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木匠有哪些

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木匠有哪些

魯班

《事物紺珠》、《物原》、《古史考》等不少古籍記載,木工使用的不少工具器械都是他創造的,如曲尺(也叫矩或魯班尺),又如墨鬥、刨子、鉆子、鋸子等工具傳說也都是魯班發明的。這些木工工具的發明使當時工匠們從原始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勞動效率成倍提高,土木工藝出現了嶄新的面貌。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名師巨匠,把他尊為中國土木工匠的始祖。

(1)鋸子

傳說鋸子也是魯班所發明,其實依考古學家發現,居住在中國地區的人類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會加工和使用帶齒的石鐮和蚌鐮,這些是鋸子的雛形。魯班出生前數百年的周朝,已有人使用銅鋸,“鋸”字也早已出現。

相傳有壹次他進深山砍樹木時,壹不小心,腳下壹滑,手被壹種野草的葉子劃破了,滲出血來,他摘下葉片輕輕壹摸,原來葉子兩邊長著鋒利的齒,他用這些密密的小齒在手背上輕輕壹劃,居然割開了壹道口子。他的手就是被這些小齒劃破的,魯班就從這件事上得到了啟發。他想,要是這樣齒狀的工具,不是也能很快地鋸斷樹木了嗎!於是,他經過多次試驗,終於發明了鋒利的鋸子,大大提高了工效。

(2)曲尺

曲尺最早的名稱是“矩”,又名魯班尺,傳說是魯班發明。

《墨子-天誌上》說:“輪匠執其規矩,以度天下之方圓。”規矩,即圓規及曲尺。曲尺由尺柄及尺翼組成,相互垂直成直角,尺柄較短為壹尺,主要為量度之用;尺翼長短不定,最長為尺柄壹倍,主要為量直角、平衡線之用。木工以曲尺量度直角,平面,長短甚至平衡線。

(3)墨鬥

墨鬥是木工用以彈線的工具,傳為魯班發明。此工具以壹鬥型盒子貯墨,線繩由壹端穿過墨穴染色,已染色繩線末端為壹個小木鉤,稱為“班母”,傳為魯班之母親發明。班母通常離地面約壹吋。固定之後,將已染色線繩向地面彈動,工地以此為地平直線標準。又可以班母固定於高處,墨鬥懸垂,以墨鬥之重量作墬力,將已染色線繩向壁面彈動,以此為立面直線標準。後石匠師父以鬥線定采集下來的巖石形狀,再用其它工具把不要的部分敲掉,以成所需方石,長石等形狀的石料。

古代兵器

鉤和梯是春秋末期常用的兵器。《墨子·魯問》記魯班將鉤改制成舟戰用的“鉤強”,楚國軍隊用此器與越國軍隊進行水戰,越船後退就鉤住它,越船進攻就推拒它。《墨子·公輸》則記他將梯改制成可以淩空而立的雲梯,用以攻城。

(1)雲梯

雲梯是古代攻城用的器械,傳說是魯班發明。以下是相關記載:《墨子·公輸》記載:“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戰國策·公輸盤為楚設機章》寫到墨子往見公輸般時說:“聞公為雲梯”。《淮南子》曰:魯班即公輸般,楚人也。乃天子之巧士,能作雲梯。《淮南子·兵略訓》許慎註:“雲梯可依雲而立,所以瞰敵之城中”。

(2)鉤強

“鉤強”也稱“鉤拒”、“鉤巨”。是古代水戰用的爭戰工具,可鉤住或阻礙敵方戰船。傳說是魯班發明。以下是各種相關記載。《墨子·魯問》:“昔者楚人與越人舟戰於江,楚人順流而進,迎流而退,見利而進,見不利則其退難。越人迎流而進,順流而退,見利而進,見不利則其退速,越人因此若埶,亟敗楚人。公輸子自魯南遊楚,焉始為舟戰之器,作為鉤強之備,退者鉤之,進者強之,量其鉤強之長,而制為之兵,楚之兵節,越之兵不節,楚人因此若埶,亟敗越人。”

農業機具

先進農機具的發明和采用是中國古代農業發達的重要條件之壹。《世本》說魯班制做了石,《物原·器原》又說他制做了礱、磨、碾子,這些糧食加工機械在當時是很先進的。另外,《古史考》記載魯班制做了鏟。

石磨

據《世本》上記載,石磨也是魯班發明的。傳說魯班用兩塊比較堅硬的圓石,各鑿成密布的淺槽,合在壹起,用人力或畜力使它轉動,就把米面磨成粉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磨,在此之前,人們加工糧食是把谷物放在石臼裏用杵來舂搗,而磨的發明把杵臼的上下運動改變做旋轉運動,使杵臼的間歇工作變成連續工作,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這是古代糧食加工工具的壹大進步。魯班發明磨的真實情況已經無從查考,但是從考古發掘的情況來看,龍山文化時期(距今四千年左右)已經有了杵臼,因此到魯班的時代發明磨,是有可能的。

朱由校在歷代帝王中是很有特色的壹個皇帝,他心靈手巧,對制造木器有極濃厚的興趣,凡刀鋸斧鑿、丹青髹漆之類的木匠活,他都要親自操作。他手造的漆器、床、梳匣等,均裝飾五彩,精巧絕倫,出人意料。

史書上記載,明代天啟年間,匠人所造的床,極其笨重

明熹宗手工制物

,十幾個人才能移動,用料多,樣式也極普通。朱由校便自己琢磨,設計圖樣,親自鋸木釘板,壹年多工夫便造出壹張床來,床板可以折疊,攜帶移動都很方便,床架上還雕鏤有各種花紋,美觀大方。據說,凡是他所看過的木器用具、亭臺樓榭,都能夠做出來。凡刀鋸斧鑿、丹青揉漆之類的木匠活,他都要親自操作,樂此不疲,甚至廢寢忘食。

朱由校親手制作的娛樂工具也頗為精巧。他用大缸盛滿水,水畫蓋上圓桶,在缸下鉆孔,通於桶底形成水噴,再放置許多小木球於噴水處,啟閉灌輸,水打木球,木球盤旋,久而不息,朱由校與妃嬪在壹起觀賞喝彩。有壹次他做了個花園,裏面的可以走路,鳥可以唱歌,水能流動。

朱由校喜歡建造房屋,喜弄機巧,常常是房屋造成後,高興得手舞足蹈,反復欣賞,等高興勁過後,又立即毀掉,重新造新樣制作,從不感到厭倦。吳寶崖在《曠園雜誌》中寫到朱由校曾親自在庭院中造了壹座小宮殿,形式仿乾清宮,高不過三四尺,卻曲折微妙,小巧玲瓏,巧奪天工。他還曾做沈香假山壹座,池臺林館,雕琢細致,堪稱當時壹絕。朱由校喜歡蹋球,常與太監在長樂宮打球,朱由校覺著玩起來不過癮,就親手設計,建造了五所蹴園堂。

朱由校酷愛建築,還表現在對朝廷建築工程的關心上,天啟五年(1625年)到天啟七年(1627年)間,明朝對皇極殿、中極殿和建極殿進行了規模巨大的重造工程,從起柱、上梁到插劍懸牌,整個工程中朱由校都親臨現場。

朱由校喜歡看傀儡戲,當時的梨園弟子用輕木雕鏤成海外四夷、蠻山仙聖及將軍士卒等形象。朱由校情緒高時,也施展自己的手藝,他做的木像男女不壹,約高二尺,有雙臂但無腿足,均塗上五色油漆,彩畫如生,每個小木人下面的平底處安壹拘卯,用長三尺多的竹板支撐著。另外還有壹個用大木頭鑿釘成的長寬各壹丈的方木池,裏面添水七分滿,水內放有活魚、蟹蝦、萍藻之類的海貨,使之浮於水面。再用凳子支起小方木池,周圍用紗圍成屏幕,竹板在圍屏下,遊移轉動,這樣就形成了水傀儡的戲臺。在屏幕的後面,有壹藝人隨劇情將小木人用竹片托浮水上,遊鬥玩耍,鼓聲喧天。當時宮中常演的劇目有《東方朔偷桃》《三保太監下西洋》《八仙過海》《孫行者大鬧龍宮》等,均裝束新奇,扮演巧妙,活靈活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