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筆畫順序讀和寫:
撇,橫鉤,橫,橫,橫,撇,豎鉤,點。
組詞:
腫,腫,腫,啃,啃,吊,啃,啃,啃,啃,吃,腫。
解釋:
1,皮膚病名稱[疣]
這是多余的。來自肉類,尤其是聲音。——《說文》
腫了。——《廣雅》
今天的學習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奢侈。——《荀子·尤作》。註:“結肉。”
2.病原體是壹種病毒。
癥狀是皮膚有和正常皮膚壹樣的顏色或黃褐色突起,表面幹燥粗糙,不痛不癢,長在臉上,頭上或手背上。如疣(疣。皮膚上的肉瘤);疣瘡(疣)。
3.用同壹個“尤其”。怨恨,責備;疏忽【討厭;故障]
當時的黃三,食肉衣冠獸皮,築巢於穴,以崇樸質,不必冠以張服,飾以曲丘。但是,都說有德,卻是疣。——韓謀容《理惑論》
古籍解讀:
康熙字典:
唐雲之羽欲斬冀雲,鄭雲之疑欲斬雲輝。《尤因說文》是多余的。“博雅”頑固而浮腫。《名釋》是葉秋寫的。聚集在皮膚上,像地球上的小山壹樣高。《荀子·遊作篇》從來就不是多余的。《楚辭九章》用盡忠義為君,卻又背離,成為多余。“註意”是多余的,過分的。“吉雲”還是個疣。
擴展數據:
《康熙字典》的作者:
陳清廷敬(1638-1712),原名陳靜,姓子端,名閆碩,名五亭山,清代澤州(今山西陽城縣皇城村)人,從業五十三年。
順治十五年(1658),進士,改庶吉士。當初他取名景,因為同科同名,所以朝廷給他加了“庭”字,改為庭景。歷任宴會官、工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陳廷敬壹生勤奮好學,他對詩歌、文學和音樂都有充分的準備。他的詩風“清雅醇厚”,很受康熙皇帝的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