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遂溪縣的建置沿革

遂溪縣的建置沿革

遂溪縣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中期。

公元前355年,隸屬楚國,後為百越邊境。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歸屬象郡。秦末漢初,遂溪以至雷州半島為南越之地。

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伏波將軍路博德領兵平南越,置合浦郡徐聞縣,遂溪屬徐聞縣。三國時遂溪初屬蜀,蜀失荊州後歸屬吳國珠官郡(後為珠崖郡)。

隋文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稱合州。開皇十年設置鐵杷縣。開皇十八年改椹縣為椹川縣。大業初改合州為合浦郡,椹川縣並入扇沙縣。

唐武德初又再設椹川縣,改合浦郡為南合州。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更名為東合州,將椹川、扇沙並入鐵杷縣,歸屬東合州。貞觀八年(634年),雷州刺史陳文玉奏請朝廷批準,把東合州更名為雷州,雷州同此而得名。天寶元年(742年)改雷州為海康郡。 唐天寶二年(743年)改鐵杷縣為遂溪縣,意取“溪水合流,民利遂之”。遂溪縣屬海康郡,縣治設今湛江市郊舊縣村,此為遂溪得名之始。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恢復海康郡為雷州。

北宋太祖開寶四年(971年)改雷州為雷州軍,將遂溪並入海康縣。五年,又恢復雷州。南宋紹興十九年(1149年)又再設置遂溪縣,縣治設在現今遂城。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為雷州路。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更名為雷州府。

清承襲明代的體制,仍為雷州府,轄遂溪等縣。

民國二年(1913年),遂溪屬高雷道,十五年屬南路行政委員會,二十壹年屬南區綏靖公署,二十五年屬第八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三十八年屬第十四區公署。

1949年11月遂溪縣解放。1957年11月遂溪與廉江、海康南渡河北合稱雷北縣,麻章劃歸湛江市管轄。1960年改為雷州縣。1961年分縣,恢復遂溪縣建制。屬湛江專區(後改湛江地區)管轄。1983年9月屬湛江市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