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舞龍
舞龍,又稱“龍舞”,在民間又稱為“耍龍”、“耍龍燈”或“舞龍燈”。它是中國傳統民間舞蹈之壹,在全國各地廣泛分布,其形式和品種是任何其他民間舞蹈所無法比擬的。
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已經有好幾個人在端午節集體求雨。在漢代董仲舒《春秋》故事的記載中,已經有了各種舞龍求雨的明確記載。此後,歷代詩詞中記載宮廷或民間舞龍的文字屢見不鮮。
時至今日,舞龍仍然是民間節日和節慶中常見的舞蹈形式之壹。舞龍最基本的表現手段是其道具造型、構圖變化和動作套路。?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和祖先;舞龍是中華精神的象征,體現了中華民族團結奮進的精神,蘊含著天人合壹、造福人類的文化內涵。它是中國人在吉祥和祝福季節最常見的娛樂形式,氣氛熱烈,鼓舞人心,是中華民族極其珍貴的文化遺產。
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秧歌
秧歌是中國(主要是北方地區)流行的壹種具有代表性的民間舞蹈,不同地區的稱謂和風格也不盡相同。
在民間,秧歌有兩種稱謂:踩高蹺的叫“高蹺秧歌”,不踩高蹺的叫“土秧歌”。現代所謂的“秧歌”,多指“地方秧歌”。
秧歌歷史悠久。南宋時,《武林外傳》精心介紹的民間舞隊中有“村田樂”的記載。清代吳喜林的《新年雜詠抄》明確記載了現存秧歌與宋代“田樂”的淵源關系。?
2006年5月20日,秧歌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蚯蚓
舞龍是清朝流傳下來的象征,希望來年風調雨順。壹條制作精美的龍被綁在長凳上,三個男人各持壹條凳腿,在喧鬧的鑼鼓聲下奔跑、跳躍、轉身起舞。“臥龍”是黃河以南各省流行的舞龍形式。
此外,龍身分為段奕宏和五節龍的幾個“節”或“段”;由壹個人獨自扮演,他們留在蘇州,杭州和四川北部,小“黑龍”和“紙龍”。
還有鮮為人知的“珠寶龍”、“十八速龍”,延續在浙江沿海漁村,幾乎是沒有龍的船形。它們真是五顏六色,數不勝數。春節期間,這些在漢族廣大地區飛舞的品種各異、造型奇特的龍形,充分展示了龍的傳人的悠久歷史和博大文化。
4.儺舞
在中國傳統文明中,“儺”是壹種具有濃厚宗教和藝術色彩的社會文化現象,歷史悠久,在漢族中廣泛流行。它源於漢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巫術意識。
儺的起源與原始狩獵、圖騰崇拜和巫術意識有關。儺在周代被納入國家禮制。據先秦文獻記載,儺禮是調節四時陰陽,以適應寒暑之需,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人畜平安,國富民強。
漢唐時期,宮廷儺儀盛況空前,並流傳到越南、朝鮮半島和日本。北宋末,宮廷儺儀采用新的制度,儺向娛樂化方向發展。由於信仰不同,儺儀遭到了拒絕。
明代恢復了宮廷家具,但清代已不再持有。但《論語·鄉黨》中記載的“鄉民儺”卻壹直在民間延續,並與宗教、文藝、民俗等相結合,演變成各種形式的儺舞、儺戲,至今仍流行於我國廣大農村。
江西、湖南、湖北、陜西、四川、貴州、雲南、廣西、安徽、山西、河北等省多有“舞”、“鬼舞”、“戲樂”等地方稱謂。
壹般在農歷大年初壹到正月十六進行。儺舞通常戴著某種角色的面具,包括神話形象、世俗人物和歷史名人,從而形成了龐大的儺神譜系。“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
儺舞是江西儺舞的主要表演形式,被譽為中國舞蹈的“活化石”。儺舞伴奏樂器簡單,壹般是鼓、鑼等打擊樂器。儺舞的組織稱為“儺班”,成員八至十人,班規嚴格。
儺舞經常出現在儺儀的高潮和表演階段,各地有豐富的儺舞節目,兼具祭祀和娛樂的雙重功能。
2006年5月20日,儺舞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5.舞獅
中國的“舞獅”是漢代以來從西域傳入的偽舞。在春節來臨之際,霹靂爆竹聲中的“舞獅”逐漸成為人們避邪避災、招財進寶的不可或缺的形式。
風度翩翩、溫文爾雅的“石聞”,打球踩個踏板,像貓壹樣親近別人,與矯健、迅捷、急切,以雜技表演為主的“武師”,基本成了南北兩種不同形式的“舞獅”。
百度百科-漢族民間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