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至縣富仁鎮恒州村,有壹套保存了數百年的掛軸,是辛氏族人祭祀祖先用的,除了高2米、寬1.5米的大幅規格讓人驚奇外,其供奉的“達魯花赤神主”辛德祿的畫像,無論是金發碧眼的長相還是紅袍長翎的服飾,都極具少數民族的特色。
據有關史料和辛氏族人代代相傳,辛德祿是蒙元時代皇家敕封的恒州達魯花赤,民間稱“韃王辛德祿”,其府第就在今天的富仁鎮恒州村(原辛家寨恒州村)。
辛德祿畫像(辛氏族譜局部)
周至縣最早建制於西漢建元初(約公元前140年),到南宋時,周至還是鳳翔府管轄下的壹個縣。1142年8月,屢次戰敗的南宋割陜西秦嶺大散關以北地區給金國,周至開始被金國統治。
金貞祐四年(1216年)於縣城東辛家寨村(時稱祁家寨)置恒州,轄周至、終南、眉縣,隸鳳翔府。蒙軍攻占陜西後,忽必烈(成吉思汗之孫、拖雷之子)受命鎮守京兆。大蒙古國沿襲金朝舊制,保留了恒州建制,恒州繼續下轄終南、周至、眉縣,歸鳳翔府管轄,州治仍然在辛家寨。但蒙古征服其他民族和國家後,無力獨立維持在當地的統治,往往委托當地統治階級人物治理,設置“達魯花赤”進行監督,也就是當地的最高統治者。
據史料和相關碑文,在恒州地區有據可查的達魯花赤只有壹個,就是辛德祿。公元1354年《大元重修終南山上清太平宮記》、1574年《樓觀宗聖宮重建三清殿記》功德榜裏,“元宣差前恒州總管達魯花赤辛德祿”和陜西行省、京兆府要員赫然並列。達魯花赤壹般由蒙古人或個別出身高貴的色目人擔任,以此保障蒙古貴族對全國行政、軍事系統實行最後裁決的權力。據此,辛德祿應是蒙古族。
樓觀臺宗聖宮三清殿。修建於元代至元14年(1277)至大德7年(1303)間,1968年拆毀。(圖片由劉合心攝於195
蒙古族的姓氏大多來源於氏族稱呼及諧音,成吉思汗時期的蒙古氏族部落很多,僅鄂爾多斯部落的氏族就有二百多種,其中,辛呼爾欽、青納其、色爾格欽等十多個氏族,祖祖輩輩生活在大汗身邊。辛呼爾欽氏族和其他鄂爾多斯部落族人壹道,壹直服務於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祭祀大典,其子弟大多數被編入大汗護衛親軍怯薛軍。成吉思汗去世後,這支怯薛軍由拖雷(成吉思汗幼子)家族繼承。作為辛呼爾欽氏族子弟,在怯薛軍裏屢立戰功的辛德祿被封為恒州達魯花赤。
蒙元時期,周至數次分合、改制,至元七年(1270年)廢恒州,終南縣並入周至縣,屬鳳翔府。1279年,改京兆府為安西路,周至屬之。1312年改安西路為奉元路,周至屬之。也許正因如此,在鳳翔府、京兆府的史料中,恒州少有記載。但是,作為蒙古族在關中的壹支遺民,辛氏族人在當地久負盛名。
辛德祿受封的恒州,當年是儻駱道出秦嶺後北去乾州的必經之地,城內有“七大街,八小街,三十六個丁字街”,壹派繁華。四周有城,東西長約4裏、南北寬約3裏,年久無存。如今的村民還對村南的耕地有“州城裏”“州城外”之分。州城外東、西兩側有“教場”,是恒州練兵之地。恒州村至今有南堡、北堡、西堡之分,北堡俗稱當堡子,至今是辛氏族人主要的聚居地,各堡原來都有獨立完整的城墻、護城河(城壕)。
除了恒州村,今富仁鎮五合村、廣濟鎮商家磨村、厚畛子鎮釣魚臺村、武功縣辛家村等的辛姓人家均是辛德祿家族的後裔,他們祖上供奉的都是“達魯花赤神主”辛德祿。
辛家祠堂在今恒州北堡中間,占地三間,坐北向南,僅存地基。族人保存的那壹套掛軸,也叫族譜,是清朝中期族人仿照原始掛軸制作的,用於祭祀,***有四套,存世的只有壹套。掛軸上除了辛德祿的畫像,兩側還有相對較小的後世畫像。從內容看,是辛德祿“第二十代賢孫”辛壹漢的後人供奉的。辛壹漢的神位上邊,分別供奉的是“懷遠將軍侯達答力”“淮南壹路總制明威將軍利順”,是辛壹漢的先祖,還有其高、曾、祖、考四代祖先,均是明朝服飾。據此,恒州辛氏已經繁衍了30余代。
辛氏祖墳在恒州村西北約兩公裏,占地約15畝,今屬灣子村,而灣子村的辛姓是當年守護祖墳的族人。直到新中國成立,各村的男性族人都堅持在辛家祠堂和祖墳集中祭祖,而辛家寨、灣子村的族人則負責招待本家。
元末,蒙古大軍北退,因為恒州已撤銷近百年,大部分辛氏族人不願再長途跋涉返回大漠,在此定居下來。隨著後來的民族大融合,這支來自蒙古草原的韃王後裔也早就漢化了,不過,他們真正的出身,至今被人們津津樂道。
氏族(4)鳳翔(2)周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