統文化復興之中自然有著重要的作用。

儒、道、佛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其實,儒、道、佛以及其他文化又是相互影響,合為整體的,需要我們去有機地繼承。如果把人生中需要的傳統文化比做壹個房子,那麽儒家是這個房子的大門,其他諸子百家都是窗戶,其中兩個大的窗戶就是道和佛。

沒有窗戶,房子會顯得悶;沒有大門,就沒有可進出的“道”了。這些不同的思想文化形成壹個體系,就是影響中國人思想的傳統文化。

但是,中國人從來都分得清主從、本末。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直到現在,中國仍以“三省”來評價壹個人。

古代把讀書人稱為“儒生”,我從來不認為這個“儒生”就是狹隘地只指儒家,只看儒家的書,而是博覽群書、讀遍各家的。例如受儒家教育的人在商場、戰場會很自然地應用兵家思想,而在生活中又秉承佛道精神,這在中國是極其正常而普遍的現象。

拘泥於孔孟學說,甚至其中很小壹部分的“迂儒”才是狹窄而不全面地看儒家學說。孔子說“仁者愛人”“泛愛眾”,就有人糾字眼說“人”“眾”指的是士人。

其實,儒家的基本精神是“親親仁仁”,只不過這個“親”和“仁”不是毫無差別的。這是實事求是的,人不可能達到對所有人壹樣的愛,因此,禮有差等,愛有親疏,這是客觀的、永遠不會改變的。

所以,從儒家的很多觀點來看,儒家是人生的哲學、人間的哲學,是人類社會相互關系的哲學,而不是形而上的,非常抽象的,脫離了人們生活的哲學。人生活在天地之間,社會之中,儒學還是會成為很有教益的指南。

這個指南不壹定細節上都準確,但是大的方向是沒有錯的。佛教自傳入中國以後,給儒學作了補充,並且吸收了儒學的基本思想。

比如孝順,佛教在印度有這個因素,有對父母的情感,但是不突出,加上早期佛教講究“灰身滅智”,不太強調家庭關系。進入中國之後,出家則是大孝,在家是小孝。

出家是成就大我,可以為歷世的父母超度,乃至以眾生為父母,是壹種博大的精神。某種意義上,這是把儒的仁愛精神擴大了。

如果說儒家講的是人人平等,“人皆可為舜堯”,大家都有成為聖賢的可能性,佛教則是更加擴大為眾生平等,不僅人與人平等,人與壹切生物也是平等的,要珍惜每壹個生命。這個擴展造就了中國人寬厚仁愛的品性。

古代雖然不講“環保”這個概念,但中國人對鳥獸、對生靈都是很珍惜的。佛教的某些思想也曾被認為是迷信落後,我認為,脫離歷史條件,以某壹時期的科技發展來盲目地批判歷史是不對的。

例如輪回思想,就有其積極意義。在佛教傳入之前,中國講究“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惡之家必有余殃”,但現實生活並不全是這樣,無法兌現的時候,人們積善的信心就可能動搖了。佛教提出業報輪回的觀念,與先前的思想區別在於:每壹個人的命運是由他自己過去所作所為引發和造成的,由他本人承擔。

父母這壹代做的好事是由父母自己在來生得到回應,兒女自己帶來的後果受到“惡報”,也跟父母無關。這樣就從壹個整體家族的互相責任,歸結到每個人要對社會負責任。

輪回觀念在兩個方面有著積極意義。壹個方面是讓人們有信心,做壹個好人,此生不能做完的,來世還可以繼續未盡的事業,這就是“死而不已”。

所以,佛教在歷史上是給人們帶來期望的,哪怕最苦難的時候,還有對未來的期望,尤其是對那些誌士仁人而言。另壹方面,輪回觀念對遏止人們做壞事有很大的作用,就像壹個無形的警察要求人自律。

除了道德說教、教育以外,自律在古代中國最有效的就是佛教的輪回觀念所帶來的。做了惡事要負責任,就是本人要受到報應,這是很讓壹些人的靈魂戰栗的。

佛教教人以平和的態度積極進取,以善因得善果,通過自己努力去獲得相應的福報,這種思想對社會是有積極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