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面結構
色感
字體
風格
案例:
文學類---《讀者》 《萌芽》 《青年文摘》
科技類---《中國國家地理》 《大眾軟件》
時尚類---《時尚》 《瑞麗》 《世界時裝之苑——ELLE》
正文:
每當設計或出版任何書籍時,我們都需在外觀上下壹些功夫。書的範圍實在太廣泛,我決定把目光聚焦在國內雜誌上。
毫無疑問,在每本成功的雜誌背後都需要成功的版面設計;版面設計包羅萬象,具象的有結構、色感、字體等,抽象的有風格、讀者群等。經過作者調查,在雜誌中(尤其是較成功的)選取了幾個典型案例,就版面設計方面掃描中國國內雜誌。因時間倉促及知識面狹窄,案例不多,僅供參考。設計知識資源網
版面結構
版面結構是指壹種能夠讓瀏覽者清楚、容易地理解作品傳達的信息的東西,壹種將不同介質上的不同元素巧妙的排列方式。
文學類雜誌中,因其文字敘述較多,而且壹般表達壹些形而上的東西,所以版面結構相對樸素。仔細觀察《讀者》《萌芽》《青年文摘》,發現《讀者》的版面結構更勝壹籌。到底是文學類裏的老大,為了避免單頁全是字而造成的閱讀疲倦《讀者》合理的采用了分欄並且合理控制單頁文章數量:壹般都在2~3篇,這樣就不會在視覺上產生單壹感。適當的小插圖讓讀者們在品位文字後感到回味;相比之下《萌芽》和《青年文摘》感覺略現呆板。
科技類雜誌中的敘述性文字也不能少,由於其較為深奧必須配上不少的圖片,並且由於其專業性圖文搭配必須能讓人壹目了然,也就決定了其版面結構不能復雜花哨。《中國國家地理》的版面結構幾乎全程仿照《美國國家地理》,所以說《中國國家地理》版面的成功不如說是《美國國家地理》的成功。科技類中類似於《大眾軟件》這樣的雜誌是IT界裏普及面比較廣的,屬於菜鳥與中級都比較愛看的,他的版面特點就是有色彩但不華麗,適合男性品位。能把握住這樣的度,對版面設計者表示敬佩。
時下最吃香的也許就是時尚類了吧。時尚類期刊市場在短短的幾年內就呈現了壹幅生機勃勃的面貌。老刊越來越華美,新刊層出不窮。從前的書報攤,壹本壹本的雜誌排得整整齊齊,其中會有幾本全彩銅版紙印刷、封面靚麗的時尚類雜誌顯得格外引人註目。可是如今的書報攤,各種雜誌多得放不下,壹本疊著壹本,能露個整臉的雜誌都很少見,並且,壹本比壹本華麗,壹本比壹本鮮亮,讓人眼花繚亂。《時尚》 《瑞麗》《世界時裝之苑——ELLE》可謂是此類雜誌中佼佼者。《時尚》與《ELLE》將自己定位在高檔雜誌,版面結構加重時尚家族的人文主義氣息,瑞麗由於定位稍微偏中端其版式更偏可愛、溫馨,但是感覺其淩亂且幼稚。
色感
很多時候,壹個好的版面被錯誤選擇的配色方案所破壞。其實,配色方案是升華壹個版面結構的有力武器。如果仔細地使用顏色,很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顏色的選擇取決於“視覺感受”。比如,女性相關主題的顏色通常使用粉色、淡紫色、亮蘭色或桃紅色。兒童相關主題的顏色通常使用暖黃色,天藍色,橙黃色、紅色、嫩綠色或亮紫色。醫學相關主題的顏色為海水綠、翠綠色、暗色和灰色陰影。自然相關主題,或與社會傳統相反的特殊配色方案可以使用壹些暖色,比如紅色、黑色、亮黃色等。配色方案應根據主題而不同。
文學類裏,《讀者》《青年文摘》常常使用穩重的藏青或墨綠色,即使有時會用較鮮艷的紅色也會用周圍的搭配來讓它顯得內斂。
科技類裏,《中國國家地理》很明顯使用了暖色比如紅色、黑色、亮黃色,當然這壹點估計是從《美國國家地理》而來。而《大眾軟件》更偏重采用明度較低透明度較高的顏色作為版面底色,而文字也常常使用與底色相配的顏色,這樣大量閱讀後不會覺得累。
時尚類裏,粉色、淡紫色、檸檬黃亮蘭色或桃紅色很明顯被大量用到。這些女性化的色彩不僅吸引了女性的目光,也透露出了時尚的味道。可以說在這壹點上《時尚》《瑞麗》與《世界時裝之苑——ELLE》達成了默契。不過經調查發現紫色用到頻率似乎要比其他高。
字體
繼配色方案之後,能夠完美並適當表達思想的就是“字體”。字體被分為兩類:Serif字體和Sans-Serif字體。Serif字體由Times New Roman, Caslon, Caxton, Souvenir等字體組成。Sans-Serif字體由Helvetica, Zurich, Verdana, Arial等組成。Serif字體通常被用作標題和頭條,Sans-Serif字體通常被用作正文或重復性信息。其實在中文裏就與宋體和黑體相對應。
通常來說,宋體傳達出秀氣、文采的感覺,所以在文學類---《讀者》《青年文摘》被大量使用,黑體對於文學類的作用似乎只是作為標題顯得醒目而已。而且被大量采用的是華文中宋,翻開雜誌後書卷氣撲面而來,讓人自然而然靜下心來讀書養心。奇怪的是《萌芽》裏采用的字體比較多,幼圓、新魏和楷體都被用到,而且頻率不低,可能是由於其讀者群年齡偏低的緣故吧。
可能是為了表達嚴謹和理性,科技類裏幾乎只用黑體,不論是正文還是標題《中國國家地理》與《大眾軟件》無壹不是如此。
黑體大行其道,宋體幼圓穿插其中是時尚類的特點。對比了壹下,《時尚》《瑞麗》《世界時裝之苑——ELLE》幾乎都是用黑體作為正文,不同的是《時尚》和《世界時裝之苑——ELLE》更偏重用華文中宋做標題,而在《瑞麗》裏幾乎看不到宋體的痕跡,標題大多是用變了粗細和大小的黑體,也出現了少量幼圓。
風格
作為設計師有時是反對風格的,固定風格的形成意味著自我的僵死,但風格同時有是性格、喜好、閱歷、修養的反映,也是成熟的標誌,以為“了解大同,才能獨走邊緣”。不過風格對於雜誌來說似乎有些抽象,它是壹種形而上的東西,所有具象的因素加在壹起才能有風格,換句話說單純的字體等不同是不能稱為風格不同的。
筆者認為文學類中《讀者》《萌芽》《青年文摘》都現知性風格,是同類雜誌中比較理性的。而類似於《知音》《家庭》這樣的雜誌則更為貼心,或者可以說是溫柔的風格吧。這大概也可以說明為什麽很難看到廣大男半邊天們手捧《知音》或《家庭》津津有味得閱讀。
科技類中明顯《中國國家地理》要比《大眾軟件》大氣,畢竟前者接觸的是廣大自然,曠野和峋麗吹起自然之風。而大眾軟件由於其讀者群年齡畢竟偏低,其風格可以說是跳躍中帶有嚴肅。
《時尚》中的風格之別也是比較明顯的:《瑞麗》活潑可愛感性,《世界時裝之苑——ELLE》《時尚》則更成熟智慧理性,當然這與讀者群有密切關系。前者讀者年齡和購買力普遍較低,而後二者不論是品位還是錢包都比前者強。
尾聲
目前中國的IT、科普、時尚類品牌期刊與國際同類品牌的質量已經相當接近;既出現了象《世界服裝之苑》、《牛頓科學世界》這樣的與國際大刊同步的品牌,也出現了象《時尚》、《中國國家地理》這樣中西融匯,本土與國際結合的品牌。而像《讀者》這樣的大眾期刊雖然沒有非常華麗的版面設計,但依然很好的做到了包裝與內容的和諧。
個人認為,由於雜誌的流行性和普及面,比起普通書籍它的版面更加豐富。隨著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相信“書籍版面設計”會分出“雜誌版面設計”這壹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