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禧:(1867—1932)字燕泉,號石蓀。1867年生於滋陽(今山東兗州)。其父王薪傳系1867年舉人,曾任河南襄城縣知縣。他受家庭熏陶,自幼好學,先入沂州府學為生員,後舉鄉試。光緒十六年中進士後授翰林院編修,兼國史館協修,又任順天鄉試同考官。他生活於清末內憂外患極為嚴重的時代,思想上傾向於變法維新君主立憲的改良派,與康有為有較深的交往。戊戌變法失敗後,不被重用,出京任濟寧南池書院山長,又被派往日本考察教育,護送留學生。此後他便致力於教育事業,曾任齊魯大學教授,創辦了山東優級師範專科學堂、山東高等農業學堂等。辛亥革命前曾任山東省咨議局副議長;北洋政府時期,1919年,應北京政府國務總理靳雲鵬之聘,曾任國務院秘書長,壹年之後,曹錕、靳雲鵬下臺,亦相隨去職,住在天津英租界,作靳雲鵬私人秘書,為其講古籍,並教其子讀書。離開靳家後,在天津集股辦煉鹽制堿公司,因資金不足宣告失敗。後 在天津行醫賣字為生。“九·壹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在東北策劃偽滿州國,鄭孝胥曾寫信勸他去長春任職,他撕信大罵鄭為無恥漢奸。1932年卒。王景禧在金石、書法、文學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詣,著作有《金石釋文》《知吾所好齋金石文史考》《薖園詩存》等多種。其長詩《宮井詞》曾經風靡京津,有人認為可以和白居易的《長恨歌》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