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年前,我們祖先就開始馴養信鴿。在西夏與北宋的戰爭中,西夏軍隊利用信鴿做軍事通訊。南宋初,大將曲端的軍隊中也使用信鴿傳達消息召集軍隊。古代稱信鴿為“飛奴”。傳說漢高祖劉邦被楚霸王項羽所圍時,就是以信鴿傳書,引來援兵脫險的。張騫、班超出使西域,也用鴿子來與皇家傳送信息。清乾隆年間,我國廣東佛山地區每年5、6月份舉行放鴿會,每年都有幾千只參加,賽距約400華裏。當時在上海、北京等地,也有類似的賽鴿會。國外利用信鴿傳遞消息的最早文字記載,見於公元前530年,當時利用信鴿傳送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成績。
鴻雁是書信的代稱,有時亦代稱郵遞員。何以“鴻雁”代稱書信和郵遞員?溯其源,漢朝時,蘇武出使匈奴,被單於流放北海去放羊。10年後,漢朝與匈奴和親,但單於仍不讓蘇武回漢。與蘇武壹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蘇武的情況密告漢使,並設計,讓漢使對單於講:漢朝皇帝打獵射得壹雁,雁足上綁有書信,敘說蘇武在某個沼澤地帶牧羊。單於聽後,只有讓蘇武回漢。後來,人們就用鴻雁比喻書信和傳遞書信的人。
鯉魚:這個典故出自漢樂府詩《 飲馬長城窟行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以鯉魚代稱書信有幾種說法,有“雙魚”、“雙鯉”、“魚書”等。而且古代人還常常把書信結成鯉魚形狀。
書簡:書簡原指盛書信的郵筒,古代書信寫好後常找壹個竹筒或木筒裝好再捎寄。後來書筒也成了書信的代稱。
八行書:舊時信件每頁八行,故稱為八行書。
簡:在沒有發明造紙術之前,我國曾用削成狹長的竹片作為書寫材料,人們把這種竹片稱為簡。用於寫信的竹片便稱為竹簡。
牘:古代書寫用的薄而小的木片稱為牘,漢代對簡和牘串起來寫字時,詔書律令寬不超過三尺,壹般書信寬不過壹尺,所以將書信稱為尺牘。
柬:在古代,柬與簡通用,是信件、名片、帖子之類的統稱,如請柬、賀柬、書柬等。
素:古代稱白絹為素。用白絹( 或綢 )寫成的書信稱為尺素,後來“素”成為書信的代稱。
箋:箋原是精美的小竹片,供人們題詩或作畫用。壹般信紙也叫箋,後引申為書信的代稱。
函:函原指信的封套。古代寄信用木匣子郵遞,這種匣子叫函。後來就稱信件為函,如函件、來函、公函等。
劄:劄在古代指書信,公私文書。劄原意為古代書寫用的小木簡。現仍通用“信劄”壹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