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文教學的需要。
古文教學需要老師具有壹定的古代漢語知識,才能對註釋加以解釋、補充和訂正。例如諸葛亮的《出師表》中有壹句:“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在教學中,“不毛”往往被講成“不生草木”,而說西南地區不生草木是不符合當時西南地區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的。《公羊傳》:“錫之不毛之地。”何休註:“不生五谷曰不毛。”段玉裁《說文解字註》:“毛苗古同音。苗亦曰毛,如不毛之地是。” 由此看來,“不毛”應該講成“不長莊稼”。
2、古籍閱讀和整理的需要。
中國擁有眾多的古籍,繼承並發揚古代文化是現代中國人壹項重要任務,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才能在世界日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而且在現代生活中,我們也常常遇到帶有古典意味的語言,所以,古代漢語的知識與修養就具有壹定的意義了。例如古樂府《東門行》:“出東門,不顧歸。”“不顧”壹詞,壹本寫作“不願”。“不顧歸”是指不再考慮回家,“不願歸”是指不願意回家。其實,“顧”在中古時期常有“返、還”之義。例如梁劉遵《度關山》:“行人思顧返,道別且徘徊。”陶潛《詠荊軻》:“心知去不歸,且有後世名。登車何時顧,飛蓋入秦廷。”
3、學習現代漢語和理解方言的需要。
現代漢語是從古代漢語中發展過來的,對古代漢語有繼承,也有變化,學習古代漢語,有助於現代漢語的學習掌握。另外,現代漢語中的方言是古代漢語的遺留,要理解、研究方言必須借助古代漢語這個工具。例如“挺屍”壹詞在四川方言是“睡覺”之義,這是古代漢語的遺留,如《紅樓夢》44回:“下流東西,灌了黃湯,不說安分守己的挺屍去,倒打起老婆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