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夜郎國國君叫什麽名字?首都何在?

夜郎國國君叫什麽名字?首都何在?

夜郎立國***三四百年,是漢代西南夷中較大的壹個部族,或稱南夷。西漢成帝時,夜郎與南方小國發生爭鬥,不服從朝廷調解。漢廷新上任的(今貴州省大部分及廣西、雲南部分地區)郡守陳立深入夜郎腹地,斬殺名叫興的夜郎末代國王,平定了其臣屬及附屬部落的叛亂。從此之後,夜郎不再見於史籍。那麽在歷史上存在了約300多年的夜郎古國到哪裏去了呢?

尋找“自大”的夜郎國

夜郎國的故事首見於司馬遷的《史記》。漢武帝開發西南夷後,為尋找通往身毒(今印度)的通道,於公元前122年派遣使者到達位於今雲南境內的滇國,再無法西進。逗留期間,滇王問漢使:“漢孰與我大?”後來漢使返長安時經過夜郎,夜郎國君也提出了同樣的問題。這段故事漸漸地便演變成家喻戶曉的成語——夜郎自大。

其實夜郎國君提出“漢孰與我大”並非妄自尊大,也不是向漢王朝叫板。夜郎是僻處大山的小國,其位置就在今天的雲貴湘壹帶。這壹地區,即便是今天,交通也多受限制,兩千多年前更是山隔水阻。偶有山外客來,他們急於打聽山外世界,想知道漢朝是個什麽樣的國家,也是人之常情。不過,也多虧了“夜郎自大”這個貶義性的成語,使夜郎國這個原本不為人知的小國留在了史冊上,留在了人們的印象中。

在《史記》的記載中,夜郎國有精兵10萬,興建起了城市。考古發掘也證實,夜郎國的主要所在地貴州,當時確有較發達的農耕文化,最直接的證據就是在貴州威寧中水大河灣發現了碳化的稻谷堆積層。在貴州赫章縣的可樂地區,還發現了壹大批戰國至西漢時期的土坑墓,葬式非常奇特,是把銅釜或鐵釜套在死者的頭上和腳上,或將釜置於死者的腳下,被稱為“套頭葬”。這樣的葬式此前在世界範圍內都未發現,可見是神秘、古老的夜郎文化。墓葬中出土的饕餮紋無胡銅戈、青銅箭鏃、壹字格曲刃銅劍、銅柄鐵劍、心形紋銅鉞、蛇頭莖首銅劍、牛頭形銅帶鉤和鯢魚形銅帶鉤,也顯然都不是中原或巴蜀器物,應該是夜郎文化的遺存。

壹直以來,人們從未發現過夜郎國的蛛絲馬跡。連記載於神話傳說中的古蜀國都找到了曾經存在的證據,而記載於《史記》中的夜郎國卻“猶抱琵琶半遮面”,讓人摸不到頭緒。有人甚至認為,夜郎國可能是壹個虛幻的世界,壹個空中樓閣,是道聽途說的產物。現在,貴州壹帶的考古發現告訴世人,夜郎國是真實存在的。古夜郎的地域與今天的貴州並不完全重合,它包括貴州的大部分與滇東及桂西北,還可能包括湖南的壹部分,而貴州則是夜郎的腹心地帶。西漢以前,夜郎國幾乎無文獻可考。直到《史記?西南夷傳》略述夜郎國的歷史後,人們才知道在西南邊陲有壹個夜郎國。

對於夜郎國的考古發掘,有壹個奇怪的現象出現在人們眼前。從發掘成果來看,夜郎國的國都好像到處都是,除了貴州的沅陵、廣順、茅口、安順、鎮寧、關嶺、貞豐、桐梓、貴陽、石阡、黃平、銅仁以外,還有雲南的宣威、沾益、曲靖,以及湖南的麻陽等地方。這些地方都發現有相關文物,而且大多數地方的民間都有關於夜郎國的傳說,證明該地曾是夜郎古都。有人因此認為,夜郎國時期戰爭頻繁,疆域不斷變動,其國都也不可能長久地固定於壹地,應該是不斷變遷、經常變化的。還原真相 夜郎:被世人誤解兩千年的古國(3) 夜郎國從何時開始存在,無從查證,只能根據現有的證據大致推斷,而其滅亡的時間,則被認為是在漢成帝河平年間(公元前28年—公元前25年)。這壹時期,夜郎王興脅迫周邊22個小國反叛漢王朝,被漢臣陳立所殺,夜郎也隨之被滅。

夜郎古國的四重面紗

自從旅遊業在中國興起,文化旅遊越來越吸引人們的目光,作為壹個古老文明的國度,作為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組成部分,夜郎國的人文價值開始逐漸被世人看重。壹段時間以來,湖南、雲南、貴州、四川等地都在爭搶“夜郎”的歸屬權。那麽,夜郎國究竟在哪兒呢?

為了尋找夜郎古國,考古人的足跡遍及湖南、四川、貴州和雲南。由於在史書中找不到更多的線索,他們希望通過考古發掘讓夜郎古國重新復活。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研究,滿腔熱情的考古學家們難以面對尷尬的現實:夜郎古國神秘的面紗剛剛揭開壹角,探尋之路卻已山重水復。對夜郎古國苦苦追尋的人們雖然已經找到了夜郎國確實存在的證據,但遺憾的是,至今仍沒有人能見到夜郎的“廬山真面目”。時至今日,夜郎古國至少還存在四大謎:

第壹個謎,古夜郎的疆域和都城在哪裏。作為壹個國家,不論它是大是小,不論它存在過多久,都應該有壹個自己的統治範圍,存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要確定其疆域,首先要確定其都城——也就是政治中心的所在。現在,貴州、雲南、廣西和湖南的壹些地方都認為自己那裏是夜郎國的都城。這些說法都能引經據典,並非子虛烏有。那麽,到底哪壹個才是真正的夜郎國都呢?

第二個謎,誰是夜郎國的統治民族,或者誰是夜郎國人口最多的民族。目前對於這個謎有四種答案:有人說夜郎國的統治民族或者人口最多的民族是苗族,有人說是彜族,有人說是布依族,還有人說是仡佬族。為證明本民族是夜郎古國的先民,這四個民族都成立了民族學會,但還沒有任何壹個找到能夠壹錘定音的證據。

第三個謎,夜郎國所處的社會階段是什麽樣的。夜郎國是原始社會末期階段,還是奴隸社會早期階段,或是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的過渡階段,又或是封建社會早期階段?如果能知道夜郎國所處的社會階段,對確定夜郎國的歷史地位、追尋夜郎國的起源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第四個謎,夜郎國究竟存在了多長時間。夜郎國滅亡的事件在史書中有明確記載,但它建於何時,卻沒有記載。較為普遍的看法是,夜郎國存在了300年左右。但是這種說法沒有實際證據,也沒能獲得學界的統壹認可。

這四個謎雖然至今沒有被解開,但也不是完全沒有線索。貴州赫章可樂西南夷墓葬群的考古發掘,就為解密夜郎文化提供了重要幫助。司馬遷在《史記?西南夷傳》中說,西南夷建立的政權有數十個,其中夜郎國是最大的。西南夷在歷史上泛指雲貴高原與川西的古老民族,夜郎文化就是西南古老民族文化的代表。

自從可樂地區農民因農事活動發現第壹批出土文物以來,考古工作者先後在可樂地區進行了數次發掘,***發掘古墓近400座,出土文物2000多件,其中,戰國、西漢、東漢時代的文物都有大量出現。出土的石、陶、玉、青銅、鐵、瑪瑙等不同質地的農具、生活用品、戰鬥兵器、裝飾品及農耕畫像磚、樂工圖畫像磚等大量文物,充分反映了戰國至秦漢時期獨特的夜郎民族文化,以及秦漢時期的漢文化與夜郎民族文化相融合的特點。還原真相 夜郎:被世人誤解兩千年的古國(4) 可樂,在彜文古籍中叫做“柯洛倮姆”,是“中央大城”的意思。這很可能意味著這裏就是夜郎國的國都。“柯洛倮姆”在漢文史書中記作“柯樂”,後來就演變成了“可樂”。現在,在可樂地區居住的少數民族中,彜族人最多。當地人也說,彜族是最先進入可樂的人。如果可樂真的是夜郎國的國都,那麽彜族人很可能就是當初的夜郎國人。

夜郎國在可樂地區建造城市時,已發展到鼎盛時期。眾多同時代的城市遺址表明,夜郎王為了擴展地域,很可能曾攜帶家眷,率領兵卒,先後在今天的雲南、四川、貴州等地區多處建立城池。這也許就是許多地方都被認為是夜郎國都的原因。

結合史書記載以及考古發掘的成果來看,夜郎國主要分布在貴州已成為不爭的事實。但可樂西南夷墓群只能說明可樂當時是壹個重要的城市,非常繁榮。如果僅憑名字就說它是夜郎國的國都,理由還不夠充分。

夜郎國的四大謎題,並未真正解開,神秘的夜郎古國仍需要我們繼續探尋。

活在彜族歷史中的古夜郎

在古代中原王朝編纂的史書中,對少數民族以及其他附屬國的記載歷來非常簡略,對夜郎國尤其如此。那些只言片語的記載,讓人根本理不清夜郎國起源的頭緒。

就在人們挖地三尺地搜尋時,有人突然在彜族的文獻資料中找到了線索。彜族是壹個古老的民族,有自己的風俗和文字。他們的歷史記載,甚至比中原的更連貫,保存得更好。而且在他們的文獻中,竟然有非常詳細的關於夜郎國的記載。

根據彜族的史料可知,夜郎之名是以國君夜郎的名字命名的,分為武米、洛舉、撒罵、金竹四個歷史時期。武米歷史時期又分為夜郎、采默、多同、興和蘇阿納四個歷史階段。夜郎時期,夜郎國只是壹個較強大的奴隸制君主國。從國王采默即位開始,以夜郎為首,四周的小國建立起了聯盟,並與周朝建立了聯系。

夜郎奴隸制聯盟有濃厚的軍事性。為了***同的和各自的利益,各聯盟國在夜郎國的指揮下作戰;戰事結束或夜郎國實力衰減時,壹些盟國就可能脫離出去,各自為政。當時那裏的戰爭非常頻繁,其中有關夜郎的戰爭最多。比如撒罵時期,夜郎曾經非常強大,但頻繁的戰爭消耗了這個王朝的實力,它統治下的句町部的幕帕汝合磨部逐漸強大起來,其首領金竹於是掌握了夜郎的軍政大權,成為夜郎盟主,建立金竹夜郎。金竹夜郎統治時期是夜郎國有史以來最強盛的時期,也可能是夜郎國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時期。可惜的是,金竹夜郎的最後壹代國王興不明智地惹怒了漢王朝,引來了國破家亡的大禍。

夜郎王印與活人墳

在中國的考古學中,印璽絕對是壹項重要內容。奴隸社會以及封建社會,印璽壹直是權力的象征,找到壹枚古老的印璽,很可能就可以確定壹個傳說中的勢力。

按《史記》的記載,公元前135年,漢武帝派大將王恢率軍降服東越,之後派唐蒙勸告鄰近的南越歸附。唐蒙在南越吃到壹種名為枸醬的美食,回到首都長安後,他從巴蜀商人那裏了解到,枸醬是巴蜀的特產,是經夜郎國的江運到南越的。巴蜀商人的解釋提醒了唐蒙,他建議朝廷順江出奇兵,制服南越。漢武帝采納了他的建議,任命他為中郎將,率精兵千人進入夜郎。唐蒙到夜郎後,賜給夜郎王多同許多寶貝,恩威並用,約定讓漢朝在夜郎設置管轄機構。後來,南越開始對抗漢朝,被漢軍消滅。夜郎王本來依賴南越,此時便立即入朝稱臣,被漢朝正式封王,並與滇王同時得到漢朝賞賜的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