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清末日本和韓國都搞“脫漢運動”,為什麽最後結局卻大不相同?

清末日本和韓國都搞“脫漢運動”,為什麽最後結局卻大不相同?

要是單純從漢字外形來說,日文中的漢字,和我們的簡體字相仿,韓文中的漢字,更像是我們的繁體字。例如醫生的“醫”,是簡體字,這壹字在日本,也寫作“醫”;而繁體字“醫”,在韓文中仍在繼續使用。

為何韓文中還有不少繁體字?這是成功“脫漢”的結果。清朝晚期,以往的中華帝國日漸沒落,而直接導致漢文化圈凝聚力不斷下滑。

18世紀末,西方文化強硬進入東方,讓那時候的人們出現意外發覺,中國不再是世界唯壹的中心。尤其是受漢文化影響極為深刻的日本、朝鮮、越南等國家和地區民族意識空前高漲,最後引發了壹場波及範圍極廣的“脫漢運動”。之後“提倡韓文,廢除漢字”的運動越來越盛,導致漢字停留在了繁體字時期。

成功“脫漢”給韓國造成的後果相當嚴重。由於許多韓國古籍,是漢字寫的,“脫漢”後導致韓國人讀不明白自個老祖宗留傳下來的文化,也沒法確切了解自己的歷史。

針對日本來說,可以有許多簡化漢字使用,是因為“脫漢運動”失敗了。從18世紀末,日本就逐漸進行語言改革,建立屬於自個的民族文字,也有激進的“脫漢”方案,同樣是廢除漢字。想不到,漢字用了上千年,想廢除也很不易。

在實施取消漢字的全過程當中,日本社會發生了嚴重的混亂,最後這種完全廢除漢字的提議被擱置了,改成“去繁、簡化、限制”漢字。