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赤茯苓簡介

赤茯苓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辭典》:赤茯苓 2.1 出處 2.2 拼音名 2.3 赤茯苓的別名 2.4 來源 2.5 性狀 2.6 性味 2.7 歸經 2.8 功能主治 2.9 赤茯苓的用法用量 2.10 註意 2.11 附方 2.12 摘錄 附: 1 用到中藥赤茯苓的方劑 2 用到中藥赤茯苓的中成藥 3 古籍中的赤茯苓 1 拼音

chì fú líng

2 《*辭典》:赤茯苓 2.1 出處

《本草集註》

2.2 拼音名

Chì Fú Línɡ

2.3 赤茯苓的別名

赤苓(《本草再新》),赤茯(《本草便讀》)。

2.4 來源

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幹燥菌核近外皮部的淡紅色部分。

2.5 性狀

為大小不壹的方塊或碎塊,均為淡紅色或淡棕色。質松,略具彈性。

2.6 性味

甘淡,平。

①《本草擇要綱目》:"甘,平,無毒。"

②《得配本草》:"甘淡,平。"

③《本草再新》:"味辛,性溫,無毒。"

2.7 歸經

入心、脾、膀胱經。

①《湯液本草》:"入足太陰,手太陰、少陰經。"

②《本草再新》:"入心、脾、肺三經。"

③《本草求原》:"入心、胃、小腸、膀胱。"

2.8 功能主治

行水,利濕熱。治小便不利,淋濁,瀉痢。

①《藥性論》:"破結氣。"

②《綱目》:"瀉心小腸膀胱濕熱,利竅行水。"

③《本草再新》:"益心氣,健中和脾,潤肺,燥濕。治瀉痢。"

2.9 赤茯苓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4錢;或入丸、散。

2.10 註意

虛寒精滑或氣虛下陷者忌服。

2.11 附方

①治小便白濁不利,時作痛:赤茯苓、沈香各壹兩。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白湯點,食後臨臥服之。(《雞峰普濟方》茯苓湯)

②治心腎氣虛,神誌不守,小便淋瀝或不禁,及遺泄白濁:赤茯苓、白茯苓各等分。上為末,以新汲水按洗,澄去新沫,控幹,別取地黃汁,同好酒熬成膏,搜和為丸,如彈子大,空心鹽酒嚼下。(《三因方》張真君茯苓丸)

③治胸脅逆滿脹渴:赤茯苓(去黑皮)壹兩,人參半兩。上二味粗搗篩,以水三盞,煎取壹盞半,雲滓,分溫三服。(《聖濟總錄》茯苓湯)

2.12 摘錄

《*辭典》

用到中藥赤茯苓的方劑 四苓新加湯

ātāng《痘疹全書》卷上:組成:豬苓、澤瀉、赤茯苓、木通、滑石、燈心、連翹、甘草梢、淡竹葉。主治...

四六神遺散

兒》卷九:組成:豬苓6分,澤瀉6分,白術6分,赤茯苓,肉桂1分,枳殼(去白)5分,大腹皮(酒洗,炒...

赤茯苓湯

chìfúlíngtāng《重訂嚴氏濟生方》:赤茯苓湯:處方:木通(去節)赤茯苓(去皮)檳榔生地黃...

赤茯苓散

音:chìfúlíngsǎn《聖惠》卷四十八:赤茯苓散:別名:七氣湯處方:赤茯苓2兩半,大腹皮半兩...

李根皮湯

,焙)7兩,幹姜(炮)4兩,桂(去粗皮)4兩,赤茯苓(去黑皮)3兩,人參2兩,甘草(炙)2兩,附子...

更多用到中藥赤茯苓的方劑

用到中藥赤茯苓的中成藥 茵陳五苓丸

芩4兩,白術(炒)4兩,甘草3兩,枳實子2兩,赤茯苓4兩,澤瀉4兩,豬苓4兩,橘皮2兩,蒼術(炒)...

桂苓丸

三因》卷五之桂苓丸:處方:桂心2兩,白術2兩,赤茯苓3兩,烏梅肉1兩半,幹生姜1兩,甘草(炙)半兩...

皮膚病血毒丸

g益母草30g苦杏仁(去皮炒)30g防風15g赤茯苓60g白芍30g蟬蛻15g牛蒡子(炒)30g牡...

橘核丸

1錢5分煎湯送下;(疒頹)疝,用白茯苓、陳皮、赤茯苓1錢煎湯送下;厥疝,治同沖疝;瘕疝,用丹參、白...

清膈丸

—壹七)之清膈丸:方名:清膈丸組成:人參1兩,赤茯苓1兩,木通1兩,黃耆(蜜炙)1兩,生幹地黃1兩...

更多用到中藥赤茯苓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赤茯苓 《普濟方》:[卷壹百三十九傷寒門]傷寒心腹痞滿(附論)

寒心腹痞滿。頭痛。四肢煩疼。前胡(去蘆頭壹兩)赤茯苓赤芍藥桂心白術(各三分)柴胡(去苗)枳殼(麩炒...

《景嶽全書》:[卷之五十四書集·古方八陣]和陣

木香草果莪術(炮)藿香(各壹兩半)麥冬人參白術赤茯苓木瓜白芷半夏枳殼(炒)石菖蒲(各壹兩)上每服三...

《普濟方》:[卷三百三十五婦人諸疾門]血分水分腫滿

赤芍藥桂心羚羊角屑青橘皮(湯浸去白瓤焙各半兩)赤茯苓大腹皮(銼)前胡(去蘆頭)木通(各炒二分)桑根...

《普濟方》:[卷二十九腎臟門]腎實(附論)

欲走。反眼。大風多汗。名曰腎膀胱俱實也。方瀉腎赤茯苓散(出聖惠方)治腎臟實熱。腹脅不利。心膈煩滿。...

《證治準繩·類方》:[第四冊]香港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