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漁洋山人精華錄的原版與翻刻

漁洋山人精華錄的原版與翻刻

此書之原刊初印本,字體流美,撫印清晰,非後印與翻板可望項背。《精華錄》流傳甚多,有原刊與翻刻之分。傅沅叔言:“此書有翻本,頗肖”。數百年流傳之下,原板初印、後印與翻刻初印、後印魚目雜陳,未見原刻者極難分辨。觀歷年古籍拍賣,此書不下數十部,印工稍佳者皆謂之原刻初印,實則八九翻刻。所見唯零七年北京德寶春季拍賣中壹本,尚可稱原刻初印,目錄葉後“漁洋山人戴笠像”並梅庚像贊俱在,惜已金鑲玉拆裝為十冊,且為水侵,後仍以五萬圓高價拍出,可見世上仍多知書者。黃永年先生藏原刻初印本,收錄於《清代版本圖錄》,《首都圖書館藏珍品圖錄》中亦收錄原刻壹部,民國時四部叢刊本即以原刊初印本為底本影印,用以上三家原刊本對照各家拍賣圖錄中十數本與寒齋藏本,以卷首第壹葉為例,細觀之下發現有幾處不同。如:右起第壹行下“門人候官林佶”的“候”字,原刊本偏旁寫作雙人,翻刻本則為單人加壹豎;左起第四行第壹字“京”,原刻左下點向內收,翻刻則稍向外落筆;此兩處或可作為分辨原板與翻板的簡單方法。另原刻整篇字劃較翻刻更為纖麗,翻刻乍看極似原刻,然終是虎賁中郎,存其形而少得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