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金”
1、青銅器
2、金銅造像
3、銅鏡
4、投龍簡
前三個估計大家可能會十分熟悉,那麽投龍簡是什麽?
投龍簡,是道教齋醮儀式中的壹個環節。封建帝王在舉行 黃箓 大齋、 金箓 大齋之後,為了酬謝天地水三官神靈,把寫有祈請者消罪願望的文簡和玉璧、金龍、金鈕用青絲捆紮起來,分成三簡,並取名為山簡、土簡、水簡。山簡封投於靈山之諸天洞府絕崖之中,奏告天官上元;土簡埋於 地裏 以告地官中元;水簡投於潭洞水府以告水官下元。這天地水三官又稱三元。這種告請三元的投簡活動目的是祈求天地水神靈保護社稷平安,人民幸福長壽。<以上內容摘自百度百科>。
簡單來說,投龍簡為道教 符篆 的壹種變體,專屬為皇家舉行的壹種齋醮儀式。唐宋時期,道教達到鼎盛。在2021河南“元宵奇妙夜”中,“唐宮小姐姐”圍繞在金簡的周圍觀看。該金簡就是河南博物院所收藏的很有名氣的武則天金簡。(ps:河南博物館還是很值得期待滴)
(二)“石”
1、碑:道神碑、記事碑、功德碑等。
2、墓誌(玄堂銘,塔銘)
3、摩崖刻石(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書法、造像或者巖畫。摩崖石刻起源於遠古時代的壹種記事方式,盛行於北朝時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後連綿不斷。)
4、造像、造像碑、經幢([ jīng chuáng ],釋義:我國佛教石刻的壹種。?創始於?唐?。鑿石為柱,上覆以蓋,下附臺座,刻佛名、佛像或經咒於上。其制式由印度的幢形變化而來。如果大家不好想象,可以在網上搜索五臺山的經幢,它是唐朝期間流傳下來的,經過歷史的洗禮,依然完好的屹立在佛光寺內。)
5、畫像石與畫像磚
6、鎮墓石與買地券(買地券、鎮墓文是東漢中後期出現的具有鮮明道教文化特征的隨葬文字材料,是壹種象征性的證券,放在墓內意在保證死者對墓地的所有權不可侵犯。)
7、告身(拼音是gào shēn,古代授官的憑信,類似後世的任命狀。 北周時已有此稱。 宋亦名?“官告”。)
二、書法價值和史料價值
壹般科研工作者在研究“金石”文化的時候,盡量遵循壹個這樣的原則:有條件盡量看原石,拓片次之,圖録(古文物、藝術品的圖像集錄)、録文次之。
如果壹個文化沒有被任何有形或無形的途徑所記錄傳承,那麽這個文化終將被遺忘。因此,這些金石資料就給當代的我們研究過去的歷史提供重大的價值。例如,我們簡單的來了解壹下告身。
1.它是等級與身份的標誌
壹件告身文書,會直接標明官品、爵位等政治等級和相應的經濟待遇。以《唐隆元年(710)授鐘紹京中書侍郎告身》為例,“鐘紹京可銀青光祿大夫、行中書侍郎、潁川郡開國公、食實封二百戶,賜物壹千段”。?(參劉安誌《關於唐代鐘紹京五通告身的初步研究》,載氏著《新資料與中古文史論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196頁)?其中,“銀青光祿大夫”為文散官,從三品;“中書侍郎”為文職事官,?正四品上,以較高階官擔任較低職事官,加“行”字”;“潁川郡開國公”為爵位,正二品?;“食實封二百戶”是實際封戶數量。“賜物壹千段”則是經濟獎勵。
2.司法意義
唐朝的法律規定,官員可以利用降低官品的辦法避免司法懲罰。告身是官品的證明,官品升降都伴隨著告身的替換。經歷多少告身的給予、回收或追毀,很形象地反映了個人政治生涯的成敗起伏。對於唐代的官員而言,告身如同壹葉扁舟,官員乘其隨波逐流。
3.家族意義
告身不僅能證明個人的政治成功,還能將個人的成功直接惠澤整個家族,尤其是當封誥家屬、給家屬贈官的情形發生時。所以,告身不僅是個人事業成功的證明,也是家族成功的證明。在社會圍繞政治設計人生道路的年代,來自朝廷的告身,也是家族在社會中地位的證明。
三、資料推薦
北宋的歐陽修的《集古録》、趙明誠的《金石録》、南宋人的編寫《寶刻類編》。集大成者是清代 王昶 的《金石萃編》與 陸增祥 的《八瓊室金石補正》。當代也有許多學者的書籍也是很值得推薦的,例如,楊殿珣編寫的《石刻題跋索引》,1990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