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四年級科學常識手抄報

四年級科學常識手抄報

1. 四年級科學作業常識

四年級科學作業常識 1.四年級(上冊)科學小知識

簡單易學的科學小知識

自動旋轉的奧秘

思考:裝滿水的紙盒為什麽會轉動?

材料:空的牛奶紙盒、釘子、60厘米長的繩子、水槽、水

操作:

1、用釘子在空牛奶盒上紮五個孔

2、壹個孔在紙盒頂部的中間,另外四個孔在紙盒四個側面的左下角

3、將壹根大約60厘米長的繩子系在頂部的孔上

4、將紙盒放在盤子上,打開紙盒口,快速地將紙盒灌滿水

5、用手提起紙盒頂部的繩子,紙盒順時針旋轉

講解:水流產生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力,紙盒的四個角均受到這個推力。由於這個力作用在每個側面的左下角,所以紙盒按順時針方向旋轉

創造:

1、如果在每個側面的中心紮孔,紙盒會怎樣旋轉

2、如果孔位於每個側面的右下角的話,紙盒將向哪個方向旋轉

小船與船漿

思考:看過劃船嗎?親自動手劃過船?知道船在水上為什麽會向前移動嗎?

材料:剪刀1把、紙板1塊、橡皮筋1條、臉盆及水1盆

流程:

1. 剪下長約12厘米*8厘米的硬紙板

2. 壹端剪成尖形為船頭,另壹端中央剪下約5厘米的缺口為船尾

3. 剪壹塊約3厘米*5厘米的紙板坐船漿

4. 用橡皮筋套在船尾處,並將船漿綁好

5. 將紙板槳逆時針轉緊橡皮筋,小船向前移動

6. 若把紙板槳順時針轉緊橡皮筋,小船向後移動

說明:

1、橡皮筋扭轉的方向不同,船行駛的方向也正好相反。

2、紙船運動的力量,是來自橡皮筋扭轉的能量。

2.四年級(上冊)科學小知識

簡單易學的科學小知識 自動旋轉的奧秘 思考:裝滿水的紙盒為什麽會轉動? 材料:空的牛奶紙盒、釘子、60厘米長的繩子、水槽、水 操作: 1、用釘子在空牛奶盒上紮五個孔 2、壹個孔在紙盒頂部的中間,另外四個孔在紙盒四個側面的左下角 3、將壹根大約60厘米長的繩子系在頂部的孔上 4、將紙盒放在盤子上,打開紙盒口,快速地將紙盒灌滿水 5、用手提起紙盒頂部的繩子,紙盒順時針旋轉 講解:水流產生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力,紙盒的四個角均受到這個推力。

由於這個力作用在每個側面的左下角,所以紙盒按順時針方向旋轉 創造: 1、如果在每個側面的中心紮孔,紙盒會怎樣旋轉 2、如果孔位於每個側面的右下角的話,紙盒將向哪個方向旋轉 小船與船漿 思考:看過劃船嗎?親自動手劃過船?知道船在水上為什麽會向前移動嗎? 材料:剪刀1把、紙板1塊、橡皮筋1條、臉盆及水1盆 流程: 1. 剪下長約12厘米*8厘米的硬紙板 2. 壹端剪成尖形為船頭,另壹端中央剪下約5厘米的缺口為船尾 3. 剪壹塊約3厘米*5厘米的紙板坐船漿 4. 用橡皮筋套在船尾處,並將船漿綁好 5. 將紙板槳逆時針轉緊橡皮筋,小船向前移動 6. 若把紙板槳順時針轉緊橡皮筋,小船向後移動 說明: 1、橡皮筋扭轉的方向不同,船行駛的方向也正好相反。 2、紙船運動的力量,是來自橡皮筋扭轉的能量。

3.四年級科學知識有哪些

壹、《天氣》單元

1.我們可以通過雲量、降雨量、氣溫、風向和風速等天氣特征來描述天氣。

2.記錄每天各種天氣現象的表格叫做天氣日歷。

3.天氣日歷的作用:記錄和分析氣象信息,總結以往的氣象規律,預測今後的天氣變化。

4.天氣日歷中,用簡化的風速等級來劃分風速:0是無風,1是微風,2是大風。

5.使用溫度計時,要等到溫度計裏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後,才能讀數。

6.溫度對天氣的影響很大,是天氣日歷中重要的記錄數據。通過觀察和測量我們周圍大氣的溫度,就可以知道當地的氣溫。氣溫是指室外陰涼通風地方的溫度。室外陰涼通風處的溫度更能反映當地的氣溫。

7.壹天中的氣溫變化規律是先上升後下降,清晨和晚上溫度最低,午後2點溫度最高。

8.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如北風是由北向南吹的風。風向可以用風向標來測量。風向標箭頭指向的方向就是風向,如箭頭指向南,就是南風。可以用八個方位來描述風向:東、南、西、北、東南、東北、

西南、西北。

9.風的速度是以每秒行進多少米來計算的。風速儀是測量風速的儀器。氣象學家把風速記為13個等級。風向和風速也是天氣觀察中的重要數據。

10.降水是天氣的壹個基本特征,也是天氣日歷中的重要數據。常見的降水形式有:雨、雪、冰雹、霧、霜等。雨量器是測量降水量多少的裝置。降水量的單位是毫米。直筒容器可以用來做雨量器。(記壹記書本13頁降水量等級表)

11.天空中漂浮的雲實際上是由千千萬萬的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它們的形狀千姿百態。

12.根據雲量的多少可以劃分晴天、多雲、陰天。(會用圖畫來表示各種天氣中雲量的多少,在書本P14)

13.氣象學家把雲分成三大類:積雲、層雲、卷

4.求科學常識題越多越好

科學常識習題 單項選擇題1.保護環境的目的是( ).A.減少汙染 B.維持生態平衡C.保護動植物 D.美化人類居住環境2.“綠色革命”是以采用農作物高產良種為中心的壹切新技術革命,它興起於( ).A.20世紀60年代 B.20世紀70年代C.20世紀80年代 D.20世紀70年代中期3.世界上最早使用麻醉劑的是我國古代的( ).A.扁鵲 B.華佗 C.張仲景 D.孫思邈4.下列哪些不是愛迪生的發明( ).A.電磁感應定律 B.唱筒型留聲機C.蓄電池 D.聲波分析諧振器5.“月有陰晴圓缺”,用科學的觀點看待這件事,原因是( ).A.人有悲歡離合B.地球繞太陽轉動,月球繞地球轉動,兩者轉速不壹樣,出現偏角,使地球掩住了月球的壹部分C.地球繞月球轉動偏角不同D.太陽光照射不均勻6.在西方發達國家建築業中,普遍用塑料門窗代替木制門窗和金屬門窗, *** 也對此大力提倡,造成這種結果的根本原因在於( ).A.金屬門窗價格昂貴 B.塑料門窗成本最低C.使用塑料門窗的建設商可以享受減免稅 D.使用塑料門窗有利於保護非再生性資源7.我國現有文獻中最早引用勾股定理的是( ).A.《九章算術》 B.《周髀算經》 C.《縱橫圖》 D.《孫子算經》8.南極上空臭氧空洞的形成是因為( ).A.太陽光太強 B.南極太冷C.人類活動中排放大量氟化合物的緣故 D.空氣中二氧化碳太多,形成溫室效應9.20世紀與原子能、半導體、計算機齊名的另壹項發明是( ).A.航天飛機 B.宇宙飛船 C.光導纖維 D.激光器10.海洋技術有兩個標誌技術是( ).A.海水淡化和遠洋捕撈 B.海上采油和海水淡化C.深海挖掘和海水淡化 D.深海挖掘和海水養殖11.通常認為高技術包括六大領域,這六大高技術的前導是( ).A.通信技術 B.信息技術 C.計算機技術 D.生物技術12.傳說中的“鬼火”現象其實是人體內的壹種元素在氧化過程中,部分的反應能量以光能的形式釋放出所致.這種人體內的元素是( ).A.鈣 B.鐵 C.磷 D.鉀13.下面四種顏色中哪種顏色的光波最長?( ).A.藍 B.綠 C.黃 D.紅14.第壹架實用直升機的發明人是( ).A.萊特兄弟 B.瓦特 C.西科斯基 D.法拉第15.1994年3月,國務院常委會通過的關於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長期計劃的指導性文件是( ).A.《中國21世紀發展議程》 B.《中國21世紀議程》C.《中國新世紀發展與規劃議程》 D.《中國新世紀發展議程》16.21世紀技術的支柱將是( ).A.新能源技術 B.新材料技術 C.空間技術 D.信息技術17.高新技術是當代科學和工程的前沿技術,目前公認的技術領域包括( ).A.六大領域 B.八大領域 C.四大領域 D.七大領域18.環境保護包括兩個方面,它們是防止汙染和( ).A.保護珍稀生物 B.保護自然 C.治理汙染 D.凈化空氣19.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的限度叫做( ).A.生態極限 B.生態閥值 C.生態國限 D.極限生態值20.空間技術的兩個標誌性技術是航天飛機和( ).A.衛星通信 B.測控技術 C.永久太空站 D.回收技術參 考 答 案單項選擇題1.B 2.A 3.B 4.A 5.B 6.D 7.B 8.C 9.D 10.C11.B 12.C 13.D 14.C 15.A 16.B 17.A 18.B 19.C 20.C。

5.科學小常識四年級20個字

自動旋轉的奧秘

思考:裝滿水的紙盒為什麽會轉動?

材料:空的牛奶紙盒、釘子、60厘米長的繩子、水槽、水

操作:

1、用釘子在空牛奶盒上紮五個孔

2、壹個孔在紙盒頂部的中間,另外四個孔在紙盒四個側面的左下角

3、將壹根大約60厘米長的繩子系在頂部的孔上

4、將紙盒放在盤子上,打開紙盒口,快速地將紙盒灌滿水

5、用手提起紙盒頂部的繩子,紙盒順時針旋轉

講解:水流產生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力,紙盒的四個角均受到這個推力。由於這個力作用在每個側面的左下角,所以紙盒按順時針方向旋轉

創造:

1、如果在每個側面的中心紮孔,紙盒會怎樣旋轉

2、如果孔位於每個側面的右下角的話,紙盒將向哪個方向旋轉

小船與船漿

思考:看過劃船嗎?親自動手劃過船?知道船在水上為什麽會向前移動嗎?

材料:剪刀1把、紙板1塊、橡皮筋1條、臉盆及水1盆

流程:

1. 剪下長約12厘米*8厘米的硬紙板

2. 壹端剪成尖形為船頭,另壹端中央剪下約5厘米的缺口為船尾

3. 剪壹塊約3厘米*5厘米的紙板坐船漿

4. 用橡皮筋套在船尾處,並將船漿綁好

5. 將紙板槳逆時針轉緊橡皮筋,小船向前移動

6. 若把紙板槳順時針轉緊橡皮筋,小船向後移動

說明:

1、橡皮筋扭轉的方向不同,船行駛的方向也正好相反。

2、紙船運動的力量,是來自橡皮筋扭轉的能量。

6.身邊的科學知識四年級作文快快快快快快快

1.吃藥的時候,不要用茶水送藥,因為茶會和藥物發生中和作用,降低藥性。

2。發燒時喝茶害處較大,因為茶葉所含的茶堿會提高人體溫度,並可影響和降低藥物的作用,從而加重病情,因此,發燒時不宜喝茶。

3。穿紅色衣服可以吸收、過濾掉更多的太陽紫外線,從而可減輕紫外線對皮膚的損害。

4。兒童空腹的時候不要吃糖,因為在空腹時會影響他們機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功能

5。把新鮮雞蛋放在石灰水中可以保鮮,是因為雞蛋呼出的二氧化碳與石灰水反響生成了碳酸鈣堵往了雞蛋表面的微孔,防止氧化而變質。

6。為了防止食品受潮和變質或變形,常在食品袋內充的氣體的二氧化碳或氮氣;或在袋內放幹燥劑:生石灰、氯化鈣重要是吸水,鐵主在是吸收氧氣和水;或采用真空包裝。

7。魚鰾內的氣體重要有二氧化碳和氧氣

8。做鏝頭時加些純堿重要為了中和面粉發酵時產生的酸,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面包疏松多孔。

9。蔬菜中殘留的農藥可以用堿性物質泡,可降低農藥的藥性

10。皮蛋的澀味可以加點食醋去除

11。冰箱的異味可用活性炭除去,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12。鋁壺上的水垢(重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可用鹽酸或食醋除去

1、掛在壁墻上的石英鐘,當電池的電能耗盡而停止走動時,其秒針往往停在刻度盤上“9”的位置。這是由於秒針在“9”位置處受到重力矩的阻礙作用最大。

2、有時自來水管在鄰近的水龍頭放水時,偶爾發生陣陣的響聲。這是由於水從水龍頭沖出時引起水管***振的緣故.

3、對著電視畫面拍照,應關閉照相機閃光燈和室內照明燈,這樣照出的照片畫面更清晰。因為閃光燈和照明燈在電視屏上的反射光會幹擾電視畫面的透射光.

4、冰凍的*肉在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解凍得快。燒燙的鐵釘放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裝有滾燙的開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這些現象都表明:水的熱傳遞性比空氣好,

5、鍋內盛有冷水時,鍋底外表面附著的水滴在火焰上較長時間才能被燒幹,且直到燒幹也不沸騰,這是由於水滴、鍋和鍋內的水三者保持熱傳導,溫度大致相同,只要鍋內的水未沸騰,水滴也不會沸騰,水滴在火焰上蒸發而漸漸地被燒幹,

6、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越走樣.因為鏡裏的像是由鏡後鍍銀面的反射形成的,鍍銀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勻都會產生走樣。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由光放大原理,鍍銀面的反射光到達的位置偏離正常位置就越大,鏡子就越走樣.

7、天然氣爐的噴氣嘴側面有幾個與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氣不會從側面小孔噴出, 只從噴口噴出.這是由於噴嘴處天然氣的氣流速度大,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氣流表面壓強小於側面孔外的大氣壓強,所以天然氣不會以噴管側面小孔噴出。

8、將氣球吹大後,用手捏住吹口,然後突然放手,氣球內氣流噴出,氣球因反沖而運動。可以看見氣球運動的路線曲折多變。這有兩個原因:壹是吹大的氣球各處厚薄不均勻,張力不均勻,使氣球放氣時各處收縮不均勻而擺動,從而運動方向不斷變化;二是氣球在收縮過程中形狀不斷變化,因而在運動過程中氣球表面處的氣流速度也在不斷變化,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所以氣球表面處受空氣的壓力也在不斷變化,氣球因此而擺動,從而運動方向就不斷變化。

9、吊扇在正常轉動時懸掛點受的拉力比未轉動時要小,轉速越大,拉力減小越多.這是因為吊扇轉動時空氣對吊扇葉片有向上的反作用力.轉速越大,此反作用力越大.

10、電爐“燃燒”是電能轉化為內能,不需要氧氣,氧氣只能使電爐絲氧化而縮短其使用壽命。

11、從高處落下的薄紙片,即使無風,紙片下落的路線也曲折多變。這是由於紙片各部分凸凹不同,形狀備異,因而在下落過程中,其表面各處的氣流速度不同,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致使紙片上各處受空氣作用力不均勻,且隨紙片運動情況的變化而變化,所以紙片不斷翻滾,曲折下落

7.有關科學知識的文章

科學知識的文章:體形稍大的蜜蜂總喜歡停留在壹些溫度較高的花朵上以此來提高體溫,蜜蜂能夠通過識別花朵的顏色來尋找溫度更高的花朵.這是英國研究人員的新發現.據印度尼西亞《羅盤報》日前報道,以前,人們認為蜜蜂喜歡選擇有更多花蜜和花粉的花朵.英國研究人員的這壹新發現表明,蜜蜂需要呆在表面溫度較高的花朵上來提高自身的溫度,而這並不需要消耗蜜蜂的卡路裏.英國劍橋大學的拉爾斯和瑪麗皇後學院的研究人員說:“其原理就像是我們喝了壹杯熱水或者冷水.” 拉爾斯認為,如果周圍的溫度太低的話,身體會消耗熱水所帶來的能量,而不需要動用身體存儲的能量.他說,如果周圍的溫度太低的話,蜜蜂需要將體溫提高到30攝氏度左右才可以飛行,而停留在表面溫度較高的花朵上,它們就可以不通過消耗身體的能量來提高體溫.為了驗證蜜蜂是否通過識別花朵的顏色來判斷花朵的表面溫度,研究人員使用人造花朵對壹種BOMBUS TERRESTRIS的大型蜜蜂進行了實驗.實驗室中,研究人員放了紫色和粉色的人造花各4朵,在第壹次實驗中,紫色的花朵被塗了溫度較高的花蜜,這時有58%的蜜蜂停留在紫色花朵上.第二次實驗,粉色的花朵被塗了溫度較高的花蜜,大約62%的蜜蜂停留在上面.拉爾斯說:“如果我們不在有較高溫度花蜜的花朵顏色上給蜜蜂暗示的話,蜜蜂肯定會選擇錯的.花朵的顏色是可以看到的,找到有較高溫度花蜜的蜜蜂看到花朵的顏色後就認為這種顏色的花朵的表面溫度是比較高的.” 研究人員相信,這是進化過程中的壹種形式,花朵和蜜蜂形成了互利關系.拉爾斯說,大約有80%的花朵表面細胞結構是圓錐形的,目前,科學家仍然不清楚這種細胞結構的作用,不過拉爾斯認為這使花朵能夠吸收到更多的光從而使花朵的表面溫度更高,可以吸引更多像蜜蜂這樣的花粉傳播者.。

8.四年級——科學——電的知識

古代發現 在中國,古人認為電的現象是陰氣與陽氣相激而生成的,《說文解字》有“電,陰陽激耀也,從雨從申”。

《字匯》有“雷從回,電從申。陰陽以回薄而成雷,以申泄而為電”。

在古籍論衡(Lun Heng,約公元壹世紀,即東漢時期)壹書中曾有關於靜電的記載,當琥珀或玳瑁經摩擦後,便能吸引輕小物體,也記述了以絲綢摩擦起電的現象,但古代中國對於電並沒有太多了解。 西元前600年左右,希臘的哲學家泰利斯(Thales,640-546B.C.)就知道琥珀的摩擦會吸引絨毛或木屑,這種現象稱為靜電(static electricITy)。

而英文中的電(Electricity)在古希臘文的意思就是“琥珀”(amber)。希臘文的靜電為(elektron)近代探索 18世紀時西方開始探索電的種種現象。

美國的科學家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認為電是壹種沒有重量的流體,存在於所有物體中。當物體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電就稱為帶正電;若少於正常份量,就被稱為帶負電,所謂“放電”就是正電流向負電的過程(人為規定的),這個理論並不完全正確,但是正電、負電兩種名稱則被保留下來。

此時期有關“電”的觀念是物質上的主張。 富蘭克林做了多次實驗,並首次提出了電流的概念,1752年,他在壹個風箏實驗中,將系上鑰匙的風箏用金屬線放到雲層中,被雨淋濕的金屬線將空中的閃電引到手指與鑰匙之間,證明了空中的閃電與地面上的電是同壹回事。

從物質到電場 在十八世紀電的量性方面開始發展,1767年蒲力斯特裏(J.B.Priestley)與1785年庫侖(C.A.Coulomb 1736-1806)發現了靜態電荷間的作用力與距離成反平方的定律,奠定了靜電的基本定律。 在1800年,意大利的伏特(A.Voult)用銅片和錫片浸於食鹽水中,並接上導線,制成了第壹個電池,他提供首次的連續性的電源,堪稱現代電池的元祖。

1831年英國的法拉第(M. Faraday)利用磁場效應的變化,展示感應電流的產生。1851年他又提出物理電力線的概念。

這是首次強調從電荷轉移到電場的概念。電場與磁場 1865年、蘇格蘭的馬克斯威爾(J. C. Maxwell)提出電磁場理論的數學式,這理論提供了位移電流的觀念,磁場的變化能產生電場,而電場的變化能產生磁場。

馬克斯威爾預測了電磁波輻射的傳播存在,而在1887年德國赫茲(H.Hertz)展示出這樣的電磁波。結果馬克斯威爾將電學與磁學統合成壹種理論,同時亦證明光是電磁波的壹種。

馬克斯威爾電磁理論的發展也針對微觀方面的現象做出解釋,並指出電荷的分裂性而非連續性的存在,1895年洛倫茲(H.A.Lorentz)假設這些分裂性的電荷是電子(electron),而電子的作用就依馬克斯威爾電磁方程式的電磁場來決定。1897年英國湯姆生(J.J.Thomson)證實這些電子的電性是帶負電性。

而1898年由偉恩(W.Wien)在觀察陽極射線的偏轉中發現帶正電粒子的存在。 電對人類生活的重大影響 電的發現和應用極大的節省了人類的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使人類的力量長上了翅膀,使人類的信息觸角不斷延伸。

電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有兩方面:能量的獲取轉化和傳輸,電子信息技術的基礎。 放電,就是使帶電的物體不帶電。

放電: 放電並不是消滅了電荷,而是引起了電荷的轉移,正負電荷抵消,使物體不顯電性。 雷電:在我們的地球表面,覆蓋著壹層厚厚的大氣,地球大氣在太陽光的照射下,形成大氣對流運動現象,其中有壹部分大氣含有大量的水蒸氣,形成水氣雲團。

作高速對流運動的水氣雲團,作切割地球地磁場運動,水氣雲團從而受到地球磁場的作用,在水氣雲團的兩端形成巨大的帶正、負電荷水氣雲團積電層,巨大的帶正、負電荷水氣雲團積電層,受大氣對流的沖擊,異種水氣雲團積電層在空中相遇,從而產生巨大的電荷放電現象,形成壹種伴有閃電和雷鳴的雄偉壯觀而又有點令人生畏的自然現象:雷電。雷電壹般產生於旺盛的雨季,伴有強烈的劇風和暴雨,有時還伴有冰雹和龍卷風。

雷電產生的自然條件是:熱帶大氣雲團,向東、或向西作高速運動,才能產生雷電現象。作高速運動的寒帶大氣雲團,不可能產生雷電;向南、或北作高速運動的大氣雲團,也不可能產生雷電。

雷電產生的物理條件是: 1、產生雷電的大氣層是壹個以水為溶劑與其它溶於水的微量物質為溶質組成的水溶液與氣溶膠的混合體的水氣雲團,以及包圍水氣雲團的絕緣空氣組成。 在水氣雲團中的水溶液與氣溶膠的混合體內,存在著微量的酸、堿、鹽等物質,這些酸、堿、鹽等物質在水氣中產生可以自由移動的正、負離子,這些正、負離子為雷電的產生提供了大量的電荷源。

2、水氣雲團在巨大的空氣氣流的推動下,需作切割地球磁場運動,從而水氣雲團中的大量的遊離正、負離子則在地球磁場的作用下,向水氣雲團的兩端聚集,形成巨大電荷體。 水氣雲團在巨大的空氣氣流的推動下,可能向上、向下、向東、向西、向北、向南等方向運動,只有當水氣雲團有向上、向下、向東、向西作高速運動時,高速運動的水氣雲團才作切割地球磁場的運動,水氣雲團中的大量的遊離正、負離子則在地球磁場的作用下,向水氣雲團的兩端聚集,當巨大的水氣雲團在高速切割地球磁場。

9.身邊的科學知識四年級作文快快快快快快快

1.吃藥的時候,不要用茶水送藥,因為茶會和藥物發生中和作用,降低藥性。

2。發燒時喝茶害處較大,因為茶葉所含的茶堿會提高人體溫度,並可影響和降低藥物的作用,從而加重病情,因此,發燒時不宜喝茶。

3。穿紅色衣服可以吸收、過濾掉更多的太陽紫外線,從而可減輕紫外線對皮膚的損害。

4。兒童空腹的時候不要吃糖,因為在空腹時會影響他們機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功能5。

把新鮮雞蛋放在石灰水中可以保鮮,是因為雞蛋呼出的二氧化碳與石灰水反響生成了碳酸鈣堵往了雞蛋表面的微孔,防止氧化而變質。 6。

為了防止食品受潮和變質或變形,常在食品袋內充的氣體的二氧化碳或氮氣;或在袋內放幹燥劑:生石灰、氯化鈣重要是吸水,鐵主在是吸收氧氣和水;或采用真空包裝。 7。

魚鰾內的氣體重要有二氧化碳和氧氣 8。做鏝頭時加些純堿重要為了中和面粉發酵時產生的酸,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面包疏松多孔。

9。蔬菜中殘留的農藥可以用堿性物質泡,可降低農藥的藥性 10。

皮蛋的澀味可以加點食醋去除 11。冰箱的異味可用活性炭除去,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12。鋁壺上的水垢(重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可用鹽酸或食醋除去1、掛在壁墻上的石英鐘,當電池的電能耗盡而停止走動時,其秒針往往停在刻度盤上“9”的位置。

這是由於秒針在“9”位置處受到重力矩的阻礙作用最大。 2、有時自來水管在鄰近的水龍頭放水時,偶爾發生陣陣的響聲。

這是由於水從水龍頭沖出時引起水管***振的緣故. 3、對著電視畫面拍照,應關閉照相機閃光燈和室內照明燈,這樣照出的照片畫面更清晰。因為閃光燈和照明燈在電視屏上的反射光會幹擾電視畫面的透射光. 4、冰凍的*肉在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解凍得快。

燒燙的鐵釘放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裝有滾燙的開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

這些現象都表明:水的熱傳遞性比空氣好, 5、鍋內盛有冷水時,鍋底外表面附著的水滴在火焰上較長時間才能被燒幹,且直到燒幹也不沸騰,這是由於水滴、鍋和鍋內的水三者保持熱傳導,溫度大致相同,只要鍋內的水未沸騰,水滴也不會沸騰,水滴在火焰上蒸發而漸漸地被燒幹, 6、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越走樣.因為鏡裏的像是由鏡後鍍銀面的反射形成的,鍍銀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勻都會產生走樣。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由光放大原理,鍍銀面的反射光到達的位置偏離正常位置就越大,鏡子就越走樣. 7、天然氣爐的噴氣嘴側面有幾個與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氣不會從側面小孔噴出, 只從噴口噴出.這是由於噴嘴處天然氣的氣流速度大,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氣流表面壓強小於側面孔外的大氣壓強,所以天然氣不會以噴管側面小孔噴出。

8、將氣球吹大後,用手捏住吹口,然後突然放手,氣球內氣流噴出,氣球因反沖而運動。可以看見氣球運動的路線曲折多變。

這有兩個原因:壹是吹大的氣球各處厚薄不均勻,張力不均勻,使氣球放氣時各處收縮不均勻而擺動,從而運動方向不斷變化;二是氣球在收縮過程中形狀不斷變化,因而在運動過程中氣球表面處的氣流速度也在不斷變化,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所以氣球表面處受空氣的壓力也在不斷變化,氣球因此而擺動,從而運動方向就不斷變化。 9、吊扇在正常轉動時懸掛點受的拉力比未轉動時要小,轉速越大,拉力減小越多.這是因為吊扇轉動時空氣對吊扇葉片有向上的反作用力.轉速越大,此反作用力越大. 10、電爐“燃燒”是電能轉化為內能,不需要氧氣,氧氣只能使電爐絲氧化而縮短其使用壽命。

11、從高處落下的薄紙片,即使無風,紙片下落的路線也曲折多變。這是由於紙片各部分凸凹不同,形狀備異,因而在下落過程中,其表面各處的氣流速度不同,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致使紙片上各處受空氣作用力不均勻,且隨紙片運動情況的變化而變化,所以紙片不斷翻滾,曲折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