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大辭典》·天水蟻草天水蟻草為中藥名,出自《植物名實圖考》,為《中國藥用植物圖鑒》記載的秋鼠曲草之別名。別名天水蟻草、下白鼠曲草、黃花草、大葉毛鼠曲草、白調羹、碎葉青花來源及產地菊科植物秋鼠曲草GnaphaliumhypoleucumDC.的全草。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性味微辛、微苦,平。功能主治祛風清熱,止咳化痰,降血壓,解濕毒。1.治風熱感冒,急、慢性支氣管炎,哮喘,高血壓,風疹,濕疹,痔瘡,脫肛。煎服:9~15g。2.搗敷治下肢潰瘍。《*辭典》·天水蟻草出處《植物名實圖考》拼音名TiānShuǐYǐCǎo別名下白鼠曲草(《中國藥植圖鑒》),石曲菇、白調羹(《閩東本草》),山果花、大葉毛鼠曲、碎蟻草、黃花草、碎米花(《江西草藥》);大葉青花、碎葉青花、大白艾、青節草、毛鼠肉、火草、野火草、雷公青、水楊花桿、大水牛草(《湖南藥物誌》)。來源為菊科植物秋鼠曲草的全草。夏季采收。原形態壹年生草本。莖高30~80厘米,質較堅硬,密被白色綿毛。葉互生;線形,長4~5厘米,寬2.5~7毫米,先端尖,全緣,基部半抱莖,上面綠色,疏被綿毛,下面白色,密被綿毛;莖下部的葉開花時枯萎。頭狀花序頂生,復傘房狀排列;總苞片5層,幹膜質,白色或淡黃色,外層較短,廣卵形。有白毛,內層長卵形或橢圓形,光滑;花全部為管狀花,黃色,周圍雌花的花柱與花冠等長,或稍長;中央兩性花的花管細長,先端5齒裂;雄蕊5,藥連生,基部箭形,尾纖小;雌蕊1,子房下位,柱頭2裂。瘦果長圓形,冠毛黃白色。花期9~10月。生境分布生於山坡。荒地。全國各地都有分布。性味甘苦,平。①《閩東本草》:"性平,味淡微苦。"②《江西草藥》:"甘,平。"③《陜西中草藥》:"味微苦澀,性寒。"歸經《閩東本草》:"入肺、肝二經。"功能主治祛風,宣肺化痰,解濕毒。治傷風感冒,咳嗽痰多,氣喘,濕疹,下肢潰瘍。①《植物名實圖考》:"補筋骨。"②
詳見百科詞條:天水蟻草 [ 最後修訂於2015/10/7 15:49:11 ***1241字 ] 以下結果自動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現與主題不相關的內容,請自行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