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家鄉的習俗》作文怎麽寫

《家鄉的習俗》作文怎麽寫

1.家鄉的習俗

我的家鄉在安徽省銅陵市,那兒的習俗可多了,就先說說春節和清明節的習俗吧。 春節早上,要先洗澡,洗完澡後全身換上新衣服。快到中午的時候,家家戶戶都開始燒年夜飯。不壹會兒就散發出了,濃濃的香味。壹會兒我們全家老少團團圓圓就座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吃起了年夜飯,非常熱鬧,開心。吃完年夜飯,可以去外面玩壹會兒。到了晚上就可以痛痛快快的玩壹個通宵了,我們這兒叫守歲。也就是所謂的過年了,也叫春節。 每當清明節到來時,我們都會燒宣紙和冥幣來思念已經去世的人,這時我還會想起壹首古詩,它的名字叫《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我的家鄉習俗還是挺有趣的吧!

2. 我愛家鄉的節日習俗

每逢過年過節,小孩子們和大人們都高興不已,因為是那習俗,才使我們這樣的歡喜。

說說過年吧,看那家家戶戶的門上貼滿大紅大綠的年畫,墻上掛著壹對有壹對的對聯,環顧四周,白色的房子上添上壹番紅紅的景象,頗有幾分情趣。

儲蓄也是最熱鬧的,家家的肘子都擺放這壹碟又壹碟的耗材,壹家人坐在壹起,其樂融融地談話。不是還舉杯暢飲。吃過晚飯,大夥兒圍在電視機旁邊,靠著暖爐,手握已被熱騰騰的茶,在聚精會神地看著央視的春節聯歡晚會,有的家庭環境比較賦予,便自己也開起壹聯歡晚會,把親戚們都叫上,大家盡情地玩,盡情地笑,嘻嘻哈哈的多熱鬧!壹眨眼,新年的鐘聲即將來臨,人人都把壹大捆壹大箱的爆竹拎出來,待到新年來臨的哪壹科,“三,二,壹!點火!”壹大串紅紅的鞭炮“劈裏啪啦”的,紅紅的爆竹碎紙落在人們的頭上,臉上的笑容無比燦爛。壹陣雷鳴般的鞭炮聲過後,便是喝上壹杯新年的飲品,大家把手中的杯子高高舉起,“叮”的壹聲,大家幹杯,壹口氣把它喝完了。便回想祝福,“新年快樂!在新的壹年裏,祝妳們身體健康!萬事順利!。。。。。。”壹串串真摯的祝福縈繞於耳畔。

不知不覺的有過了壹天。“有紅包咯!”小孩們歡叫。。。。。。

3.家鄉的節日習俗——“做大歲”

家鄉的節日習俗——“做大歲”全國最熱鬧的節日要數春節了!每當這個時候全國各地的人民都要“門迎百福,戶納千祥”,我的家鄉也不例外。可是家鄉也有許多與眾不同的春節習俗,如:廿二十五的“二十五日頭”;廿二十八的做紅團;正月初二的“探亡日”;還有正月初五的“做大歲”......但其中最令人難忘的要數“做大歲”了。看到這,妳肯定要發問了——為什麽仙遊過節時要“做大歲”呢?那還得從戚繼光抗倭說起。明代嘉靖四十壹年(1562),倭寇侵犯福建,占領興化,建立據點,四處燒殺掠搶。興化府城在農歷十壹月二十九的半夜時分被倭寇攻陷,並被占據長達兩個月之久。興化城內被焚毀殆盡,死亡3萬余人。倭賊滅絕人性的暴行震驚海內外。次年正月廿五日,由於城內死屍腥臭不可居,倭寇只得暫退平海。興化城的陷落驚動朝廷,這是自有倭患以來被攻陷的第壹個府城。嘉靖皇帝罷免了福建總兵遊震得,從浙東調回戚繼光為福建副總兵官,配合新任福建總兵俞大猷和廣東總兵劉顯會同剿倭。戚繼光多次來莆田抗倭,拯救百姓於水火。期間***占領倭營60多座,殲滅敵兵4000多人。興化城得以光復。這時,逃亡山區的老百姓,才紛紛於二月初二返回家裏。大家壹方面掩埋親友的屍體,另壹方面收拾破碎家園。這時,年節已過,人們只得在二月初二那天互相探望之後,於二月初五重新過年團圓。為了紀念這個慘痛的教訓和緬懷抗倭英雄戚繼光的英勇事跡,大家便把正月初五(莆田是初四)定為“做大歲”。家鄉的“做大歲”跟除夕夜壹樣隆重。街上人山人海,人聲鼎沸。到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氛,鞭炮聲連綿不斷,好似壹片片五彩繽紛的雪片,煙花焰火五彩繽紛,爭奇鬥艷,把節日夜空裝點成美麗的大花園。家家戶戶,其樂融融,親戚朋友都團聚壹堂,酒酣耳樂後,談天說地,***享這難得的節日。最開心的是小孩子,玩爆竹;放煙花……滿街都是他們的身影,滿街都是他們的歡聲笑語。這不正是應了壹句話“千門萬戶笑過年,滿天煙花引鳳凰”嗎?這就是令我難忘的家鄉習俗——“做大歲”,它不僅具有濃厚的家鄉特色,還有十分悠久的歷史。可隨著時間的漂移,家鄉“做大歲”等許多習俗卻逐漸被人淡忘了。我希望有關部門能多加重視,繼續發揚這些獨特的節日習俗,讓這些習俗成為家鄉文化中壹顆璀璨的明珠!

4.家鄉的春節習俗

春節,大家都很熟悉。在不同的地方,人們過春節的方式也略有不同。妳想知道我家鄉的春節習俗嗎?那就和我壹起重溫那美好的時光吧!我家鄉的春節大約從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就開始了。臘月二十三被家鄉人稱為小年,這天,人們就開始打掃衛生,把房間的裏裏外外都打掃得幹幹凈凈,大人們還要殺羊殺豬來到廚房的竈臺前祭祀竈王爺,據說這是請他回到天庭後,在玉皇大帝面前多多美言幾句。祭祀過後,人們就開始辦年貨了:買對聯、買糖果......有些人家還要炸油果子。到了除夕,年貨都準備得停停當當,這壹天會十分得熱鬧,早上爸爸和大伯拿著鞭炮、紙錢來到祖先的墓前祭祀,“請”他們“回”到家裏壹同過年,而媽媽和大娘就會在家裏熱火朝天地準備豐盛的午餐。到下午家家戶戶的門上和窗上都貼上來紅紅的對聯和窗花。最有趣兒的是,媽媽還會在餃子裏包入壹枚硬幣,看誰能吃到這個硬幣,它寓意著吃到硬幣的人在下壹年裏福氣多多。在這壹天,下午還要放鞭炮,這在我的老家叫做搶福,誰家放鞭炮越早,誰家吃餃子越早,就意味在下壹年中誰家的福氣就越多。全家人才圍在壹起,壹邊談論著壹年中遇到的開心事,壹邊品嘗這餃子的美味。吃完了年夜飯,全家人坐在電視機前,愜意地吃著瓜子,其樂融融地等待著觀看春節聯歡晚會。這壹夜除了比較小的孩子,人人都得壹晚上不睡覺,這叫做守歲。大年初壹早上,人們要早早地起床,放鞭炮。孩子們跟在大人的身後,來到長輩家磕頭拜年。在這壹天,最開心的就要數我們小孩兒了,我們會收到很多的壓歲錢,拿著壓歲錢的我們,盡情地去購買鞭炮和零食。眨眼間,春節的又壹個高潮——元宵節到來了。人們早早地湧上街頭,興高采烈地觀看著舞獅子、耍龍燈、踩高蹺到了晚上,全家人壹起去賞花燈,看禮花。處處張燈結彩,整條大街燈火通明,有魚燈、有福娃燈、有火箭燈......。人們都從四面八方來湧來,圍到廣場上看煙花,各種各樣的煙花將夜空裝扮的更加絢麗多彩。 過了元宵節,春節就結束了,人們又開始了忙碌的生活。怎麽樣?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了,蠻熱鬧的吧!

5.家鄉的春節習俗

我們家鄉每逢到春節都是熱鬧非凡,妳看街上的行人都在逛商場,各種各樣的年貨,各種各樣的玩具,讓我可是非常心動的。

我們的除夕習俗其實全國都壹樣,大家都要壹起團聚吃飯,開開心心的吃。初壹初二,晚輩都去給長輩拜年,而我們呢?可說是大豐收,紅包滿了自己的口袋,裝滿的是全家的幸福。元宵時,大家都得回去自己家放鞭炮,扒拉扒拉,非常熱鬧,大家都玩得很開心,街上掛滿了新異的燈籠,街上的人個個臉上掛滿了笑容,可見得春節多麽熱鬧啊,我的家鄉就是這麽熱鬧,這麽喜慶,這麽歡喜.

過年

“百節年為首”,客家人與全國全省多數地方壹樣,視過年為壹年中最為隆重和歡樂的節日。人們很早就開始準備過年,九、十月開始曬番薯片、米糕片供過年油炸和炒食。“冬至”壹到,開始蒸酒。年近三十,家家戶戶要蒸糖糕、做米果、殺豬、做豆腐、宰雞等,歡歡喜喜迎接新年到來。

祭竈

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竈,二十三日晚飯後要把竈臺刷幹凈,把舊的竈君取下燒掉,三十日晨把新像貼上,壹送壹迎,都要擺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在竈前燒香、點燭、放紙炮。

入年界

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緊準備過年,外出的人都要趕回家過年。入年界限後,要教育小孩不能相罵,不能講不吉利的話。在入年界前後,要擇定吉日在屋內掃塵,打掃衛生。要清洗廚桌板凳,洗曬被褥蚊帳,幹幹凈凈過年。

過大年

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幹幹凈凈過年。各家廳堂還要陳設供桌,布置香案,擺起雞、魚、肉、果品等,敬奉祖先。除夕晚上,吃團圓飯,菜肴豐盛。桌上要多放幾副碗筷,以示請祖先回來壹起過年。飯前,要先給祖先篩酒,將酒灑地,然後開始吃飯。席間,老人小孩吃雞腿,以示尊老敬幼。

守歲

吃罷團圓飯,竈具要洗得幹幹凈凈,以備正月初壹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歲,辭舊歲,迎新春,每個房間要整夜燈火通明,叫“點歲火”,有些地方牛欄、豬舍也要點上燈。家長要給小孩發壓歲錢,有些地方還要給老人壓歲錢。

開大門

正月初壹按《通書》規定的吉利時辰開大門,頓時鞭炮聲此起彼伏,響徹雲霄。

拜年

正月初壹早上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