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道德經》中:和大怨,必有余怨,「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如何解釋?

《道德經》中:和大怨,必有余怨,「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如何解釋?

釋義: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還會殘留下殘余的怨恨;用德來報答怨恨,這怎麽可以算妥善的辦法呢?

出處:春秋·老子《道德經·第七十九章》

原文:和大怨,必有余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譯文:

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會有殘余的怨恨;用德來報答怨恨,這怎麽可以算妥善的辦法呢?因此,有道的聖人保存借據的存根,但不以此強迫別人償還債務。有德之人像持有借據的聖人那樣寬容,沒有德的人像掌管稅收的人那樣苛刻刁詐。自然規律對任何人都沒有偏愛,永遠幫助有德的人。

擴展資料

壹、創作背景

老子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環境是周朝勢微,各諸侯為了爭奪霸主地位,戰爭不斷。嚴酷的動亂與變遷,讓老子目睹到民間疾苦,作為周朝的守藏史,於是他提出了治國安民的壹系列主張。函谷關令尹喜對《道德經》的成書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時即好觀天文、愛讀古籍,修養深厚。

二、賞析

本章提示為政者不可蓄怨於民,警告統治者不要激化與老百姓之間的矛盾。因為積怨太深,就難以和解,用稅賦去榨取百姓,用刑法去箝制百姓,都會構怨於民。為政者應該像有道的聖人那樣,行“無為”之治,以“德”化民,給予而不索取,不擾害百姓。這就是“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道德經》語言極為精辟,是至理名言,形成諸多成語、格言、座右銘。其語言非常講究藝術性,運用了多種修辭方式,使詞句準確、鮮明、生動,富有說理性和感染力。

百度百科-道德經

百度百科-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