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字的起源:最早的國字應該是商代時期的甲骨文,甲骨文的創造更多的是因為祭祀,當時的社會背景對於天神的敬畏是很強烈的,對於壹些天災很難理解,就認為是天神的意思,所以當時的社會,祭司的職位就非常的高,那麽他們就會把壹些祭司的時間和內容寫在龜殼上,龜殼也是用來占蔔的道具。
演變是:國(拼音:guó),始見於商代。“國”的初文是“或”,也是“域”的古字。字本義是“邦國”“封邑”。字的構形,有土地(“壹”),有保衛城池土地的武力的“戈”。“囗”的四方都有壹橫,這四橫可能表示這重地是有人在四邊把守著的。
後來這四筆,簡化成壹筆;到了周代晚期的金文,“或”因借用為或然之“或”及疑惑之“或”,外面加了個“囗(wéi)”,表示疆土地域的範圍,讀guó。秦代的小篆繼承了晚周金文的形體。便把“國”變成定型的方塊字了。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六下囗部古惑切(guó)
邦也。從囗從或。
說文解字註
卷六下囗部
邦也。
註:邑部曰:邦,國也。按邦國互訓,渾言之也。《周禮》註曰:大曰邦,小曰國,邦之所居亦曰國。析言之也。
從囗,從或。
註:戈部曰:或,邦也。古或國同用,邦封同用。古惑切。壹部。
康熙字典
醜集上囗部 國 ·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8
古文:囗、囶、圀、?、?
《唐韻》:古或切。《集韻》:骨或切,並觥入聲。《說文》:邦也。《周禮·夏官·量人》:掌建國之法,以分國為九州。
又《冬官·考工記》:匠人營國,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禮·王制》:五國以為屬,十國以為連,二十國以為卒,二百壹十國以為州。《孟子》:大國,地方百裏,次國,地方七十裏,小國,地方五十裏。
又《周禮·地官·掌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註:山國多山者,土國平地也,澤國多水者。
又滅人之國曰勝國。《左傳》註:勝國者,絕其社稷,有其土地也。
又九州之外曰外國。亦曰絕國。《後漢·班超傳》:君侯在外國三十餘年。又:遠處絕國。
又兩國相距曰敵國。《孟子》:敵國不相征也。
又外國來附者曰屬國。李陵《答蘇武書》:聞子之歸位,不過典屬國。註:典,掌也。卽掌屬國之事者。
又城郭國,行國。宋程大昌《備北邊對》:漢西域諸國,有城郭國,有行國。城郭國,築城為守者,行國不立城,以馬上為國也。
又姓。《姓苑》:太公之後。齊有國氏,世為上卿,宋有國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